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期末複習古詩文提綱

  古詩文的學習在很多學生看來,只有反覆的記憶,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才能熟讀這些內容,但學習總是有方法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識記性默寫。

  1.海記憶體知己,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陽城。

  3.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 4.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子寧不來? 6.誰見幽人獨往來,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寂寞開無主。 8.可憐身上衣正單,__________________。

  9.半匹紅紗一丈綾,__________________。[來10.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在水一方。 12.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13.__________________,長夜沾溼何由徹!

  二、理解性默寫。

  1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願以及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達作者夜不能寐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17.《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杜甫捨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悽惻愁慘的心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白居易的《賣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刻畫了賣炭翁雖然衣服單薄,但仍希望天氣更冷一些,只為炭能賣個好價錢的複雜矛盾心理。

  20.《賣炭翁》中體現了賣炭翁賣炭路途的艱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賣炭翁》中形象地寫出了宮使狐假虎威、橫行霸道、巧取豪奪的醜惡行徑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賣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宮市、封建統治階級對百姓的剝削。

  23.小夥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就是佐證。

  24.《蒹葭》中於濃濃的秋意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悽婉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的胸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中寫天光、山色、澄波不僅使鳥兒歡悅,而且令人雜念頓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佛寺禪院曲徑幽靜、花木掩映的著名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馬說》中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馬說》中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馬說》中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地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令人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小石潭記》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形象的比喻,描寫溪身、溪水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小石潭記》中描寫潭周圍樹木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小石潭記》中表現地理環境使作者內心憂傷淒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小石潭記》中寫游魚自由輕靈遊動的姿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北冥有魚》中以奇異的想象、誇張的筆法,描繪了鯤的變化和鵬的展翅翱翔的畫面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雖有嘉餚》中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以“嘉餚”類比“至道”,說明實踐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9.對這首詩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前四句寫景,扣“望洞庭湖”之題,後四句抒情,表“贈張丞相”之意。

  B.頷聯是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氣蒸”顯浩闊,下句以“波撼”顯氣勢。

  C.頸聯和尾聯以欲渡無舟、欲釣不能抒發了有心出仕卻無人賞識的憂憤不平之情。

  D.這首詩意在表達希望能得到張九齡引薦,但在語言運用上卻十分委婉、含蓄。

  40.“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描寫了洞庭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點。

  41.全詩抒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詩的尾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是說,看著人家垂釣,自己只能白白地產生羨魚之情了。這裡隱喻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二句,筆力千鈞,備受後人讚賞。請作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44.“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中的“深”字歷來為人所稱道,請說說你對這個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極好,好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6.首聯寫送別之景,其中“橫”與“繞”寫得極妙,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題目。

  卜算子·詠梅

  陸 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48.《卜算子·詠梅》一詞分為上、下兩片,從內容上看,上片寫梅花______________的處境,下片寫梅花______________的品質。

  49.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描繪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詞人託物言志,藉助梅花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源:學+科+網Z+X+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51.此詩的作者是王勃,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並稱為“初唐四傑”。

  52.下列對詩歌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送別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巨集偉,寓不必傷別之意。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C.“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掃離情別緒,把纏綿的兒女之情一筆撇開,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表現了他不平凡的胸懷和抱負,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承上作結:既非遠別,又同為宦遊,雖別而如此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

  53.“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說說這兩句詩好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詳解詳析

  1.天涯若比鄰2.氣蒸雲夢澤3.胡為乎中露4.悠悠我心5.縱我不往

  6.縹緲孤鴻影科7.驛外斷橋邊8.心憂炭賤願天寒9.系向牛頭充炭直

  10.白露未晞11.所謂伊人12.窈窕淑女13.自經喪亂少睡眠

  14.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15.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溼何由徹

  16.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17.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8.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19.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20.夜來城外一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21.手把文書口稱敕 回車叱牛牽向北

  22.半匹紅紗一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23.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24.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來源:學25.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26.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27.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28.黃髮垂髫 並怡然自樂29.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0.食不飽 力不足 才美不外見

  31.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盡其材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32.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駢死於槽櫪之間33.斗折蛇行 明滅可見34.青樹翠蔓 蒙絡搖綴 參差披拂35.悽神寒骨 悄愴幽邃

