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識點

  滬寧杭工業基地是我國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學習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 地理位置:瀕臨渤海、黃海;靠近俄羅斯、朝鮮、韓國;地理位置優越。

  ***2*** 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遼河為水源。

  ***3*** 社會經濟因素: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援;國家政策支援;國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許多礦產資源瀕臨枯竭,資源相對不足;水資源不足;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影響大;區內環境汙染大。

  調整措施:

  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強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治理環境汙染。

  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 地理位置:位於溫帶季風區,瀕臨渤海,區內有全國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 自然因素:溫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地形平坦。

  ***3*** 社會經濟因素: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海運、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型別齊全***;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汙染嚴重

  發展方向:資源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滬寧杭工業基地

  我國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 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

  ***2*** 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佈,水源充足。

  ***3*** 社會經濟因素: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絡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汙染嚴重。

  發展: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輕工業為主***

  區位分析:

  ***1*** 地理位置: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南海,靠近港澳地區。

  ***2*** 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 社會經濟因素: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於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 藉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不足:能源、資源不足

  東部沿海工業地帶

  範圍:

  5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14個沿海開放城市***江蘇:連雲港、南通***、四個工業基地

  優勢條件:

  有眾多優良港口和通達國內外許多地區和國家的海運航線;便於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企業,開展對外貿易;經濟發達、技術雄厚、基礎好。

  發展:

  大秦鐵路、神黃鐵路;秦皇島港煤炭輸出港;秦山、大亞灣、田灣、嶺澳核電站;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工程

  長江沿岸工業地帶

  範圍:

  以滬寧杭為中心工業區;以武漢為中心鋼鐵、輕紡工業;以宜昌、重慶為中心電力、金等工業發展;以攀枝花為中心鋼鐵工業;以西昌為中心的火箭發射基地;湘贛地區多種有色金屬工業等。

  優勢條件:

  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礦產、水利資源豐富;水運得天獨厚;經濟腹地廣闊

  隴海-蘭新鐵路工業地帶

  範圍:連雲港、徐州、鄭州、洛陽、西安、蘭州、烏魯木齊

  優勢條件:能源豐富、資源豐富;第二條歐亞大陸橋

  義大利新興工業基地和我國鄉鎮企業***浙江溫州***

  區位分析:

  大批廉價勞動力;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張價;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義大利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援。

  特點:

  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分佈在小城鎮或農村。

  相同點:***同上***

  不同點:企業之間相互競爭;沒有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生產-銷售-服務-資訊網路。

  調整措施:

  重視專業分工和團結合作;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資訊網路;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實施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及時把握國際市場產品的需求資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形成規模生產;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培訓,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與國外大企業進行合作,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

  “矽谷”

  典型地區:美國矽谷、德國墨尼黑、**本的九州島、英國的蘇格蘭中部地區、印度的班加羅爾。

  區位分析:

  ***1***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

  ***2*** 社會經濟因素:科技發達***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軍事定貨***美國矽谷***。

  特點: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週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發展變化原因:利用這些地區勞動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優勢條件。

  傳統工業區

  典型地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基地等

  區位分析:

  ***1*** 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豐富水源。

  ***2*** 社會經濟因素:經濟開發早;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農業資源支援;廣闊的市場。

  特點:煤鐵資源豐富;以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中心

  整治措施:省略***魯爾區***

  沿江大開發

  區位因素:

  工業製造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絡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靠近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上海可獲得資金、技術、人才的優勢等。

  意義:

  為提升江蘇製造業水平提供新的發展平臺;帶動兩岸經濟尤其是蘇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全省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整個長江三角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開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促進江蘇旅遊業的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工業佈局

  區位因素:主導風向-盛行風的下風地帶、與季風區主導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風頻的下風向***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城市熱力環流之外;水源-產生汙水工業佈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距離城市的遠近-規模小無汙染的工業佈局在城區、對環境汙染嚴重的工業佈局遠離城區;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溫,廢氣不宜擴散,不能佈局冶金、化工等工業;設定防護帶-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設定防護帶減少對居民區的直接汙染,美化環境;土地租金-佈局在城市的外圍,土地租金低;交通-沿交通線分佈;環境-高科技工業佈局在環境優美的地區;資源-城市外圍儘可能靠近資源分佈區***例如:鋼鐵靠近鐵礦、發電廠靠近煤炭基地***;工業聯絡-投入-產出聯絡等。

  工業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義:

  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資訊交流和合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不利意義:

  工業集聚導致企業之間爭地、爭水、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的環境汙染。

  分散區位因素:

  產品“輕、薄、短、小”,便於航空運輸;接近市場;接近勞動力豐富地區;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較低的地區;減少環境汙染。

  美國工業向西部和南部遷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興工業發展快,就業機會多;環境優美,汙染少。

  太平洋沿岸工業帶***五個工業區***

  區位條件:有利—島國,多優良港口;工業基礎好;不利—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

  促進發展的原因:深刻的歷史原因;重視科技;發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