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快速學好化學

  化學對於我們來說不單多而且雜,怎麼才能快速學好化學呢。小編在這裡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觀

  觀即觀察。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實驗室的牆壁上寫著六個發人深思的大字:觀察、觀察、觀察!瓦特由於敏銳的觀察看到水蒸氣衝動壺蓋而受到有益的啟發後,發明了蒸汽機,這些都說明了觀察的重要性。我們在化學實驗中,培養自己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的觀察方法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條件之一。那麼怎樣去觀察實驗呢?首先應注意克服把觀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興趣中,要明確觀察什麼、為什麼觀察,在老師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觀察實驗現象。觀察一般應遵循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進行,具體步驟是:***1***反應物的顏色、狀態、氣味;***2***反應條件;***3***反應過程中的各種現象;***4***反應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最後對觀察到的各種現象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概括,得出科學結論,形成準確的概念,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緒言部分的第四個實驗,在試管中加熱鹼式碳酸銅,觀察目的是鹼式碳酸銅受熱變化後是否生成了新物質;觀察內容和方法是***1***反應前:鹼式碳酸銅是綠色粉末狀固體;***2***反應中:條件是加熱,變化過程中的現象是綠色粉末逐漸變黑,試管壁逐漸有水霧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漸變渾濁;***3***反應後:試管裡的綠色粉末全部變黑,試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渾濁。經分析得知鹼式碳酸銅受熱後生成了新物質黑色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最後與前面三個實驗現象比較、概括出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這種變化叫化學變化的概念。

  ***二***動

  動即積極動手實驗。這也是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的、同學們必須形成的一種能力。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實驗室製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動手實驗比只憑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們要在老師的安排下積極動手實驗,努力達到各次實驗的目的。

  ***三***記

  記即記憶。與數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由於:***l***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2***一些物質的性質、製取、用途等也必須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律。怎樣去記呢?本人認為:***1***要因材施記,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找出不同的記憶方法。概念、定律、性質等要認真聽老師講,仔細觀察老師演示實驗,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元素符號、化合價和一些物質俗名及某些特性則要進行機械記憶***死記硬背***;***2***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式,這樣才能花時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於動腦,即多分析、思考。要善於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象想到本質、從特殊想到規律,上課要動口、動手,主要是動腦,想為什麼想怎麼辦?碰到疑難,不可知難而退,要深鑽細研,直到豁然開朗;對似是而非的問題,不可朦朧而過,應深入思考,弄個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獨立想,就是會想,只有會想,才能想會了。

  ***五***練

  練即保證做一定的課內練習和課外練習題,它是應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書面形式,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知識,並能檢驗出自己學習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績。

  化學是一門記憶加實驗的科學”,這也許不太符合一些同學的思維習慣。特別是我們很多同學在初中化學學得還算可以的情況下,是覺著沒有花多少時間去記憶的。其實不然,說句武斷一點的話,化學學得好的同學主要是因為掌握了化學的記憶方法,高效而又輕鬆地記憶化學知識。

  化學課本是依據教學大綱系統地闡述教材內容的教學用書,抓住課本,也就抓住了基礎知識,應該對課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結論和規律著重去看、去記憶。同時還應注意學習化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因為它能提高學習的思維能力。

  相關閱讀

  目的明確,堅定前行

  之前說化學的知識點很多,很難記憶,這時候一個好的夥伴的作用就顯得很重要,你可以跟他一起復習,互相檢查,特別是性質和有機化學的方程式,自檢有時候的效果不一定很好,因為自己對自己總是有一種很放鬆的意識,可能你不會的你下意識的把它當做已經過關的知識點,這對知識的掌握不是很好。

  化學總體可以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電化學,化學基本反應原理和化學實驗等大部分,相比之下,我對電化學的掌握水平更差,所以我當時把這些作為我複習的重點,有人會問複習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更好,其實最好的方案還是跟著老師走,一般老師們都是經過了集體的備課才確定了這一階段的複習計劃,他們都擁有著不止一屆的備考經驗,跟老師們相比,我們的經驗是明顯不足的,所以跟著老師走才是最最合理的道路。但是每個人的薄弱點都不一樣,老師們只能按著大眾的經驗來講解題目和內容,這個時候,我們很有可能弱還是弱,所以我們要以老師的複習方案為主線,以我們自己的薄弱點為輔線,在老師講解那些我們已經很熟悉的知識時,就多拿出一點的知識來看我們的薄弱點。