  36.潭中魚可百許頭 皆若空遊無所依37.鯤之大 不知其幾千裡也 化而為鳥 其名為鵬 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裡也 怒而飛 其翼若垂天之雲38.雖有嘉餚 弗食 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 弗學 不知其善也39.C 40.雄渾壯闊 氣勢博大41.想出仕,渴望得到引薦。***意思相同即可***42.想做官而沒有途徑 希望張丞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43.這一聯用誇張的手法狀寫了洞庭湖雄偉壯觀的景象。“蒸”寫出湖面的豐厚的蓄積,彷彿廣大的雲夢澤都受到洞庭湖的滋養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湧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

  44.寫出了禪院中花木繁盛的樣子,表現了禪院中幽深安靜的環境。

  45.“空”字把詩人由於身處幽靜、脫俗、自由的禪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種種人世煩惱都除去,心胸寬闊、俗念頓消的純淨的感受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46.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巒橫臥於城北,潔白的河水從城東緩緩繞過。“橫”字寫青山的靜,“繞”字寫白水的動,用詞準確而傳神。

  47.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

  48.艱難、惡劣 高潔堅貞[:Zx49.獨自開放無人欣賞,黃昏來臨又被風吹雨打。

  50.性格孤高,絕不與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堅貞自守的傲骨。

  51.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52.[解析] B 這聯是作者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沒有悲傷之感。

  53.這兩句詩一掃離別詩情感悲傷、基調低沉的特點,顯得昂揚樂觀,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

  第3單元文言文語文複習提綱

  一、桃花源記

  ***一***解釋括號前的字或詞:

  1、彷彿*** ***若有光 2、 才*** ***通人

  3、豁然開朗*** *** 4、屋舍儼然*** ***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6、便要 *** ***還家

  7、 皆嘆惋 *** *** 8、交通*** *** 9、妻子*** ***

  10、絕境*** *** 11、無論*** *** 12、使扶向*** ***路

  13、遂*** ***迷 14、規 *** *** 15問津*** ***

  ***二***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1、尋 尋向所志 *** *** 尋病終*** ***

  2、志 處處志之 *** *** 尋向所志*** ***

  ***三***翻譯句子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②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③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④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⑤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⑥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四***加橫線字與“皆嘆惋”中的“皆”字異義的一項是*** ***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B.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C.具答之

  ***五***寫出本文中出現的四個成語。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六***理解

  1、寫出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和幸福生活的語句:

  2、第②段中“乃大驚”顯示出桃花源人與外世隔絕久遠,還有哪句也顯示了這一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說說桃源人“不復出”的原因?

  4.根據上下文,說說“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中,桃源人為什麼“嘆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合全文看,陶淵明在《世外桃源》中寄託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漁人做了標誌卻“不復得路”這個情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記

  一、請解釋下列古今異義***16分***

  1、小生:古義:   今義: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去:古義: 。乃記之而去;  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去

  3、聞:古義: 。聞水聲;  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居:古義: 。不可久居;  今義:住。

  5、可,古義: 。潭中魚可百許頭; 今義:能願動詞,可以

  6、布:古義: 。影布石上 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許:古義: 。 今義:允許。

  8、佁***yǐ***然:古義: 。  今義:痴呆或深思的樣子;

  二、請解釋下列一詞多義***24分***

  1、可:***1*** 。潭中魚可百許頭;

  ***2*** 。不可久居。

  2、從:***1***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清:***1***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2*** 。以其境過清。

  4、差:***1*** 。參差披拂;

  ***2*** 。其岸勢犬牙差互。

  5、見:***1*** 。下見小潭;

  ***2*** 。明滅可見。

  6、樂:***1*** 。心樂之;

  ***2*** 。似與遊者相樂。

  7、以 ***1*** 。以其境過清;

  ***2*** 。卷石底以出;

  ***3*** 。全石以為底。

  8、而 ***1*** 。乃記之而去;

