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有效的學習方法

  生物學習面前從來沒有差生,有的只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孩子。生物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善於學習,生物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只是尚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整理初一生物的學習方法,快來學習學習吧!

  一、直接識記法

  教師在講授新教材和演示直觀教具過程中,學生就能馬上記住一部分內容,這就是直接識記過程。教師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直接識記,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它不僅能減輕學生課後複習的負擔,還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理解水平。

  為了加強講授中的直接識記,使學生在學習新教材的同時多記住一些知識,教師要採用傳授新教材的好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專門增加一些直接識記的方法。下面談談在加強直接識記中常採用的幾種方法。

  ***一***理解記憶

  直接識記的一個明顯特點是無記憶方向,沒有記憶的目的。教師講授新教材,主要任務是加強學生的理解,直接識記應當是第二位任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集中精力理解當前的新課題,使學生按照合理的途徑前進,先理解,接著識記,有了識記更加強了理解。如在學習“內環境”的概念時,不少學生只是記住,內環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而不去了解內環境的真正內涵。當我提問:“紅細胞的具體內環境是什麼?”時,不理解的學生就回答:“血漿、組織液和淋巴”。而我的做法是先強調理解,“人體內細胞外的液體”,是細胞賴以生存的體內環境這句話,然後再結合剛講述的淋巴形成過程及圖形來說明細胞外的液體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這樣學生就先理解後記憶,並且還能應用。這種先理解後記憶,使學生的識記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既能使學生集中精力聽課,又能達到直接識記的目的。再如講到植物個體發育時,果實中的果皮、種子的種皮、胚和胚乳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只有理解果皮是由子房發育的,種皮是由珠被髮育成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的,胚乳是由受精的極核發育成的,才能真正弄清其中的染色體數目。

  ***二***聯想記憶

  聯想記憶是把內容相近,相似,相反和有因果關係的知識聯絡起來,使學生從一個概念聯想到另一個概念。

  如蛙受精卵的特點,我只要求學生記住向上的是動物極,向下的是植物極,然後依次聯想到其他特點:靠近動物極的是動物半球,靠近植物極的是植物半球,再想***動物半球向上和植物半球向下與比重大小有關***動物半球比重小,植物半球比重大,再聯想***比重大小與卵黃多少成正比***動物半球含卵黃少,植物半球含卵黃多,繼續聯想***動物半球向上是為了吸收光熱能,吸收熱能多少與顏色深淺有關***:動物半球顏色深,植物半球顏色淺,這樣便於吸收大量陽光的熱能以保證受精卵發育所需的溫度條件。如此聯想,學生很快能記住,這裡還涉及到物理概念***如比重、顏色與吸熱等***,學生很有興趣。

  ***三***比較記憶

  比較是將內容相近的或相反的概念進行比較,找出概念的異同,從而發現概念的本質屬性。如DNA和RNA、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物質通過細胞膜的三種方式、呆小症和侏儒症等。

  如在學習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時,通過比較發現兩者的作用相似,只是雌性激素多一點。這樣在記住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之後,雌性激素可以採用比較的方法很快記住。再有呆小症和侏儒症兩者身材都矮小,但產生的原因、智力、生殖器官的發育等都不相同。通過比較不僅記住了兩者的特點及原因、還找到了兩者的區別。這樣不易遺忘。

  ***四***圖形記憶

  生物課本中插圖較多,其中有形態結構圖,有生理圖解,這些圖形都能很好地幫助我們掌握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如在講到細胞器時,結合葉綠體結構圖形,同時也可自繪簡圖,就很快能記住:①雙層膜***內膜和外膜***。②基粒片層結構。③基質。④嵴等。再聯想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分佈在片層結構薄膜上,則光反應是在基粒上進行的。還有細胞分裂各期的染色體特徵可以在理解染色體變化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圖形記憶。這種根據圖形記憶還有利於學生繪圖和解答有關圖形習題。

  以上是作者在教學中常用的直接記憶的方法,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有時可以綜合使用,也可以根據不同物件選擇不同的方法。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只要師生不斷研究,採用恰當的方法,一定會在教與學上,付出較少的精力,得到較好的效果。

  二、學生課後複習方法

  學生在上完新課後,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學生的課後複習是學生獨立完成的,為了保證學生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更大的複習效果,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課後複習的指導。下面談談作者的做法。

  ***一***指導學生課後複習的內容

  從原則上看,課後複習的內容主要是上一節課講的,有時為了學好下一節新課,還可以複習與下一節課有關的學過的教材。

  如在高三《生物》第五章講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後,學生當天應立即複習這節課講的內容。但為了上好下一節課“DNA的結構和複製&rdquo 初二;,還應複習第一章學過的“核酸”有關內容。因這部分內容,對學習DNA的結構很有幫助。這種指導要具體,因學過的內容已有很長時間了,要向學生講明是哪一章和哪一頁,否則學生如記不清就要花很長的時間去翻書。

  ***二***指導學生課後複習的方法

  閱讀課本內容是複習的第一步,應首先對學過的課文閱讀一遍,因為教師講課不可能面面俱到,可能一些細節沒有講,這隻有通過看書去了解。當然閱讀應與試圖回憶相結合,根據問題加強課本知識。

  為了啟發學生加深理解,要用出思考題的方法啟發學生閱讀全文和插圖,特別是剛上完的教材,教師不應指導學刪節。教材的重點不是靠刪節某些內容而呈現的,而是在深入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去領會的。思考題的形式,如上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內容後,可以出這樣問題,為什麼說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遺傳物質的特點是什麼?噬菌體浸體細菌的實驗證明了什麼?讓學生複習思考。

  複習的方式應多樣化,這可以避免由於單調的重複而引起的厭煩情緒或產生疲勞現象。如可以採用整理課堂筆記,列表比較、繪圖、做實驗或觀察等方式。如學過滲透作用的有關知識後,要學生用兩個蘿蔔做浸透作用實驗,也可以用學過的知識解釋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如醫生常在給幼兒服鈣片時加服魚肝油的原因是什麼?這在學過維生素知識後可解釋。通過理論聯絡實際,不僅鞏固了課堂知識,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獨立工作能力。

  ***三***指導學生複習的時間

  根據遺忘理論可知,接受知識的初期遺忘速度最快,所以必須還趁沒有忘記的時候及早複習,尤其是當天晚上。相反,如經過多日才進行復習,必定要浪費很多時間,因許多內容已經忘記了,花費的時間過長,容易引起疲勞。當日複習之後,間隔幾天再複習,這樣分散複習的效果好。至於具體的複習時間和時距的安排以及複習的次數應以材料的性質、數量以及學生年齡特點而定,這既要教師指導,也要學生在實踐中摸索適合自己的複習時間。

  ***四***課後複習的檢查

  課後複習如不檢查,只能流於形式,好的得不到表揚,不復習的學生得不到督促和批評,這不利於教學。課後檢查的方法多樣,如課前提問,可將上節課的重點內容以回答的形式隨機抽查學生。也可以進行課前小測驗,這種課前小測驗要求時間短,一般可採用選擇和填空。還可以通過批改課後作業來檢查複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