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提高物理學習效率的方法是什麼

  高三的時間非常緊迫,提升自己的複習效率,才能複習更多內容,對於知識點特別多的物理來說更是如此。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提高物理學習效率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提高物理學習效率的方法

  ***1***最大化利用零碎時間,強化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高三的時間非常緊,課堂上老師像機關槍一樣,嘟嘟嘟的講個不停,根本就停不下來。課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來應對課堂老師佈置的作業***六科的作業啊***。學習時間太緊張了!

  或許,上次物理考試中的動能定理這部分丟了很多分,是不是這些知識點老師怎麼講你都聽不懂呢?不是的。我想同學們都百分百的認可筆者的觀點,那麼問題是,為什麼聽得懂還丟分呢?

  是知識點太多了,講的太快了,學業壓力太大了,導致同學們容易忘了前面學過的內容。學了能量、動量守恆,對前面必修1的知識淡忘了,遇到的力學綜合題,不知道到底是用能量守恆,還是牛頓第二定律+直線運動方程來求解,或者是遇到電磁感應+電路串並聯關係+能量守恆定律這樣多個知識點結合的綜合題,自己的思路全亂了,腦子全蒙了。想鞏固牢這些學過的內容,多付出時間恐怕不行,一天24小時的時間不能變成25小時,那麼就只能把瑣碎時間善加利用,比如乘坐地鐵、公交車的時候,睡覺前的幾分鐘,吃飯的時候,甚至是刷牙的時候,都可以利用起來學習。向同學們推薦王尚老師的物理自診斷學習系統,利用裡面的幾百個典型考點解析,把基礎知識和應用掌握牢固。這套系統裡面的物理問題都是隨機的,一個典型的物理問題一個答案。還是按照各個學期整理的,把所有重要的考點整理為了問答的形式,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利用瑣碎的時間去複習前面學過的內容。比如,你高二下電磁學這部分學得不好,就應該多去看一下這部分的物理問答,把知識點夯實牢固。積累一段時間,對同學們基礎知識的鞏固非常有效果,其實很多的高中生都在用。把物理課本上最基礎知識夯實牢固,是我們學好物理,考好物理的前提;筆者經常給同學們舉例子,物理學習知識點掌握到什麼程度你就是學神了呢?就像乘法口訣一樣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裡,連說夢話都不可能說錯。試想一下,你連乘法口訣表都記不住,怎麼能夠學會更加複雜的運算?乘坐地鐵、公交車的時候,睡覺前的幾分鐘,吃飯的時候,甚至是刷牙的時候,都可以利用這套系統來學物理。

  ***2***制定計劃,克服拖延症。

  制定學習計劃,可以更有效地來學習。根據時間的劃分,計劃分為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長期的可以有年度計劃、學期計劃,比如這學期我要保證物理考試成績排名前進幾位,等等。然後再根據這個年度計劃分配到每週的計劃中。比如,物理力學這部分我上次課考的很不好,特別是選擇題部分丟分很嚴重,而且考試時投入的時間太多;這周的計劃就是:我要每天拿出十五分鐘的時間,來專門演練力學選擇題。

  看似很簡單,堅持一段時間,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半年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原來的拖延症已經徹底消失了。

  高三物理的複習方法

  1.以教材為本,全面複習基礎知識

  要求學生全面閱讀教材,讓學生樹立“教材是最好的複習資料”的觀點,對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個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對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進行理解。有意識的挖掘教材中有價值的習題、閱讀材料、思考與討論、做一做等,要掃清知識死角,把書本念厚。

  打好基礎不是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清楚高中物理力、熱、電、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運動、能量的相關問題是在不同知識背景下的同一個內容,是一個整體。

  2. 夯實基礎,落實雙基,掌握科學的解題思路

  第一輪複習中在知識內容的講解上求全和實,在學生練習題上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的訓練。在求解物理問題時,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思維習慣。如正確選擇研究物件及受力分析,在對狀態、過程分析時畫出狀態過程的示意圖,將抽象的文字條件形象化、具體化。為了儘可能少出錯誤,解題時可以遵循這樣的思路:畫草圖-想情景——選物件——建模型——分析狀態和過程——找規律——列方程——檢查結果。

  3. 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一步,提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應把重點放在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上。要分析並提煉出題目所給的物理過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再去找相應的物理規律、物理定理、定律解題。有些老師總是剝奪學生的思考時間,講課時喜歡代替學生審題,講解大量的題目,學生處於被動聽課的狀態。這樣的課,學生很快生厭,覺得是老生常談,沒有新鮮感,老師講過的內容“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究其原因,是學生的情緒沒被調動起來,沒有進入思考狀態,當然複習效率低,能力提高慢了。

  提高審題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關鍵詞句的理解;

  對隱含條件的挖掘;

  對干擾因素的排除。

  4.理清和形成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的形成和系統化並非易事,在單元複習時應注意構建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同時,也有意識的讓學生了解知識間的縱橫聯絡,形成知識結構。如複習力學知識時,我是這麼做的:讓學生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運動定律是將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聯絡起來,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了比較完整的方法,曲線運動和振動屬於運動定律的應用。瞭解動量、衝量和機械能則是從時間、空間的觀念開闢瞭解決力學問題的另外兩條途徑,提供了求解系統問題、守恆問題等更為簡便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到整個力學知識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為了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的有機整體。

  5 .注意解題的規範化訓練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而解題的落點是書寫的規範性,表達的完整性,這是提高高考成績的一種有效途徑。可是年級越高,規範化程度越低,不少學生為了節省時間,在解題時只剩下光禿禿的幾個公式和結果,題目的分析、解題的中間過程全無,這樣的狀況在高考中無疑是要吃大虧的。要求學生平時複習一定要書寫到位,解答題應該寫哪些步驟、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一步是採分點、能佔多少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養成良好書寫習慣訓練自己的思維習慣,做到規範性解題。

  看完後有沒有一種立刻就這麼辦的衝動呢,不妨結合孟/徐兩位老師的一輪複習課進行貫徹學習吧。

  高考物理複習的注意要點

  一、注意“力”“電”知識橫向聯絡

  現在大多數學校已經完成了物理的第一輪複習,同學們對力、電等各大章節的縱向知識脈絡已經形成,王天祺建議大家現階段的物理複習,更應當重視“力”和“電”兩大部分的橫向聯絡。

  力學和電學的內容是高考中的重點,而融合這兩部分知識的綜合題更是每年考題中的熱點。首先大家必須關注力學中三大觀點——即“牛二律”“能量”“動量”知識的熟練運用和靈活選用。特別是“能量觀點”更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其次,還應該重點強化對電場和磁場的能屬性的理解。最後,還應注意力與電的聯絡,如力學中的超重和失重問題,我們也可以把它和電場、重力場的複合問題統一地歸結為等效重力加速度問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歸納經典物理模型

  在這一階段,同學們還應當努力使知識模組化,加強對於物理模型的把握。無論高考題目如何花樣翻新,但其核心終歸離不開幾個經典的物理模型。例如“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模型”***分輕繩和輕杆兩類***,“子彈打木塊模型”,“人船模型”等。建議大家要在複習中總結相關模型的常用結論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節約時間,準確地找到思路。

  三、做精、做好一本練習

  談到做題的問題,王天祺認為,做練習貴精而不貴多,不應該把寶貴的時間丟入無邊的題海中。現在應該做精、做好一本練習,不能僅以完成練習為目標,對做過的題至少要複習一遍,這樣才能說對這道題已經掌握了,要知道高考比的是你掌握多少題而不是做過多少題,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複習切忌“撒大網”,因為在有限的精力下,網越大,網眼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