  ***2*** 。隸而從者;

  ***3*** 。潭西南而望。

  9、遊 ***1*** 。皆若空遊無所依; ***2*** 。同遊者。

  10、環***1*** 。如鳴佩環;***2*** 。竹樹環合。

  11、為***1*** 。全石以為底;***2*** 。為巖。

  三、仿照例1,請解釋下列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2、下見小潭。下: 。

  3、皆若空遊無所依。空: 。

  4、日光下澈。下: 。

  5、俶爾遠逝。遠: 。

  6、潭西南而望。西南: 。

  7、斗折蛇行。鬥: 。蛇: 。

  8、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 。

  9、悽神寒骨。悽: 。寒: 。

  10、如鳴佩環。鳴: 。

  11、心樂之。樂: 。  12、近岸。近: 。

  13、隸而從者。隸: 。  14、似與遊者相樂。樂: 。

  四、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20分***

  【甲】 小石潭記***節選***柳宗元【乙】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下面劃橫線詞的意思。***4分***

  皆若空遊無所依_____________懷民亦未寢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①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

  ②岸勢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念無與為樂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

  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仿照示例,賞析甲文中的句子。***4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的皎潔 ***清澈透明***。句中沒有寫“月”字,卻無處不見皎潔的月光,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記》練習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勢象形*** ****** ****** ***

  3.嘗貽餘核舟一*** ****** ****** ***4.蓋大蘇泛赤壁雲*** ***

  5.高可二黍許*** ****** ****** ***6.啟窗而觀*** ***

  7.箬篷覆之*** ****** ****** ***8.雕欄相望焉*** ***

  9.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 ***10.石青糝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12.如有所語*** ***

  13.其兩膝相比者*** ****** ***14.佛印絕類彌勒*** ***

  15.矯首昂視*** ***16.神情與蘇、黃不屬*** ***

  17.珠可歷歷數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視端容寂*** ****** ***20.若聽茶聲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鉤畫了了,其色墨*** ****** ***

  23.長曾不盈寸*** ****** ***2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 詘右臂支船*** *** 2. 左手倚一衡木*** ***

  三、比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義

  ①木:能以徑寸之木***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

  以至鳥獸、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長約八分有奇*** *** 長約八分有奇*** ***

  ⑤為:為宮室、器皿、人物***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啟窗而觀*** ***

  為人五;為窗八*** ***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

  ⑦可:高可二黍許*** ***⑧雲:蓋大蘇泛赤壁雲*** ***

  珠可歷歷數也*** *** 此中人語云*** ***

  四、翻譯下列句子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2.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3.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5.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6.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7.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9.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1.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相應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白居易《賣炭翁》中表明賣炭翁複雜心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韓愈《馬說》中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譴責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

  ***5***,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以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暗淡愁慘氛圍的詩句是“,”。

  ***7***《賣炭翁》中描寫出賣炭翁飽經風霜、孤苦伶仃的勞動者形象的詩句是“,”。

  ***8***《大道之行也》中體現人才得到重用,社會成員間和睦相處的句子是“,”。

  ***9***揮手自茲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10***_______________,子寧不來?***《詩經·子衿》***

  ***11***《題破山寺後禪院》中描繪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陸游《卜算子·詠梅》中寫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堅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描寫洞庭湖波瀾壯闊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無奈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

  ***1***怒而飛     怒:_____________ ***2***請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____

  ***3***教然後知困   困:_____________ ***4***講信修睦    修:________________

  ***5***是故謀閉而不興 興:_____________ ***6***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___

  ***7***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且:_________ ***8***執策而臨之   臨: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項中,兩個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北冥有魚         盜竊亂賊而不作

  B.選賢與能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見 《兌命》曰“學學半”

  D.系向牛頭充炭直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4.下列句中加著重號詞語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男有分,女有歸 B.大道之行也

  C.盜竊亂賊而不作 D.雖有嘉餚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其名為鯤  武陵人捕魚為業 B.才美不外見 見漁人

  C.安知魚之樂 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不知其旨也 其真無馬邪

  6.朱熹曾對禮儀作過這樣的闡述:“詩書不可不讀,禮儀不可不知。”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在一次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中國選手榮獲16金中的10金。在交換禮物時,外國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而中國選手因沒準備,只好回贈人民幣。

  第二部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題。***9分***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1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志怪者也      志:記載。 B.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上:向上。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氣息。 D.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極:至。

  1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12.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題。***9分***

  【甲】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

  【乙】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①乎四體②,形③乎動靜:端而言④,蠕而動⑤,一可以為法則⑥。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選自《荀子·勸學》***

