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孤獨與寂寞的文章

  孤獨和寂寞是一對患難兄弟。孤獨、寂寞乍一看總是讓人膩眼,是人一生中都離不開的詞彙,不論你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孤獨和寂寞總是伴隨你左右,直到你生命的終點。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寂寞,宛若素顏麗人

  寂寞裡,有現實觸控不到的溫馨,

  寂寞裡,有紅塵寄託不了的情愫,

  寂寞裡,有繁世悟不到的真諦。

  寂寞的時候,並不是停止前進,而是等候靈魂跟上!

  -------題記

  寂寞是一份靜謐,一份唯美,一份淡然。靜如孤峰,淡如菊香!寂寞,是過慮喧囂紛擾後的寧靜,是心靜如水的淡泊中,一份屬於自已的境界。寂寞不一定孤獨,孤獨卻一定寂寞。寂寞,或許是失去後的一種淡定,或許是意冷後的一份心如止水,或許是看透後的一種了無牽掛!把眼帶來的,還給眼,把心帶來的,還給心!寂寞裡,心如雷雨洗過的藍天,情如風后的青松,淡淡的寂寞不放縱,只品生命的無奈與滄桑;寂寞的思念不糾纏,婉約兼清醇,寂寞的牽掛不強求,厚重又悠久。

  寂寞的紅塵,寂寞的歲月,寂寞的人,單聲吟唱著淡淡的天籟之音。寂寞,讓人如此美麗,寂寞,不一定使人高尚,卻可以,讓人純潔!寂寞,可以憂傷,略帶悲壯,卻無頹廢,些許孤僻,卻不厭世沉淪,還有點點的歸隱,卻不是看破紅塵。寂寞,如渺幻的梵音,令人心曠神怡,六根清淨。寂寞了,放下凡身,徜徉在聖潔大善的禪機裡,任靈魂生上翅膀,飛舞在無相的空靈裡。如清風,如流水,如白雲,如春的鵝黃,如夏的荷尖,如秋的明瞭,如雪的無痕。濾過心尖,絲絲切切,讓靈魂昇華,如鳳涅槃。若將,寂寞視禪悟,學著放下,善於看開,心存善念,人間,便多了份淡泊,添了份釋懷。且將,盤點人生,靜思自過,修心養性,薄積厚發。

  寂寞裡,有現實觸控不到的溫馨,寂寞裡,有紅塵寄託不了的情愫, 寂寞裡,有繁世悟不到的真諦,寂寞的時候,並不是停止前進,而是等候靈魂跟上!寂寞的情懷繾綣成詩,寂寞的靈魂綺麗生命!寂寞,以不同的姿勢靜待知音,寂寞,冥冥之中,讓相知的心靈旖旎!

  習慣了寂寞,也就,喜歡上了傷感的音樂!那,穿透心靈的旋律,如涓涓溪水,點點沖走,如沙堆積的憂傷!就這樣,淡淡的心疼,嵌入靈魂,如影隨形,不覺中,也就沉溺於,享受喝酒買醉般上癮的憂傷!驛動的心,奢望遠行,又喜歡獨處,貌似歡鬧的背後,其實,本是一顆孤獨的靈魂!冥冥之中,尋覓知念,即便,歲月千迴百轉,那漂泊的心,只有在那份互知互賞的,懂得中,才能,如嬰兒般酣睡!且又,靜得能聽見,夢的呢喃! 若,人生是一次花開的際遇,註定是一場花落的離別!既要,懂得欣賞花開的美妙,更應,容護花謝的疼痛!即便,花開無聲,花謝無語,還是收穫一片綠意蔥蘢!

  在寂寞裡餵養時光,就在,風起的剎那,驀然,明瞭,春天一直,還在,還在脫疤裡分娩,業已,相約再次的綺麗,暈一片牽念裡的安好!倘若,小雨之後,還有雨,那風,就會溼了花草,溼了街巷,溼了萬家燈火,心兒也因此變得潤溼柔軟。枕一窗詩意入眠,且又,溼了含著花香的一簾幽夢。還有,還有溼了一個人的寂寞,滋生一份潮溼的思念,夾在娟秀的詞行裡,暈一闕高山流水的曼妙。

  寂寞裡,有現實觸控不到的溫馨,

  寂寞裡,有紅塵寄託不了的情愫,

  寂寞裡,有繁世悟不到的真諦。

  寂寞的時候,並不是停止前進,而是等候靈魂跟上!

  寂寞的情懷繾綣成詩,寂寞的靈魂綺麗生命!

  寂寞,以不同的姿勢靜待知音,寂寞宛若素顏麗人,冥冥之中,讓相知的心靈旖旎。

  篇2:孤獨與寂寞

  孤獨和寂寞是一對患難兄弟。

  孤獨、寂寞乍一看總是讓人膩眼,是人一生中都離不開的詞彙,不論你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孤獨和寂寞總是伴隨你左右,直到你生命的終點。

  說到孤獨,有它自己的個性和見解,孤獨的背後潛藏著傲慢,也流露一點自卑,孤獨認為,團聚、合歡、相逢,是時間上的浪費,一種無聊的約會,端目無瞕的嘻鬧,對孤獨而言是不可理喻的行為,幹嘛非得要攪和在一起,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有什麼不好,一人飽全家飽,沒有牽掛,沒有留念,沒有遺憾,豈不美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言行舉止而論,孤獨是孤僻的,同時又是自私的。

