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概念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建立概念要通過人腦的思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視感知轉化為概念的過程

  做好心理準備,指的是使學生很快進入到學習概念的最佳思維狀態。比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兩組數,這兩組數都是兩位數,而且個位順序分別都是1、2、3……。但是第一組數都能被3整除,第二組數都不能被3整除。這時學生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個位分別相同的兩組數,一組能做3整除,另一組卻不能被3整除,到底什麼樣的數能被3整除呢?學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做心理準備的目的在於發學生的情趣,在學習概念之初,引發學習動力,從上課升始就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做好知識準備,就足為學生提感性卡於料,也為了克服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的矛盾。直觀手段的運用,能訓動學宅的各種感官,幫助學生獲得有關課題的表象,既符合認識規律,又符合學生好幼、好勝的心理特徵,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分數意義”的教學。教帥先出示一塊蛋糕,把它平均分成2份,指著其中中的一份說“這是一塊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用“1/2”表示。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說出:把一個圓形紙片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張紙的三分之一,用“1/3”表示;把一根棍子平均分成四段,其中一段是四分之一,用“1/4”表示,三段是四分之三,用“3/4”表示……,”以上這種做法,可使學生在學習分數這一概念前,形成有關分數的表象。

  強化抽象概括過程

  我們知道,慨念是通過分析和綜合,求同和求異、抽象和概括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形成的。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抽象是將事物的數量關係或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抽取出來,使之區別於其他屬性;概括就是將事物的數量關係或空間形式的相同屬性結合起來形成一定的數學概念。一般地,學生接受數學概念時,容易滿足於直觀演示與操作的熱熱鬧鬧,他們不善於深刻思考,所以他們數學概念的概括水平不高。優化概念教學的根本任務恰恰是提高數學概念的概括水平。這就要求我們抓住主要矛盾,在思維的轉折處和問題和關鍵處設問,引導學生研究、討論,積極思維,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抓住本質特徵。從而使學牛正確地、全面地理解概念,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樣學生所學到的結論就不單純是文字的結論,而是對概念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對分數意義理解的三次飛躍。第一次是大量感性直觀的認識,結合具體事物描述分數是什麼樣的數,例步理解分數是平均分得到的,理解誰是誰的幾分之幾。笫二次飛躍是由具體到抽象,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1份或幾份……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然後概括出分數的定義,這是感件的飛躍。第三次飛躍是對單位“1”的理解與擴充套件,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一個群體等,最後抽象出:分誰,誰就是單位“1”,這樣單位“l”與自然數的“l”的區別就更加明確了。這樣三個層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展現出知識的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在知識的發生發展中去理解分數,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結論所能代替的。

  2建立高效數學課堂

  教師要因材施教,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把學生當作認識和發展的主體,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三***創造性地運用有利於學生主體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的系列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與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必要的精神心理條件。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五***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思維方法,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善於學習。

  教師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評價制度

  重視課堂教學評價,用發展的觀點評價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並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一***評價內容要全面。既重視數學知識、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視學習情感、興趣、動機、態度、意志品質、習慣等的評價。***二***評價的方式、途徑要多樣化。既重視書面考查,又重視口頭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評價;既重視定期評價,又要在複習檢查、新知識講授、鞏固練習、獨立作業等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把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和課外活動、家庭作業中的表現結合起來評價。***三***診斷性、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四***把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他評相結合。***五***以等級制代替百分制,同時寫出診斷性、指導性和鼓勵性評語。

  教師要注重加強自身綜合業務的提高

  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自身具有紮實的數學專業知識,還應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知識,掌握一定跨學科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突破自身教學的瓶頸,把握素質教育的精髓,為輕鬆的駕御教材和課堂教學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怎樣讓學生喜歡數學

