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怎樣教好六年級數學

  六年級數學是中考前的一個關鍵時期,作為數學老師,壓力自然大,教師要想教好數學就要先掌握好一定的方法,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小學六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快來學習學習吧!

  創設數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心”動起來

  怎樣才能讓學生提起對學習的興趣呢?創設數學情境無非是最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學習,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情景:多媒體出示,各種物體***冰箱、磚、樓房、衣櫃、電視機、包裝箱等***的實物圖。 提問: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冰箱、磚、樓房、衣櫃、電視機、包裝箱這些物體都是什麼形狀的?

  讓學生明確:像長城上的磚、高樓、衣櫃、冰箱這些物體都是長方體***多媒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長方體圖形***;電視機包裝箱這種物體都是正方體***多媒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正方體圖形***。由教師向學生出示或介紹生活中用到的或者接觸到的一些長方體、正方體模型,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然後從這些實物中抽象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形,最後由實物抽象出標準的長方體圖形、正方體圖形。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狀都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此時教師順勢丟擲下一個問題:“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點呢?”這樣就可以開啟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根據生活中接觸的這些圖形概括出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讓學生自己總結髮現規律。

  巧用評價語言,建立學習自信,讓課堂“活”起來

  課堂評價是一門藝術,在評價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激勵學生為動機,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形成,幫助學生一步步愛上數學。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的語言應該像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去催開學生的心靈之花,去撫平學生的心靈創傷。適當的表揚獎勵是上好數學課堂的新增劑,更能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師要善於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

  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例如“如果你還能再細心一點那就更好了!”……這樣的評價語言讓學生如沐春風,學生得到老師的表揚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從而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了思維創新能力。

  教學提問的個性化

  提問是教師常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課堂上進行提問,實現教學提問的個性化,也是每個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實際上,很多教師在提問的時候,總是忽視學生的認知特點,甚至還有一些教師將提問看作是懲罰與提醒學生走神的手段,這就使很多小學生對於數學課堂中的提問抱有緊張感、恐懼感、排斥感等

  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實現教學提問的個性化,根據問題的難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作答,便可以使每個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而小學生也會在思維的促使下進行積極的思考與探究,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提問任何學生,教師都要保證這個問題處於即將要作答學生的認知水平上,卻能夠在這個學生的思考、探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課後作業的個性化

  作業是幫助小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尤其是數學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很高時,佈置課後作業是提高他們數學素養,鞏固數學能力的手段之一。但是,教師總是佈置同一份作業,從未考慮這份作業是否能夠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而六年級的學生直接面臨“小升初”的學業壓力,這種毫無分層、個性的作業只會讓他們疲憊不堪。

  因此,實現個性化教學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實現課後作業的個性化。教師在設計課後作業的時候,可以設計拓展題、鞏固題、基礎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行選擇相應的練習題,以便實現針對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