讀書筆記之高爾基的童年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裡行間湧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作為一部自傳體小說,《童年》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對於他所經歷過並在心中留下過傷痛記憶的人和事,那些“鉛一般沉重的醜事”,作家在敘述的時候,心情不可能是輕鬆的,因此這部小說的基調在整體上顯得嚴肅、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說是以一個小孩的眼光來描述的,這樣就給一幕幕悲劇場景蒙上了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讀起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於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讀了《童年》這本書,再現了19世紀70年代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高爾基的童年充滿了無限的黑暗,殘暴,恐怖,自私與貪婪,如果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高爾基根本沒有實際物質上的歡樂童年,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童年.但事實上高爾基擁有童年,他的童年比我們現代的任何人的童年都還要有意義,都還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之中,他不能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揮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爾基才與常人所不一樣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目標!因此,他才成為了蘇聯偉大的文學家.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做每件事情都要有恆心,只要努力,不向挫折低頭,勇敢面對磨難,堅強向前走去,最終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