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技巧與學習建議

  列方程解應用題是一個難點,這一部分內容融入了等式的性質,以及四則運算各部分的關係,有助於同學們對所學的算術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如何應用方程來解應用題呢?小編今天給大家收集了相關資料,快來看看吧!

  六年級數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技巧

  一、首先是審題,確定未知數。

  審題,理解題意。就是全面分析已知數與已知數、已知數與未知數的關係。特別要把牽涉到的一些概念術語弄清,如同向、相向、增加到、增加了等,並確立未知數。即用x表示所求的數量或有關的未知量。在小學階段同學們遇到的應用題並不十分複雜,一般只需要直接把要求的數量設為未知數,如:“學校圖書館裡科技書的本數比文藝書的2倍多47本,科技書有495本,文藝書有多少本?”在這道題目中只有“文藝書的數量”不知道,所以只要設“文藝書的數量”為未知數x就可以了。

  二、尋找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是關鍵。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因而 “等式”是列方程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尋找等量關係是解題的關鍵。如上題中“科技書得本數比文藝書的2倍多47本”這是理解本題題目意思的關鍵。仔細審題發現“文藝書本數的2倍加上47本就是科技書的本數”故本題的等量關係為:文藝書本數的2倍+47=科技書的本數。上題中的方程可以列為:“2x+47=495”

  三、解方程,求出未知數得值。

  解方程時應當注意把等號對齊。如:

  2x+47=495

  2x+47-47=495-47 ←應將“2x”看做一個整體。

  2x=448

  2x÷2=448÷2

  x=224

  四、檢驗也是列方程解應用題中必不可少的。

  檢驗並寫出答案.檢驗時,一是要將所求得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二是檢查所求得的未知數的值是否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的要捨去,保留符合題意的解.

  1***將求得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檢驗。如果左右兩邊相等,說明方程解正確了。如上題的檢驗過程為:

  檢驗:把x=224代入原方程。

  左邊=2×224+47 右邊=495

  =495

  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224是方程2x+47=495的解。

  2***文藝書本數的2倍+47=科技書的本數

  將224代入以上等式,等式成立。故所求得的未知數的值符合題意。

  總之,以上幾點技巧都是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環節的技巧,只要大家利用這些技巧加強練習,就一定能闖過列方程解應用題這道關。在千變萬化的應用問題中,我們若能抓住以上幾點,以不變應萬變,則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小學六年級數學學習建議

  一、重視計算,培養計算能力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拼音和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學不好拼音和識字,語文就學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習的質量。所以,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就要從低年級入手。

  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幾分鐘口算。一開始,可能孩子的速度會比較慢,錯誤率也會很高,但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的口算速度會越來越快,正確率也會越來越高。

  在以後的中學階段,許多科目都對計算要求非常的高,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較高的計算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非常重要。

  二、注重實踐,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並不是紙上談兵。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能夠給生活提供很多的幫助。例如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這些都會用到數學。

  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水果,一斤蘋果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

  別小看這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佔的分數是最多的,而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判斷用加減乘除中的哪種來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得多,養成解答的習慣,在學校課堂上遇到類似的問題自然就會解答。

  三、適當學奧數,鍛鍊思維

  在現在的小學數學學習中,奧數基本已經成為小學生必學的科目。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學校都沒有專門開設奧數課,學習奧數肯定也沒有什麼用處,用不著學。

  其實,大家不妨這麼來看待數學和奧數:

  課程內的數學:是每天的飯菜,保證生存所需。

  基礎奧數:是每週的運動,保證身體健康。

  競賽奧數:是專業的運動,目標是奪金。

  其實很多的奧數題並不難,只是教孩子從另外一角度看問題,跳出書本的方法解決問題,豐富孩子的知識面。這種訓練能夠更好的鍛鍊孩子的思維。當孩子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後,孩子就能用不同的方法或者是更加簡單的方法去解決一個問題。當然,家長不能要求孩子必須要拿獎,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會使孩子討厭學習。

  四、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表揚

  表揚的作用大得超乎你想象,很多孩子剛開始都討厭數學,覺得它好難,但當他有一點成績,得到家長的表揚後,就會在在數學學習上突飛猛進。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揚,孩子更是,哪怕一點點的進步,比如今天晚上的作業做快了1分鐘,都能表揚。小孩子學習的動力大多來源於此,父母的認可,會讓孩子更加主動去學習。

  為了讓孩子打好數學基礎,家長在孩子的小學學習中應注重這兩方面能力的培養:

  一、畫圖解題的能力

  不要小看畫圖,它能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奧數中,圖能化繁為簡,直觀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數學的時候,要善於讓孩子學著畫圖解題。

  二、解方程的能力

  小升初中的大部分問題都能用方程來解答,而且初中的數學,幾乎都用方程解。小學數學課本中的解方程很簡單,家長可以教孩子難一點的解方程,對孩子的難題解答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