  首先,我想先說一下我當時準備的一些本子,除了筆記本之外最好準備一個錯題本和一個小的隨身記,錯題本不是每道題都應該記,而是按照所屬類別分門別類的記載,每一道錯題要重新訂正並且在旁邊註明易錯點,有的可能是計算錯誤,有的是知識點沒有好好掌握,有的是題目只考慮了一個方面,有的是這道題的解法思路很特別,你也可以在旁邊做一些批註,記得一定時間後要拿出來重新做一次,並且要定期的重新整理,刪去一些你第二次考過這個知識點但是你沒有錯的題目,錯題本的目的是為了在最後的複習時間內有效的複習自己的漏洞,是考試前複習的提分神器,隨身記是記錄一些很常用的解法,平時記的勤快些,期末就會有很好的複習資料。

  下面言歸正傳的來談一下化學複習的具體安排。總體上說,一輪複習抓知識點,二輪複習抓題型,三輪複習抓心態的三步走模式。

  請點選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化學的第一輪複習主要是抓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包括主幹部分和細枝末節的,一輪複習重要的是打基礎,基礎知識越牢固後面的學習也就越輕鬆,我以鈉作為一個例子,首先,鈉有什麼物理物理性質,它的顏色,狀態,熔點,沸點,溶解度;它的化學性質有什麼,能跟水反映嗎,反應的現象是什麼,能跟哪些單質反映,能跟哪些化合物反映,跟哪些酸鹼鹽反應,在不斷的詢問中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最後能夠不看書,說出它的所有現象就複習的很好了。這些都是你需要構建的邏輯知識體系,在基礎知識掌握不充足的情況下,你可以翻看課本或者是重難點這些參考資料***個人覺得重難點的設定還是很不錯的***,目的是形成你自己的邏輯知識體系,你要熟練到看著鈉這個字就可以浮現出這一整套的框架,這確是需要很多時間,但是這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沒有積累,你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績的,在形成了邏輯體系之後,然後你需要做的就是往其中補充有價值的題目,可以是老師說的經典題目,也可以是你自己做錯的題目都可以,這就是把書讀厚的過程,也是一輪複習過程中你需要注意的。

  二輪複習主要是提高你的運用能力,知識點是你做題的理論依據,但是如何運用就看你的靈活程度,剛進入二輪複習的時候最好是分專題做,這樣既可以鞏固知識點,又可以聯絡你的實戰能力;一遍之後就按照套卷的形式做,因為一套卷子會對不同章節的詳略程度不一樣,多加聯絡才能夠把握規律。化學實驗有很多題目大同小異,要學會歸納,比如長導管的作用,可以是冷凝迴流,也有可能是防沸騰,要多做一些題目,擅長歸納,可以買一個小本子,專門記這些東西。。

  三輪複習的重心就是搶分,儘可能多的得到更多的分數,解題策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題目順序的安排和側重點,另外一部分就是解題時間的合理規劃,先說一下解題的順序安排,我一般情況下是按照題目順序來答題,理綜考試是一個綜合的考試,更加看重對全域性的把握,有些人習慣把數理化按照三科分開來做,我更傾向於從頭往後做,這樣可以避免由於某些原因而看漏題之類的情況發生,也就是按照選擇題到解答題在到之後的選修題的順序,下面詳細的說一下解題時間的合理規劃的問題,對於想把一套化學試卷一起做的人,一般化學總共只要40-50分鐘即可,化學的選擇題有時候會略難,要注意權衡取捨,每一道題給自己一個時間範圍,超過了這個時間範圍就放棄;對於從前往後做的人來說,6道選擇題15分鐘左右,選擇題一般有一道是關於物質反映現象的,很簡單;有2道無機的,1道有機的,這些難度一般也不大;需要注意的是那道電化學和化學實驗分析的題目,個人建議不要輕易考慮放棄,畢竟一道題6分,可以通過排除法或者是考察選項之間的邏輯來排除;解答題總共20分鐘,一般的大題前面的幾問很簡單,很容易拿分,難的是後面的分析,如果實在沒有什麼思路,可以考慮先跳過去,回頭來做;最後是選修,選自己擅長的就好,一般選修5的難度中等,比較固定,選修3的時間比較短,但是有的年份簡單有的年份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