  ①布:表現。②四體:四肢。③形:體現。④端而言:說話語意精深。⑤蠕而動:比喻舉止文雅。蠕,蟲子的活動。⑥法則:榜樣。

  9.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3分***

  ***1***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自強:_________***2***雖有至道 雖:________________

  ***3***一可以為法則 一:____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2***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11.【甲】文拿“嘉餚”與“至道”類比,以突出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運用________的寫作手法,指出“君子之學”與“小人之學”的不同。***2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題。***12分***

  【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

  【乙】昔者湯將往見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也。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湯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藥於此,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欲說而強食之。今夫伊尹之於我國也,譬之良醫善藥也,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節選自《商湯見伊尹》***

  ①伊尹:商初大臣,曾為奴隸。②御:駕車。

  12.用“/”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每句斷一處******2分***

  ***1***食 之 不 能 盡 其材 ***2***彭 氏之 子 半 道 而 問 曰

  13.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4分***

  ***1***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道:________________

  ***3***是子不欲吾善也 善:_____________ ***4***因下彭氏之子 因:___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君將何之?

  15.【甲】文託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馬”喻指人才,“食馬者”喻指封建統治者。【甲】文中的“食馬者”和【乙】文中的商湯對待人才分別是什麼態度?***2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6~18題。***10分***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①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②。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③善而救其失者也。

  ***選自《禮記·學記》***①或:有的。②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③長:發揚。

  16.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2分***

  ***1***學者有四失   失:______________ ***2***然後能救其失也 救: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2***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18.文章主要論述了一個什麼道理?你從中獲得了哪些啟示?***4分***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題。

  九方皋相馬 《列子》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②也。臣有所與共擔纏薪菜③者,有九方皋,此其於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④而黃。”使人往取之,牡而驪⑤。穆公不說⑥。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⑦太息⑧曰:“一至於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________________

  ①姓:指代家族,此處指子孫。②天下之馬:這裡指天下最好的馬。③擔纏薪菜:即擔柴挑菜,指幹粗活。④牝:雌性的鳥、獸。與下文“牡”相對,“牡”指雄性的鳥、獸。⑤驪:純黑色的馬。⑥說:同“悅”,高興。⑦喟然:嘆氣的樣子。⑧太息:長嘆。

  19.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4分***

  ***1***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  求:________________

  ***2***臣有所與共擔纏薪菜者 者:________________

  ***3***何馬也 何:________________

  ***4***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 所以: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

  ***2***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

  21.文中的伯樂和秦穆公各有怎樣的性格特點?***4分***

  22.通過九方皋“相馬”,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2分***

  第六單元測試卷

  1.***1***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4***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6***策之不以其道 ***7***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8***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9***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10***蕭蕭班馬鳴 ***11***縱我不往 ***12***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13***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13***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14***脣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2.***1***振奮,這裡指用力鼓動翅膀 ***2***追溯 ***3***困惑 ***4***培養 ***5***興起 ***6***有時 ***7***猶,尚且 ***8***面對 3.C***解析:A.“冥”同“溟”;B.“與”同“舉”;D.第一個“學”同“斆”。*** 4.D***解析:A.古義:女子出嫁。今義:返回;B.古義: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今義:寬闊的道路;C.古義:造反害人的事。今義:偷東西的人;D.古今意思都是美味的食物。*** 5.C***解析:A.叫作?作為;B.同“現”?看見;C.哪裡,怎麼;D.代詞,它的?表示加強詰問語氣。*** 6.[示例一]中國選手雖然獲得大多數金牌,但卻在禮儀上輸給外國小朋友。[示例二]中國選手只注重比賽成績,卻忽視了禮儀。[示例三]中國選手既要學好文化知識,更要補上禮儀一課。[示例四]外國小朋友不論比賽輸贏,都會向競爭對手贈送精心準備的禮物,以表達自己的善意和尊敬。[示例五]外國選手除了在乎比賽成績,還看重人與人的交往。而中國選手只在乎比賽成績。10.D 解析 極:盡頭。11.***1***這隻鳥,海水運動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海去了。***2***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12.說明了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擺脫世俗的束縛。 9.***1***自我勉勵 ***2***即使 ***3***全,都 10.***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這樣以後就能自我反思。 ***2***口耳之間不過四寸的間距罷了,怎麼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軀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11.親身學習實踐的重要意義 對比12.***1***食之/不能盡其材 ***2***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 13.***1***有時 ***2***方法 ***3***好 ***4***於是 14.***1***想***讓它***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不能得到,怎麼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您這是要去哪裡? 15.【甲】文中的“食馬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1分***;【乙】文中的商湯重視人才,尊重人才***1分***。

