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人教版

  《觀潮》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本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初步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2.背誦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閱讀課文,理解內容。

  2.能說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

  3.有感情朗讀課文。

  個性品質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雄偉,激發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膽表達自己對語句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重點】

  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教學難點】

  能說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瞭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幻燈片、錢塘潮錄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讀準、讀通了課文,好像讓作者把我們帶到了浙江省杭州灣,親眼觀一年一度的錢塘江大潮。這節課,我們繼續讓作者帶我們觀賞錢塘江大潮,好嗎?

  一邊播放錄影,一邊用課文的語句解說。***再一次整體感受錢塘潮的壯觀,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2.學生談觀感。***自由發表見解,板書:天下奇觀***

  作者為什麼能用手中的筆把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麗的景觀寫下來,是怎麼樣寫下來的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學習目標。現在,就讓我們一塊來學習課文。

  二、分層達標

  ***一***自讀探究,感悟詞句,體會大潮壯觀。

  1.出示學習提綱:

  ***1***讀課文,劃出描寫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

  ***2***讀語句,“一邊讀一邊想”,理解內容,體會大潮的壯觀。

  ***3***讀語句,把自己的理解、體會讀出來。

  請同學們按照學習提綱,先讀讀課文,把描寫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劃下來。然後,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讀這些語句,看自己從語句中理解到什麼,體會到什麼。最後,有感情地朗讀,把你的理解、感受讀出來。

  2.學生按照學習提綱先個體學習,然後小組交流。

  ***二***彙報交流,引導精讀,品味感悟。

  1.彙報劃出的語句。***引導注意順序***

  2.交流理解、體會,引導精讀,品味感悟。***重點引導細讀課後練習2的語句;在此過程中,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引導學生達標,熟讀成誦。***

  ***1***課後練習2語句的教學。

  1***在這些語句中,你認為最能夠表現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學生彙報語句後,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讀語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這個句子好在哪裡;小組合作解決。

  4***交流彙報。***重點引導談出好處: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聲、推進的速度寫形象、具體。***

  5***小結歸納:作者在觀察錢塘江大潮來到時,做到了留心周圍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用腦子想,所以課文讀起來,讓我們有如身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做個有心人,時時留心周圍的事物,養成多看、多聽、多想的好習慣。

  ***2***其它語句的教學。

  1***江面很平靜,……一層濛濛的薄霧。

  2***午後一點左右,……悶雷滾動。

  3***過了一會兒……出現了一條白線。

  4***那條白線很快……白色城牆。

  5***霎時,……兩丈來高了。

  三、總結歸納

  這節課,我們通過讀文,如同親身觀賞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雄偉磅礴的氣勢。下一節課,我們也學著作者,展開想像,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退去的順序,說說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如果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樣,用眼、用耳、動腦,多看、多聽、多想,做到留心周圍的事物,做到注意積累,就同樣能寫出一篇篇優美的文章。

  【板書】

  13 觀潮

  天 下 奇 觀

  潮來前 江面平靜

  悶雷滾動 風平浪靜

  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

  潮來時 橫貫江面 白色城牆

  山崩地裂 白色戰馬

  退潮去

  風號浪吼 餘波湧來

  觀潮第二課時說課設計人教版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觀潮》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寫出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感情。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運用生動細膩的詞語、生動的比喻緊緊地抓住大潮的聲音、景象兩個方描寫,逼真的再現了大潮那雄奇壯闊、動人心魄的氣勢。

  2、說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是要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特點,瞭解敘述的順序,抓住主要內容。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壯,抓住聲音和形態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3、教學目標

  依照教學大綱要求,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三點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生字新詞;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4、說教具: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錄音機、投影片、錄影等教學教具,目的是充分用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容,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說教法

  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到一個錢塘江大潮來臨時雄偉壯美的景象中。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生,即引導學生在觀看錄影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閱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並能做到聯絡上下文,讀後想前,邊讀邊想,學生採用聽、看、讀、思、品的方法學習。

  四、說學情

  我班學生雖沒去錢塘江,也沒觀賞到千軍萬馬奔騰的潮水,但他們思維活躍,善於發表個人觀點,敢於創新、想像豐富,而且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採用了多種生動的教學方法和電教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文,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

  ***二***逐段分析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後,我緊接著提問: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

  “天下奇觀”四個字說明了什麼?從哪裡知道?***我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抓住中心詞“天下奇觀”理解錢塘江大潮是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教給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在學生經過合作交流,他們對“天下奇觀”的體會後,我隨後用充滿激情的語氣說道:“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的。遺憾的是老師沒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接下來我以快速的動作放好投影片,用語言渲染氣氛。***學生興趣勃勃地,迫不及待地觀看錄影。

  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裡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這時潮來了沒有?我們看到了什麼?隨著錄影的播放,我用生動語言向學生介紹,並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提問:說說你知道了什麼?***依照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學們,潮來時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現在讓我們隨著錄象細細觀賞一番,不過要邊看邊聽邊想,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麼?看完後小組討論。

  ***2***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為什麼?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請用“”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依照檢查學習情況,相應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3***江潮由遠及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是怎樣描寫的?學生輕聲朗讀課文。並按要求用“____”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學生自由組合檢查,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並相應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4***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語氣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讀出潮由遠到近,由小到大的聲勢來。並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讀表達出來。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大潮奔騰而去,這時的江面又是什麼情景呢?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學生通過學習讀、劃、議,明白潮過之後江面才恢復平靜,江水漲了兩丈來高。

  ***板書:恢復平靜***

  5、總結全文

  剛才我們一起去觀錢塘江漲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

  6、佈置作業***略***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部過程。本篇板書我按照觀察的順序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