  孤獨的理念是:學會沉默,就不會感到孤獨

  再說寂寞,寂寞是抑抑寡言象徵的代名詞,寂寞慣了的人,不喜歡熱鬧、喜慶、釋懷,寂寞寧靜而自居,不願於外界摩擦,融入不了大家庭的氛圍,它把熱鬧看成是厭煩,把喜慶視作奢華,把釋懷定格為放縱,在它認為,一切從簡是最好的辦法,寂寞避開喧鬧的環境,可以苦思冥想,斷絕人情冷暖,可以充當兩耳不聞窗外事,避開是與非的嫌疑,可以保留自尊偽裝的痕跡,所以寂寞不僅冷漠,而且還很吝嗇。

  寂寞的理念是:學會靜思,就不會感到寂寞。

  解讀孤獨和寂寞的實質,只是一種說教而已,並不以為然。

  人的一生要學會擺脫孤獨和寂寞,短時間內孤獨一下,可以緩解壓力,理清思緒;茫然時,偶爾寂寞一會,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放鬆,儲備精力,從頭再來。不論你是以孤獨為首,還是以寂寞為懷,都要適度,切莫深淵,兩者都會帶給你不愉快及相對的偏執,等到事態發展到不可挽回時,抑鬱症就成了他***她***的前兆。

  孤獨和寂寞是抑鬱症的罪魁禍首,悲劇耶!

  道理甚是簡單,啟迪旁人振振有詞,倫陷自己卻是糊里糊塗。

  對我而言

  我最親近的朋友

  莫過於

  孤獨和寂寞了

  痛苦時

  它們能給我眼淚

  悲傷時

  它們能給我憂愁

  喜悅時

  它們能給我歡笑

  興奮時

  它們能給我快樂

  白天我與孤獨同行

  夜晚我與寂寞同睡

  ……

  作者:葉 子

  篇3:孤獨與寂寞

  經常聽到,有人說:吃是為了取悅自己,穿是為了取悅別人,仔細想來還真有那麼點道理,美味的東西只有自己慢慢品嚐,才能感覺到她的可口,而自己穿的衣服,不管好與否,都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而只是在其他人的眼中留意下影像。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城市,沒有其他的人,那麼可想而知,他所穿的衣服,是不是會特別在意與挑選,這些都是我們所能想到的,人本有懶惰心理,會順應舒服的方向發展下去,他們可能不會在意自己穿的什麼,當有好多吃的東西擺在眼前時,他們也許會一直尋找感覺到最可口的東西,也許會這樣長久的下去看,當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中,紛繁的事物無奇不有,每天會忙碌於各種日常事情中,不會考慮太多,不知是因為事情多還是不想去考慮,這樣種種的原因是我們日復一日的作息下去。

  根據人的本性,生活在一個群體中,每天與周圍的人打交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都這樣度過,在一個整體中為了維持關係,有些事情必須的去做,不管是自己願意與否,這都漸漸形成了一條人生哲理,為了跟好的生存,可以丟棄一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居住於工作更加集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加平凡,處在一個狹小的人空間裡想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方鬆,做自己想做的事,想靜靜地呆一會兒,靜靜的思考一下,回憶往事,這都成了過去,當你正準備回憶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時,剛剛進入狀態,卻被耳邊的一個聲音打斷,今天準備吃什麼?在幹什麼了,那麼沉默,這一貼都足以讓你從夢中驚醒,回到自己做現在的位置,從以前的一家一戶一個院子一個大門,變成了現在上百家人一個院子一個大門,以前自己所享有的空間,現在想來已經成了奢望,當你在一個角落裡望著遠方的小山時,別人還要從你旁邊經過,原本不太寬闊的樓道顯得更加擁擠,還妨礙了別人的正常生活,看來自己這點權利都沒有了,由市政讓人浮想聯翩,我們所處的社會,到底要想哪個方向發展,是讓每家每戶都有著寬闊舒適住所,有著便利的小僑車橋車,這就是我們所追尋的社會主義社會嗎?而人的本性在漸漸的變化,有時候為了迎合大眾,必須委屈自己,幹自己所不想幹的事情,看到一個人過來,明明不想去打招呼,可還是跑去招手,當其他人在一起談論時,自己本不想去加入,可為了能融入群體,還是強迫自己去。

  很多的很多都是出於不情願,漸漸的一個人單獨呆的時間慢慢減少,考慮問題的時間也少了,這樣長期下去,那種單獨思考的習慣慢慢的被退化,這樣長期下去,即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去聯絡朋友,或開啟電腦,來消磨自己的時間,而不會去想自己該想的事情,對於孤獨與寂寞,當一個人寂寞的時候,他會去找朋友聊天,回去看書,或逛街,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每一分鐘過得快樂一點,讓寂寞離去,而對於孤獨,指的是一個人內心的世界,當他處在一群人中間時,他有可能對於這些人所談的事情毫無反應,就像自己一個人獨處一樣,他也不會想各種辦法去消除寂寞,因為寂寞是自己內心存在的,是不會輕易地化解的,當一個人獨處時他並不是正真的寂寞,而當在一群人中也許會有一個寂寞者。

  當一個人真真處於寂寞狀態時,他內心所思考得會一直想下去,不會輕易的因為外界的因素而轉移,而現在的社會也許孤獨者會減少,而寂寞者會增加,寂寞者不只是處於深山中,在繁華的都市中也是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