  附【乙】文參考譯文:

  君子的學習,是聽到耳朵裡,牢記在心裡,表現在形體舉止上。***他的***語言是精深的,舉止是文雅的,全都可以作為榜樣。小人的學習,是從耳朵聽進去,卻又從口中說了出去。口耳之間不過四寸的間距罷了,怎麼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軀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附【乙】文參考譯文:

  從前商湯將要前往去見伊尹,讓彭家的兒子來駕車。彭家的兒子半路上問道:“您這是要去哪裡?”商湯答道:“我將要去見伊尹。”彭家的兒子說:“伊尹,是普通的百姓。如果您想要見他,只要下令召見來問他,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受到賞賜了!”商湯說:“這不像你知道的那樣。如果現在這裡有一種藥,吃了它,耳朵會***變得***更加靈敏,眼睛會***變得***更加明亮,那麼我一定會很高興並努力吃***這個***藥。現在伊尹對於我國,就好像良醫好藥,而你卻不想讓我見伊尹,這是你不想讓我好啊!”

  ***商湯***於是叫彭家的兒子下去,不讓他駕車了。

  16.***1***過失 ***2***補救 17.***1***人們學習,有的缺點是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缺點是學得太少,有的缺點是把學習看得太容易,有的缺點是遇到困難就停滯不前。 ***2***教的人,就是要發揚他們的長處並且補救他們的過失。 18.[示例]道理:教育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須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老師應瞭解學生的不同心態,然後對症下藥***2分***。啟示:學習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循序漸進,穩紮穩打***2分***。

  附參考譯文:

  學習的人有四種不足,教的人一定要知道。人們學習,有的缺點是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缺點是學得太少,有的缺點是把學習看得太容易,有的缺點是遇到困難就停滯不前。這四種毛病,心理各有不同。***教的人***知道了這些人的心思,在這之後才能***對症下藥***糾正這類毛病。教的人,就是要發揚他們的長處並且補救他們的過失。

  19.***1***尋找 ***2***……的人 ***3***什麼 ***4***……的地方 20.***1***這正是他勝過我千萬倍乃至無數倍的地方!***2***像九方皋這樣相馬,就是比相馬本身價值更高的! 21.伯樂:大公無私***1分***,唯賢是舉***1分***。秦穆公:善納雅言***1分***,氣度寬巨集***1分***。 22.[示例]看問題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2分,意對即可***

  附參考譯文:

  秦穆公對伯樂說:“您的年紀大了,您的子孫中間有沒有可以派去尋找好馬的呢?”伯樂回答說:“我的子孫們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訴他們識別一般好馬的方法,不能告訴他們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方法。有個曾經和我一起擔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觀察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本領絕不在我之下,請您接見他。”秦穆公接見了九方皋,派他去尋找好馬。過了三個月,***九方皋回來***報告說:“我已經在沙丘找到好馬了。”秦穆公問道:“是匹什麼樣的馬呢?”九方皋回答說:“是匹黃色的母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馬牽來,一看,卻是匹純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不高興,把伯樂找來對他說:“壞了!您所推薦的那個找好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麼能懂得什麼是好馬,什麼不是好馬呢?”伯樂長嘆了一聲,說道:“九方皋相馬竟然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嗎?這正是他勝過我千萬倍乃至無數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觀察的是馬的天賦和內在素質,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記了它的粗糙之處;明悉它的內部,而忘記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見所需要看見的,看不見他所不需要看見的;只觀察他所需要觀察的,而遺漏了他所不需要觀察的。像九方皋這樣相馬,就是比相馬本身價值更高的!”那匹馬到了,果然是一匹天下難得的好馬。

  7.①實寫自然環境,交代了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並渲染了特定的氛圍***1分***;②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悲涼、悲哀、淒涼***的心境***1分***,為下文寫詩人憂國憂民***關心人民疾苦***的偉大胸襟蓄勢***1分***。 8.①嘆息自己老邁年高,生活無依;②嘆息自己一生奔波,到老卻一事無成;③嘆息自己懷抱遠大理想,卻無力改變家庭和國家的命運;④嘆息社會動盪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2分,答出兩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