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生數學總是粗心的解決方法

  很多孩子計算不準確,得數總是算錯!大量材料說明,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計算的正確率反而呈逐步下降的趨勢。這是為什麼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快來看看吧!

  有人說,影響計算正確率的原因是粗心,不是不會做。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的人粗心,有的人細心呢?我們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個思維問題、智力問題。粗心的人往往思維不嚴謹、不全面、不深刻,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較差。你要想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就必須從思想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經過長期的研究,認為出現計算方面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數學的基礎知識沒有學好,基本計算能力沒有形成;

  缺乏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減少或消滅計算時的錯誤,我們覺得應該用“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

  建議同學們按如下幾條來改改自己的毛病。

      01抄題必對,先對後算

  也就是說,抄題的時候,要先與原題進行核對,然後再進行計算。目的是謹防抄錯數或抄錯題。

  02認真審題,思考周全

  也就是說,拿過一道題,要仔細看看,認真想想:看看題目的內容和要求,數字的特點;想想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能否簡算。尤其對四則混合運算,要做到層層審題。

  03字跡清楚,書寫整齊

  也就是說,要把字寫清楚,就是在草稿紙上寫,也要寫得工工整整。特別是小數點、進位點、退位點等都要書寫清楚、醒目。算式要排列整齊、合乎規格。目的是謹防因字跡潦草而出現錯誤。

  04細心檢查,堅持驗算

  也就是說,做完題後,要細心地檢查,看看結果是否合理,然後進行驗算。驗算絕不能擺樣子,走過場。這是避免錯誤的關鍵一步。

  05有錯必改,引為戒鑑

  也就是說,對錯題一定要改正,還要認真分析錯誤原因,總結應記取的教訓,找出防止錯誤的辦法,絕不允許有未加改正的錯題。

  通過慣徹執行這個“計算規程”,一定會使你逐步養成:抄題必對的好習慣;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書寫工整的好習慣;堅持驗算的好習慣;有錯必改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