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如何學習提高方法

  同學們對於地理這門科目很陌生,我們學習當中應對陌生的事物保持著足夠好奇心,這樣使我們在學校中保持學習動力,今天小編有學習方法獻給各位同學,希望能幫助你們更上一層樓。

  預習是對課本新的學習內容最初的自主探究。通過預習,可以發現哪些知識可以通過個人探究就能掌握,哪些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哪些知識難以理解。這樣,在課堂學習中就能有的放矢,明瞭課堂上學習上的側重點,通過教師的講解、指導和同學間的討論予以解決,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預習時切忌走馬觀花,最好邊讀邊標註。例如,在重點文字下加“下劃線”,對疑難問題打“問號”,對通讀一遍就能理解的基礎知識標“對號”等等。讀文字要結合相應的地圖,或看課本圖,或看地圖冊,或兩圖一起對照看。每讀完一段,在腦海裡簡單的勾勒一下,做到圖文互換,知識定圖,這是成功預習的策略。總結起來就是要做到“三讀”、“四到”、“五邊”:即簡單內容快速讀,重點內容反覆讀,疑點內容慢慢讀;讀書時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邊讀書,邊查圖,邊思考,邊歸納,邊標記。讀書時一定別忘了時時對照地圖。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過程。對於學生來說,聽課不是單純的用耳,還要動口、動腦、動手,適當地做些聽課筆記,這是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筆記一般做在課本適當位置上,筆記內容要有使用價值,要簡明扼要,自己能看明白即可,不要耽誤聽講。筆記最有價值的內容有三個方面:

  ①本課的知識要點。教師講課時,一般會把本課的知識要點加以歸納總結,以板書的形式條理化展現出來。這是筆記最基本的內容,可以寫在每課課題的上面或右側,形成本課知識網路。

  ②各節的重點、難點。在專心聽教師講課時,對於老師講授的重要知識內容,應該隨時在課本文字相應處用自己“固定的符號”加以標註。

  ③課本知識的拓展延伸。有些知識課本中沒有,教師進行了延伸,這時,更應該聽好並做好筆記。例如初一的同學在學習“判斷方向”時,教師一般會拓展到“兩極地區特殊的東西方向判斷法”——北極按逆時針自西向東轉,南極按順時針自西向東轉,就需要隨時在“方向”這一段旁邊記錄下來,以便日後複習鞏固。

  筆記不要光用文字來表示,對於較難的知識,如果能以簡圖的形式畫出來,那會更利於知識的形象掌握。

  可以設想,如果你是聽課認真並善於思索的同學,筆記內容將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如果你是上課易走神的同學,做筆記至少可以起到一種約束作用。而且課後以筆記為線索來複習地理知識,無疑是全面鞏固知識的有效辦法。

  地圖被稱為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上課時要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合,充分利用地圖來學好地理。要讀懂地圖,首先要掌握必要的地圖基礎知識:識記不同的圖例,會讀不同比例尺的地圖,會用比例尺量算距離,會根據不同情況定方向,會看地勢高低,會讀出任何地點的經緯度數等等。其次還要做到:

  ***一***會獲取地圖資訊:

  讀圖時,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首先要分清該圖的型別,能夠從不同的圖上獲取不同的地圖資訊:

  1.位置圖——會從半球位置***東西南北半球***、緯度位置***根據緯度確定溫度帶***和海陸位置***相鄰的陸地和海洋***三方面來介紹一個區域的位置。

  2.政區圖——認識不同的大洲***國家、省區***及輪廓特徵,瞭解其空間分佈及彼此相對位置關係。

  3.地形圖——知道重要地形區及分佈、地勢起伏狀況、河流源地、流向及注入海洋等。如讀印度地形圖,獲取以下重要資訊:主要地形區為北部喜馬拉雅山,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該國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而該國重要河流恆河源於北部山地,大致自西北向東南流,注入孟加拉灣。

  4.氣候圖***氣溫和降水量圖***——根據氣溫和降水特點來確定不同的氣候型別,並會描述各自的氣候特徵。在初中地理學習中,氣候這部分知識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許多同學不會根據圖表準確地判斷氣候型別、分析氣候特點。那麼你可以藉助各月的氣溫和降水量圖,按照“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方法來進行判斷:

  首先根據氣溫值來判斷溫度帶:

  如果各月氣溫均高於20℃,則終年高溫,這裡就一定是熱帶氣候***如圖1、2、3、4***;若各月氣溫都很低,多在0℃以下,則一定為寒帶***如圖5***;其餘則為四季分明的溫帶,溫帶要分幾種情況----1夏季高於15℃,冬季在0℃以下,則證明這裡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這裡可能是溫帶季風或溫帶大陸性氣候***如圖8、9***,***溫帶大陸性氣候最熱月氣溫有時在0℃~15℃,那就是夏季溫暖了***;2如果夏季在15℃~20℃,冬季不低於0℃,則這裡夏季涼爽,冬季溫和,這裡一般是特殊的溫帶海洋氣候***如圖7***;3如果夏季高於20℃,冬季不低於0℃,則這裡夏季炎熱,冬季溫和,這裡可能是地中海氣候或亞熱帶季風氣候***如圖6、10***。

  再根據降水量進行判斷氣候型別: 1熱帶,若終年多雨***各月多在200mm以上***,則為熱帶雨林氣候***圖1***;如果降水稀少,則為熱帶沙漠氣候***圖4***;若有明顯的季節分配特點,則為熱帶草原***圖2***或熱帶季風***圖3***兩氣候***熱帶季風總降水量多於熱帶草原,各月降水差異特別大,易發生水旱災害***。2溫帶,若降水冬少夏多,且總水量較多,為溫帶季風***圖9***或亞熱帶季風***圖10***氣候,若總水量較少***最多月降水也是幾十毫米***,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圖8***;若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則是最反常的地中海氣候***圖6***;若降水均勻適中,無季節變化,則是溫帶海洋氣候***圖7***。3寒帶,終年降水稀少***圖5***。

  5. 工業、農業、交通等圖——瞭解重要的工業區、工業城市、農作物***糧食和經濟作物***及分佈地區,主要的交通方式有哪些,代表線路和重要樞紐有哪些,以及分佈地區。

  6.等值線圖***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高線等***——通過重要等值線數值的大小,變化規律、彎曲方向、形狀變化、疏密程度等,總結其遞變的規律等。如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佈”圖,重點找出20℃和-10℃等溫線經過的地區,歸納出高溫區和低溫區的分佈範圍,進而總結世界氣候的變化規律,分析其變化原因。讀等高線圖,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讀:等高線的數值大小、分佈關係、各處坡度的陡緩狀況如何,何處為山峰,何處為山谷,何處為山脊線,何處為陡崖,等等。

  當然還有其他的圖,如景觀圖、示意圖等等,不同的地圖都會反映不同的讀圖資訊,需要同學們靈活把握,才會收到理想的讀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