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課內外古詩複習

  中考當中,除了對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進行考查,還包括古詩的考查。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初中語文課內外古詩詞主題分類

  1.送別詩,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或勸勉友人樂觀開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2.離別之詩,抒發對家鄉的思念。

  《渡荊門送別》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唐

  3.別後對家人,對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調歌頭》 蘇軾 宋

  《武陵春》 李清照 宋

  《望江南》 溫庭筠 宋

  《蒹葭》 《詩經》 春秋

  《無題》 李商隱 唐

  4.表達思歸之心,羈旅之愁。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元

  5.表達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抒發歷史興亡之感。

  《赤壁》 杜牧 唐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元

  6.表達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石壕吏》 杜甫 唐

  《春望》 杜甫 唐

  7.對統治者的批判,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觀刈麥》 白居易 唐

  《泊秦淮》 杜牧 唐

  8.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表達閒適恬淡的心情。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東晉

  《飲酒***其五***》 陶淵明 東晉

  《遊山西村》 陸游 宋

  《西江月》 辛棄疾 宋

  9.表達憂國之思、報國之志、憂民之心。

  《過零丁洋》 文天祥 宋

  《已亥雜詩》 龔自珍 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唐

  《漁家傲》 范仲淹 宋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宋

  《雁門太守行》 李賀 唐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宋

  10.即景抒情/ 言志

  《登飛來峰》 王安石 宋

  《望嶽》 杜甫 唐

  《使至塞上》 王維 唐

  《觀滄海》 曹操 三國

  11.抒發對自身遭遇的感慨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唐

  《行路難》 李白 唐

  《相見歡》 李煜 唐

  12.抒發對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愛之情。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唐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13.表現對年華已逝,好景不長的感傷。

  《浣溪沙》 晏殊 宋

  14.對國事的關心,代父從軍的敘事詩

  《木蘭詩》《樂府民歌》 南北朝

  15.表達對愛情、理想的追求。

  《關雎》 《詩經》 春秋

  初中語文課內外古詩詞主題分類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說明站得高望得遠的道理。說明要有藐視和壓倒一切困難的雄心和氣概,才能有所作為的人生哲理。

  3.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常用來形容進入一個別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絕處逢生的情景。

  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表達了任何腐朽勢力都不可逆轉歷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將茁壯成長的思想。

  5.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

  比喻事情錯綜複雜,不易辨清真相。

  6.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抒發歷史興亡之感,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

  7.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8.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站得高看得遠。

  初三語文基礎知識複習方法

  基礎知識部分有3個突出的特點,一是量比較大,要求掌握780個詞語,200個成語,20個俗語,以及31篇古詩詞和24篇文言文;二是中考當中的考查比較細微,重視具體字詞涵義,以及不同語境當中的運用;三是此部分內容大部分需要學生進行識記。

  那麼這些大量的基礎知識,怎樣去進行復習呢,在此我們給出以下複習建議和方法,幫助同學們更好地進行復習,提高學習效率。

  第一,梳理彙總。這是基礎知識複習首要的工作,把要掌握的字詞以及成語俗語,還有要背誦的篇目整理到一起,這樣把知識集中到一起,不僅能夠做到一目瞭然,心中有數,又便於攜帶和記憶。

  第二,合理規劃,循序漸進。語文基礎知識部分的一個特點就是量比較大,並且許多內容需要進行識記,對於這樣的學習內容而言,最有效的複習方法就是循序漸進,具體操作就是將這些知識進行分配,依據自己的具體複習情況合理地規劃到每一天當中,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化整為零。

  第三,找出重點難點,區別對待。在複習的過程中,要依據自己的情況找出重點和難點,也就是那些自己沒有記住或者記憶不清,甚至是存在偏差和錯誤理解的知識。複習中,可以先自己進行理解,然後再對照詞語或者成語的含義,對比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到位,那些理解準確的詞語可以一帶而過,理解上有問題的就需要重點記憶。

  通過這樣的複習,就能對數量較大的基礎知識部分有一個紮實牢固的掌握,為了避免遺忘,要進行多輪鞏固,第一遍全面複習,第二遍重點複習不知道含義和理解有誤的,這樣一遍一遍逐漸縮小範圍,最後一定能夠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部分,保證中考當中30分的基礎知識不失分,再去通過後面的閱讀和作文,挑戰高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基礎知識的考查範圍固定,題型也比較穩定,只要平時用心,注意積累,就能夠拿到,得分不難,丟分極其可惜,不僅要掌握具體的知識,更重要是掌握有效的複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