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觀後感

  方臘起義,是梁山眾英雄落幕仗,也是最慘烈的戰役。聚義時的一百單八將變為零星的二十八個人。此役為何而悲壯?大將八名仍能讓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拋開一切客觀因素不談,我們從最實質的東西提起,我認為梁山好漢們曾經熾熱的心已經涼透,面對宋江詔安的提議,都曾一昧對朝廷重拾希望,可多次立功卻毫無獎賞,反而是貪官汙吏們漁翁得利到極致,大部分人也深知即便凱旋而歸也無濟於事的道理,無心戀戰,所被方臘軍高昂的士氣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這是一部悲劇,值得反思的悲劇。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x,希望你喜歡。

  一

  經過整整一個學期的堅持,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終於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領的一百單八將梁山聚義,發誓要替天行道,做了許多好事:魯提轄魯達赤手空拳打死了鎮關西,救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武松景陽岡打虎,為民除害;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發散不義之財……後來,宋江和梁山軍馬受到了朝廷的招安,被派去戰方臘,一百單八將在戰爭中拼命殺敵,十已折八,好漢所剩無幾。最後,宋徽宗因聽信了奸臣的讒言,賜宋江毒酒,剩下的兄弟也因朝廷腐敗,不得不自縊而死。

  在梁山泊上,眾人聚義之處名為“忠義堂”。“忠”和“義”許多人都能理解它的含義,但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寥寥無幾。在生活中,對上級、長輩、朋友忠心耿耿,從不背叛,從不違背自己內心的人就做到了“忠”。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他就能夠做到“忠”。一個人如果連“小忠”都做不到,作文?

  《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位位好漢結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是為了一個“義”字。他們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就為了一個“義”字。

  以前,我對“義”的理解比較狹隘。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還沒有做完作業,他的組長就快要來了。我拿出作業,對他說:“你抄我的吧!”當時我覺得自己很講義氣,可現在,我讀完了《水滸傳》之後,再轉念一想:那是真正的“義”嗎?那隻不過是作弊罷了。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地理解了|義”。

  梁山好漢都是忠義之士,雖然結局很遺憾,但他們在我心中都是不朽的英雄。

  二

  以前,我一直聽別人講《水滸轉》的故事,覺得梁山好漢個個英勇無敵,樂於助人。在這幾天我就去看《水滸傳》。對與現在的法制社會,我認為《水滸傳》中的篇章無疑是對法律的藐視。雖然梁山好漢給百姓給人民帶來了幫助,但我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我們應該找出除暴力以外兩全其美的辦法。我知道了一些任務的個性,林沖是一個封建統治王朝中的武術教官,他家道一般、樂於助人,行俠仗義。平時安分守法,即使身遭不幸,仍逆來順受,委曲求全,但封建統治者的凶殘,終於逼使他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林沖由忍辱求生,苟且偷安而不得,最終被逼奮起反抗,有力地證明了被壓迫的人民只有反抗才能生存的真理。李逵沒心計,莽撞,率真,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型。輕生死重大義不懼權貴雖說辦事鹵莽但是條漢子逵給我影響最深的是背母親上梁山的情景。殺老虎的情景很是英雄。力大無窮,性格暴躁,意氣用事是他更加鮮活。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脾氣不好愛喝酒愛打架重義氣重

  三

  談起《水滸傳》這本書,我最初的記憶存在於兒時,那是個最為純真的年華,沒有成長的煩惱,沒有考試的苦悶;沒有學習的憂傷,沒有情感的左右;沒有傷痛的形象,沒有手機的常伴。一張書桌,一個只有‘好奇’二字充斥著屬於年幼的腦袋,一本名著的擺放是那樣地引人注目,現回首仍然是這樣的記憶猶新。

  它的出場身份就那麼特殊,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當時我能對它情有獨鍾的原因。兄弟姐妹的豪情壯志是存在歲月深處的標籤,僅僅如此,在身旁人討論起關於‘水滸傳’的話題時,我也可以誇誇其談,去證明我讀過。但對書的理解卻只停留在懵懂的境界,不再去理會。

  去年暑假,正值高考結束的放縱時期,一切有關於學業的重擔也能短暫地放下,‘無事一身輕’的心態讓人閒得發黴。一時間缺少了聚會的灑脫,只好自己在家中懶散著。做任何曾經一昧想做的事情,都體現得食之無味。環顧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乍眼一看在這裡竟然能有一個角落被遺忘得如此乾淨,絲毫沒有印象,絲毫沒有認知,擺放的電視機已然擁有層層的灰塵,慢慢地啟動著,心中卻有無限得感慨。從前的驚喜,從前的娛樂,從前的期待一無所剩,打算以絕望為此次行動迎面帶來的節目正是《新水滸傳》,張涵予演繹出來的宋江活靈活現,極具特色的代入感迫使我萌發出重新去審視這一本鉅製方臘起義,是梁山眾英雄落幕仗,也是最慘烈的戰役。聚義時的一百單八將變為零星的二十八個人。此役為何而悲壯?大將八名仍能讓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拋開一切客觀因素不談,我們從最實質的東西提起,我認為梁山好漢們曾經熾熱的心已經涼透,面對宋江詔安的提議,都曾一昧對朝廷重拾希望,可多次立功卻毫無獎賞,反而是貪官汙吏們漁翁得利到極致,大部分人也深知即便凱旋而歸也無濟於事的道理,無心戀戰,所被方臘軍高昂的士氣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這是一部悲劇,值得反思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