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漢字的方法精選

  在識字教學中,教給學生正確的識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正確的識字方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學習方法的選擇又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在教學時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小學生漢字怎麼教,來欣賞一下吧。

  小學生學漢字的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絡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3.字形和字義。

  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鬆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絡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複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象,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絡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遊”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裡,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絡“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於掌握漢字的聲,又利於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

  小學生怎樣能把漢字記得又快又好

  一、 巧用廣告詞

  例如,學習“紙”字,左邊是糹,右邊是氏,“氏”在現代漢語中很少見,極易寫錯。如何幫助學生掌握呢?我注意到每天在中央臺的動畫片前都有一則“樂百氏”廣告,由於“小燕子趙薇”的加盟,孩子們愛喝也愛看。 在講解“紙”時,我就拿了一瓶“樂百氏”,通過提示請同學們觀察,“紙”的右邊是什麼?學生們很快就聯想到平時所看,我又把平時的無意記憶“氏”加以強化,傳統教學中的難點就這樣解決了。

  二、直觀演示

  如教“認”的字義時,我引導學生組成詞語“認真”後,出示兩份作業,一份寫得認真,一份寫得潦草,讓學生觀察比較。 這不僅用了直觀的方法,而且也聯絡了學生的作業實際,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更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教“看”字時,我手搭涼棚放在眼上方,向遠處望,問學生:“老師在幹什麼?”學生紛紛說:“老師在學孫悟空看遠方呢。”同時邊寫邊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看”字,上面是一個“手”字,下面是一個“目”字。 這樣抓住字形的特點,直觀表演,集趣味性與形象性於字形教學之中,使學生產生了良好的無意識記。

  三、利用規律

  漢字的構成有規律可循。在字形教學中根據構字規律和學生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想象,把無意識記變成有意識記。在教學象形字“山”、“水”時,我利用字形和實物的相似點學習字形。 請一位學生在黑板上豎的畫一條小河,連著畫三座小山,接著因勢利導,把小河演變成“水”字,把小山演變成“山”字,然後再按筆順分析筆畫,識記字形。

  四、兒歌巧記字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漢字的構字規律編一些兒歌、字謎進行字形教學,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學生喜聞樂見,識字效率高。 如兩則兒歌:“雙人十四一心,‘德’字永記我心。”“中間有點仔細辨,中間有言來爭辯,中間有瓜長花瓣,中間絲線紮成辮。” 字謎:重逢***又見***;好女子***娘***;又在村中***樹***;十字尾巴彎彎,算算比十少三***七***。

  五、彩筆標註

  字形教學還可以根據知覺的選擇性,利用人的視覺對鮮豔的色彩敏感、關注,給人印象深的特點,增加顏色對比,減少寫錯的可能。 如教“鳥”字時,一邊用彩筆突出這一點,一邊講解:這一點是“鳥”的眼睛,如果“鳥”沒有了眼睛可怎麼生存呀。這樣,學生的記憶非常牢固。

  學漢字的方法

  一、激發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教師要在教學中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興趣,採用他們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轉風車……如在教學新課程“一年級下冊識字7”時,教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含義時讓孩子們“搭一搭”、“演一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注意特徵,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複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遊戲。如“鬥”字的筆順,口令如下:“鬥”字怎麼寫?“鬥”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複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遊戲。將這些兒童學前的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他們就會對識字興趣盎然。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二、教給方法——學會學教

  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漢字是屬於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躍”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後分析並要求學生區分“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的意義,“足”字旁表示與“足”或“腳”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

  三、具體實施方法

  1、利用多媒體手段,在直觀體驗中識字多媒體技術可將死板的方塊字形演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變成了有趣的形象。例如我所講授的《口耳目》一課,就是讓學生認識12個象形字。在授課前,我精心準備了課件,利用課件的動畫將象形字到簡體字的演變過程呈現給學生,引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學生變機械識記為意義識字。如教學象形字“分”時,我用FLASH製作出多媒體課件,先出示一個簡筆畫“一把刀把西瓜分成兩半”然後逐漸變成象形的“分”,最後出現簡體字“分”,在這種情境體驗中,學生對“分”的造字過程一目瞭然,不僅把“分”的字型牢記於心,同時對祖國的漢字文化也有了初步的感悟。另外利用動畫情境,分析結構,運筆示範,把比較抽象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直接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思維就會活躍,記憶也就深刻。

  2、創設對比情境,在比較中識字研究中,面對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教學時,我注意創設換偏旁、辨字形、析字意、糾錯別字、入語境等對比情境,學生通過區別比較體驗,找出一些字的異同之處來進行識字,加深印象,提高識字的準確率。如:“人、無、午”和“入、天、牛”字的比較。這樣比較法識字,可以加深學生對形近字的區別,以防寫錯別字。

  3、創設體態情境,在體態表演中識字漢字中有許多會意字,面對善長於形象思維的小學生,在課堂上,我經常創設恰當的動作、表情等體態情境,課堂教學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在教學“抱、跑”兩個生字,我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動作,說說老師此時在做什麼?老師用什麼在抱?***提手旁***所以我把這個提手旁先描紅。再說說老師用什麼跑步?***足字旁***我就把這個足字旁描紅。又如讓學生用肢體語言來演一演“拉、撿、推、拍、擠”等動作,用表情來表現“哭、笑、驚、呆”等表情,在動手實踐中認識生字,從而強化了認識,其識記效果怎能不佳?

  4、創設生活情境,在體驗中識字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境,裡面充滿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的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鬆。”新教材中安排的常用漢字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連,在研究中我創設了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經驗作為開展教學的豐富資源,讓孩子體驗到枯燥的方塊字跟生活結合起來不僅有趣,更有意義。例如:在教授《在家裡》一課時,我將大圖片出示在螢幕上,請學生當小主人,給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同時根據學生的介紹隨機出示詞語“沙發、掛鐘、電視、茶几”等。在教授《操場上》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在操場上活動的畫面展示出來,讓同學們說說都有哪些活動,每說出一項,就出示相關的詞語,這樣的情景再現使枯燥的詞語一下有了生命力,學生讀得很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