  全面解讀課標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是我們教學的風向標,是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我們教學的綱要和法典。而課標的學習不能老抱著一個老本子,要隨時關注新的修改稿。老師在備課前,要認真解讀和分析課標對整個小學數學階段和本年度、本學期學生的具體要求,做到心中有數。例如課標在基本理念方面,“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修改稿已經這樣敘述:“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課程目標方面,以前強調的是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修改後加了2個,一個是基本思想,一個是基本活動經驗,成為四基。以前強調2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改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內容方面,第一學段增加“能進行簡單的四則運算”***兩步***,把“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和“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放到第二學段;在第二學段刪掉“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增加“通過操作,瞭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為定值”。

  認真解讀教材

  教師對教材體系要熟悉,也就是不要只關注自己所教的那一冊和那個年段,要熟悉1到12冊的內容和編排順序。要了解每課知識的前衛知識和後續知識。對教材的豐厚理解,體現在把教材由厚讀薄,這個過程,要理出教材的知識體系和主幹知識,再把書由薄讀厚,這個過程中,要讀出自己的思考,讀出自己的思想,讀出自己的感悟,要注意教材的特點,新舊教材的變化,教材的重難點,教材的考點和疑點等。

  例如,四年級在學習了《乘除法的一些簡便演算法》後,讓學生計算36×25=?有的同學說,可以先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的乘積,再用乘法結合律進行計算,於是36×25=9×***4×25***、36×25=2×25×18、36×25=6×25×6或者36×25=36×5×5等;有的同學說,可以先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的和***或差***,再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於是36×25=***30+6***×25=30×25+6×25或者36×25=***40-4***×25=40×25-4×25;有的學生說,可以根據積的變化規律進行計算,把36縮小到原來的4倍,把25擴大到原來的4倍,積不變,於是36×25=***36÷4***×***25×4***。

  學生得到這麼多的簡便演算法後,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交流哪一種方法最好?後進行總結點撥:你們探索的每一種方法都很好,但我們大家要根據計算的實際,選擇適當的,你最容易懂的簡便演算法進行計算。鼓勵學生勤於探索演算法的最優化。讓他們從小感受“多中選優、擇優而用”的數學思想方法。

  4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想學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創造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意境,以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的有效手段和主要方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在學生心理上造成一個懸念,從而使其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富有情趣地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情境,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先提問能被2、5整除的數特徵是什麼?當學生很輕鬆地回答後,教師在問能被3整除的特徵是否也有類似的規律呢?有的同學可能受前者的影響回答:"個位是3、6、9的數能被3整除"是這樣嗎?

  同學們試一試,像16、23、59這些數能不能被3整除。顯然這不是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這時,教師憑藉已有知識報出一些是3的倍數的數,然後,確定一個數,調換各數位上的數字如234交換位置342、324、423、432讓學生檢驗交換後的各數還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經過檢驗驚奇地發現它們仍然是3的倍數,這說明能被3整除的數與其每個數字所在數位無關,那麼這裡邊有什麼奧祕呢?不等教師提問,學生自己便會積極思考急於想找到答案,誘發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所以學生興趣是學生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

  優化過程,教會方法,讓學生會學

  優化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師生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去獲得儘可能大的教學效果。優化教學過程,就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有根據、有條理地思考,注意利用知識遷移、勤於動手、善於用腦、注重實踐、強化技能,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例如:在教學"行程問題"時,先複習提問有關行程問題的知識,明確行程問題基本的數量關係,速度×時間=路程。然後出示準備,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來認識相遇問題,使學生準確地理解題意及"兩地"、"同時"、"相對"、"相遇"等關鍵詞語,把靜態的數學知識變為直觀形象的動態數學問題。利用表格來說明什麼是相遇問題,在此基礎上出示例題,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知識和方法,就可有步驟地進行分析和思考,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解題的,講一講自己是怎樣想的。通過議論,使問題明朗化,並進一步看書學習,對兩種解法進行比較,加深對第二種解法的理解,總結說明兩種思維過程和解題方法的不同點,然後,鞏固新知,靈活運用新知,拓寬新知,並且使知識系統化,這樣的教學過程把教落到學上,學生不僅學到知識,並且掌握了學習方法,學會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