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預習筆記

  預習對於每個同學們來說都很重要,每個學霸都會去預習。所以,同學們想學好一門功課就先去預習。每個同學所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同學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偏好去選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五種預習方法。

  一、先做好記號,留待上課時去解決

  做課前預習,我一般分為3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先大致瞭解教材的內容;第二步,對本節後面的練習題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序;第三步,嘗試解答這些練習題。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我會停下來想一想,分析下原因,或重新預習一遍,再嘗試解答。實在做不出來的,我就先做好記號,留待上課時去解決。這種方法很有效的,做一道題抵得上做十道題。

  二、選擇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

  1.思考預習法。就是指一邊讀一邊想,或讀完一課教材後想想。”一邊讀一邊想”是指在閱讀教材的同時,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有關資料和參考書,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努力發掘新舊教材的聯絡,儘量讀懂新教材中的每一個新概念。“讀完後想一想”就是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合上書本,再回過頭來想想,哪些弄懂了,哪些不眀白,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還有疑點,等等。如果有遺忘或想不清楚的地方,再找出有關內容弄清楚,最後做到前後貫穿,連成一片,對通篇課文有一個完整的瞭解。

  2.鳥瞰預習法。就是從整體上粗略地預習,對所芓知識大體瞭解,做到心中有數。鳥瞰法預習主要是看標題,讀目錄。從章節目錄的大小標題中,大致瞭解全書或某些章節的內容。有些書的章節之下寫有各章節的要點,它比大小標題具體得多,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各章節論述的中心思想,因此利用鳥瞰法預習非常有效。

  課本上的目錄一般只列出每課的名稱,比較粗略,所以我們預習時不妨將每課中的小標題抄下,編成“補充目錄”,這樣有利於充分把握學習內容的層次。

  三、抄寫小標題,名師點評。

  教材中任何一個章節都有其重點或者關鍵的地方,因此,我們要找準預習的重點,過濾掉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但是,很多同學在預習的時候不分主次與輕重,只要是書本上有的內容就通通死記硬背,結果看似都記了,但又都沒記牢,工夫白費了。

  四、找準預習的重點是關鍵

  其實,預習的重點就是通過閱讀教材,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挑出來,然後再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做必然能提高預習效果和聽課效率。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陳延威同學以預習語文為例,介紹了一種大浪

  淘沙式的預習方法——三遍過濾法。其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準備詞典一本,然後進行第一遍粗淘。第一遍,要求不高,只需淘去生詞,把課文讀通。在閱讀時,遇到生詞或生僻的字就翻閱詞典,除弄清詞義、會讀會寫之外,還要思考它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最後用這個詞造句,就能將這個詞徹底弄懂了。

  2.第二遍,要求讀懂課文,弄清它的脈絡。首先給課文分段落,概括出大致意思。然後找出一些自認為寫得精彩的詞句加以體會,用老師平時分析詞句的模式簡析一遍,看看到底好在哪裡。對於一些自己弄不清的詞句,就要及時向老師請教。最後還要把握課文的寫作特點。這樣,學的課文多了,自己構思作文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3.第三遍,要精心篩選,去粗求精。先自己體會作者寫某篇文章的用意,然後參考一些資料,弄漬作者及寫作背景,體會作者要反映或揭露或抨擊或讚美的某些東西,概括文章中心。再從文中找出些細節描寫,根據文章中心,想想它們在文中的作用。這是整體理解的一步,綜合能力運用的步。如果你能輕鬆越過,那對其他文章的理解就能駕輕就熟了。

  同學們在預習時,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注意區分優勢科目和弱勢科目。尤其要加強弱科的預習,對自己覺得較差的一科或幾科,要多用點時間,搞得精細些,且養成良好的習慣,持之以恆,這樣就會使預習、聽課、複習形成一個有機的迴圈,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提升弱科成績。

  五、攻克弱科靠預習,名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