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秋節的趣味習俗

  大家小時候的中秋節一般都是怎麼過的呢?肯定比現在有趣多了吧,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這個資訊科技日益發展的時代,快樂卻漸漸少了。逢年過節的年味節味已然不是兒時的記憶了。曾經的中秋節傳統習俗都去哪了呢?

  

  小編告訴你

  廈門中秋節習俗:博餅風俗

  月餅在廈門的博餅風俗中,有一個自己的名字,美曰:會餅。每年中秋節前後,廈門的餅店便大量生產中秋節博餅專用的套裝會餅上市供應,有餡餅、廣東餅,包裝精美,為送禮佳品。這是中秋博餅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傳統的會餅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餅匯聚而成的,一套會餅計有:狀元餅1個,對堂餅2個,三紅餅4個,四進***士***餅8個,二舉***人***餅16個,一秀***才***餅32個。

  廈門博餅的由來

  廈門的博餅風俗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會餅中,最美味的不是狀元餅,而是“三紅”餅。

  這來源於一個有趣的傳說:永樂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試,狀元名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於是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在廈門人的說法中,這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輩,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實學。因此,狀元餅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紅餅總是味道最好。

  現在,博餅依然是廈門人最鍾愛的中秋活動,也是最熱鬧的一個民俗節日形式,但“會餅”的形式也在發生著改變,出現了更多新的“會餅”,不再是月餅,而是由實用物品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髮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凍、薯片、可樂什麼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做“會餅”,有的單位還升級到高檔禮品,只要按照會餅規定的數量組合就成。這或許是因為大家就是想在節日中找個樂,而這個樂子變得更實際些吧。

  關於中秋節的詩句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李商隱: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樸:中秋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