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學習語文的特點與學習方法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轉折點,語文學科顯得尤為重要,一、二年級只是字詞句的學習,到了三年級加了個作文,難度增大不少。那怎樣才能學好三年級語文呢?小編整理了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習方法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三年級學習語文的特點

  ▊ 1、具備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

  一二年級的語文學習重點是識字,經過了兩年的識字方法、興趣、能力的培養,孩子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識字能力,所以,三年級的識字任務更多的是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包括在預習的時候獨立使用多種方法識字,完成作業。識字教學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重點。而聽寫是反饋孩子識字效果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作為家長,在課下可以抽出十幾分鐘的時間給孩子聽寫,長此以往,孩子的識字寫字能力會急速進步。

  ▊ 2、進入大量積累詞彙的時期

  語文學習中語言積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三年級積累的關鍵仍然是詞語,而且是大量的詞語積累,詞語作為語言的組合元素,要像繁複的零件一樣儲存於孩子的腦海中,它是孩子將來語言表達的根基材料。大量詞語的積累首先來源於課文,孩子們學習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非常熟悉,在此基礎上積累詞語,屬於理解性積累,記起來容易而且記牢。所以,課文中聽寫的詞語要是大量的詞彙。其次,詞彙的積累來源於孩子豐富的課外閱讀,這一塊的積累體現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此,孩子需要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 3、進入深入準確理解文字的瓶頸期

  三年級的語文學習重點和難點進入了對文字的理解。對於這一點很多家長有深切的體會。這是一個艱難的瓶頸期,孩子現有的認知水平很難對一篇文章進行準確、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詞、關鍵詞句、體會句子的含義等深層理解文字的能力都將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能力。這也為四年級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在課堂上會對文章,進行精讀、品讀重點句段,引領孩子逐步體會理解文章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操之過急,讓孩子慢慢領悟消化。

  ▊ 4、背誦能力強

  三年級的孩子背誦能力強,而且樂於背誦,這符合八九歲孩子的年齡特點,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另一個重要而且有效地方法,所以在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背誦一定要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學校課本上要求背誦的篇目遠遠不能填飽孩子的肚子,並且並不是說課本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是適合背誦的。所以要為孩子增加一些經典篇目段落的背誦,希望能夠通過每天的堅持背誦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同時又能積累豐富而精彩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經典古詩的背誦積累。

  ▊ 5、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孩子的學習不僅是要掌握知識本身,掌握學習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進入三年級後,學習方法的指導更佔據重要地位。只有讓孩子掌握了學習方法後孩子才能真正具備學習能力。因此在課堂中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掌握學習方法,使孩子可以將能力遷移到課外。學習方法就是孩子們學習的金鑰匙,它能讓孩子們輕鬆自主地投入到學習。

  孩子在每一個學段都有著不同的學習特徵,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和指導,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小學三年級語文的學習方法

  ***一***多積累|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因此,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去學習,看一點,記一點;積累一些零碎的知識,在不經意中建造自己知識的高塔。這種積累不一定是在書本上,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片段,聽到他人說的一些好詞,都可以作為學生積累的素材。對於語文學科來說,只有知識的廣博積累,才有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語文學習的有心人,點點滴滴地學習,可以把語文學習變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當人們很隨意地學習東西的時候,依著自己的興趣學東西的時候,學習就會變成一件樂事。

  ***二***多記憶|

  每天晚上睡覺前,把當天學習的內容在腦子裡過一遍,加深記憶,這種方法對學好語文是很有幫助的。在回憶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想不起來的內容,此時要及時翻一下書,然後合上書本再回憶一遍。如果還沒睡著可以把當天的學習內容多回憶幾次。由於剛上完課,學生對大部分內容還有印象,往往用很短的時間就回憶完了。如果回到家,書一合,對所講的內容不理不睬,到期末複習時,對堆積如山的知識點會使學生“望題興嘆”。急來抱佛腳不如睡前多回憶來得好。

  ***三***多動筆|

  學習語文,是一個閱讀、思考、寫作相結合的過程,讀讀、思思、寫寫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許多學生在看書時只是看個熱鬧,即使有問題也不會做筆記,就這樣將問題“讀”過去。當再次學習時,在同一個地方還是會有問題,並且不清楚自己當時有沒有解決。所以,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善於動筆,將自己的問題、收穫一一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不必要的時間,還會加深自己學習的記憶。

  ***四***多思考|

  學生做習題時,不要急於去做,一定要想一想老師講的例題是什麼意思或先看書,把所講的內容全部弄懂後,再做習題。這樣就會感到輕鬆自如。做練習是為了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那些圖快、圖省事欲走捷徑的學生,似懂非懂,一味地為做習題而做,常常會到處碰壁,走進死衚衕。返回頭再看書,事倍功半。為了使書本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知識就必須教會學生遇到問題獨立思考。

  平時讀書時也要多思考,開啟自己的思維,不要僵化在老師和家長告訴的道理中,憑著自己的認知和學習到的知識去重新思考問題,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多背誦|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適當背誦一些有價值的材料,猶如常做體操增強體力一樣,可增強記憶力。據生理學家研究,重複的刺激可以幫助條件反射的建立和強化。要求學生把有價值的材料背下來,對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同時,還要在大腦之外建立知識的倉庫。這種知識的倉庫,可以是書本、筆記、日記、摘抄本、電腦,平時經常翻看檢閱,就可以把外部記憶變為內部記憶,加深背誦的效果,把知識真正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過不斷的反覆的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裡紮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