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師關於青年教師培訓心得總結

  編者按:作者作為參加過無數次培訓的老教師,在培訓青年教師的時候也給予他們關愛和陪伴,下面我們來看看《一路相伴,一路成長》這篇心得總結吧!

  20年的工作經歷,我參加過無數次的培訓,也有過很多次的分享交流,但是,讓我有很大震撼、在生命裡留下深深痕跡的卻屈指可數。2017年7月到2018年元月的“滑縣新入職青年教師***2009-2007畢業***培訓活動”,時間長、規劃詳細、作業具體、落實到位,進修學校、師訓科、中心校、學校等多維度關注, “線上線下”研討同時進行,不但讓我有很多感想和收穫,也是滑縣培訓史上隊伍龐大、規格較高、為培養選拔滑縣後續教育教學骨幹力量的一次培訓活動。作為初中英語三班的輔導教師,我先後和聶利琴老師、郭美雲老師一起,陪伴初英三班的青年教師,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在這次培訓接近尾聲的時候,突然有一種不捨的感覺,整理經歷的許多美好,最大的感受就是:給予亦是獲得,相伴必有真情。

  永遠記得2017年7月9日,一個平常的日子,卻因為一次特殊的相聚——新入職青年教師的通識培訓活動,給予了它特殊的含義,這一天,揭開了為期半年多培訓活動的序幕。聶利琴老師和我,一起歡迎年輕熱情、積極好學、青春靚麗的小妹妹們。她們來自萬古、高平、桑村、老廟等不同鄉鎮,相聚在進修學校大禮堂,和其他班級參訓教師,一起聆聽來自縣內外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感悟。三天的通識培訓,大家已經熟悉了好多,但是接下來的教室互動,還是有一點拘謹和生澀,大多都和熟悉的人坐在一起。一個小小的破冰遊戲“桃花朵朵開”,消除了彼此的隔閡,也成立了四個各具特色的小組。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我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初英Sunshine。

  Hello, everyone . My name's Zhang Ruirui. I like ...I'm Zhu Yinghui. I’m from ...真誠的問候,簡單的自我介紹,化解了尷尬氣氛,淡化了陌生的氣息。掌聲,讚歎聲,笑聲,讓我們瞭解了彼此的資訊。班委組建的時候,陳永娜老師,張瑞瑞老師,祝迎輝老師,李園園老師毛遂自薦,主動承擔班級事務,班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資料員以及各組組長,在後期的培訓和展示活動中,大家一起見證了她們的能力、擔當和責任感,也凸顯了她們較高的英語學科素養。

  還記得暑假裡一個炎熱的夏夜嗎?2017年的8月27日,我們第一次“線上研討”,解讀《課標》,分析中考趨勢,重點研討了“聽力教學”的要求和策略。話題一丟擲,大家立刻展開交流活動,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自己的經驗和困惑,我們雖不是面對面,卻暢所欲言,智慧的思想匯聚在一起,相互填補腦洞,增加彼此的認知。電腦前的我,感受到是電波另一端一個個認真好學的老師,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日常教學積累都分享給大家。兩個小時的研討,飛逝而過,給炎炎夏夜增添了幾分涼爽和愜意。心裡想:如果不是因為每個人都太忙了, 多一些這樣的研討,一定會促進我們教育教學總體水平的提高。

  2017年9月27日,又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我們再次相聚滑縣進修學校,這次相聚,不僅增加了幾個新成員——2017新入職特崗教師,還因為聶利琴老師的崗位變動,調換了一位新輔導教師,也是我的新搭檔:郭美雲老師,我和郭美雲老師是舊相識,以前一起參加了“香港天鄰基金會”組織的優秀骨幹教師培訓活動,又一次合作,倍感親切。這次活動,主要是青年教師的微型課展示。儘管大家都有準備,但是迫於時間有限,根據事先的安排,每組抽籤選擇兩名代表參加展示比賽,並按照組別順序進行。上場的八位老師,代表著青年教師的較高教學素養,祝迎輝老師流利的口語,清晰合理的教學設計,細緻入微的教學指導,盡顯其中。穆九芳老師有效的課堂評價,多樣化的激勵用語,讓我們感受到她是一個對教學滿腔熱血、對學生關愛有加的老師。楊會傑老師動漫video匯入,在第一時間吸引了我們每一個人,但是匯入過長,影響了後面學習活動的進行。陳永娜老師的微型課堪稱perfect,精心設計的PPT,深厚的語言功底,大氣的颱風,獲得了最多的稱讚。張瑞瑞老師重難點的把握,流利動聽的英語口語,儘管沒用PPT,一樣受到大家的認可和讚美。張會娜老師的沉穩,劉淑娟老師的笑容,都會儲存在每一個人的記憶裡。李圓圓老師儘管講得不是微型課,卻意外的給我們帶來驚喜,甜美的聲音,張弛有度的節奏,課前的手指遊戲,深入淺出的設計,引來大家的陣陣掌聲。更重要的是她給我們了一個很好的議題:微型課和微課的異同。經過大家的討論, 我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整整一天的活動,儘管很累,儘管大家路途比較遠,但是夕陽西下時,每個人都坦言收穫頗豐。

  2017年12月5日,另一個有意義的日子,儘管是冬日,卻有春意。初英三班再相聚,在英民中學報告廳裡,參與2017年的最後一次線下學習。一天的活動,上午是幾個輔導教師的講座,徐麗傑老師的“班主任管理”、王紅娜老師的“聽力教學”、王輝霞老師的“英語教學tips”,都獲得了大家的好評和稱讚。下午是兩節課例,通過實際課例分析,讓大家明白課堂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每一次活動,收穫都是雙方的,分享者和傾聽者,都在自己原有的認知基礎上,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提高。

  作為輔導教師,半年多的培訓,儘管增加了很多活動,以及每月的作業批改、選優、推送,讓本來就比較繁忙的日程更上一籌,但是內心的真實想法是:累並收穫著;忙併幸福著!一路相伴,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青年教師身上的活力,地道流利的口語,有個性的創新,更有知識的衝擊,促使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當然,最大的收穫是友誼,有人說,一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總會遇見一些特殊的人,是啊,我們的相遇,今生註定有緣,相互促進,彼此助長!

  作者|英民中學 王輝霞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