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第一單元通常是引導學生進入高二地理學習的篇章,測試題更具體地體現了這個意思。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二地理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共50分***
  1.下列關於區域主要特徵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域都具有明確的界線
  B.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則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C.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
  D.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絡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相關的地區
  2.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 ***
  ①冬小麥與春小麥主要產區的分界線 ②農區畜牧業與牧區畜牧業分佈的界線
  ③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的界線 ④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的界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關於區域空間分佈形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農業表現為面狀 ②交通運輸線表現為線狀和網路狀
  ③城市和工業表現為島狀 ④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點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圖表示①②③④四個地區三大產業的就業構成。讀下圖,回答4~5題。
>
  4.四個地區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四個地區中工業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關於區域發展水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國內生產總值高的區域,一定是發達地區
  B.高收入的地區,一定是發達地區
  C.發達地區,人均國民收入一般較高
  D.第三產業產值比重越高,區域發展水平越低
  讀我國某省三類產業結構變化情況圖,完成7~8題。
>
  7.該省可能是*** ***
  A.遼寧省 B.江蘇省 C.臺灣省 D.雲南省
  8.從該省的產業結構變化來看*** ***
  A.區域經濟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B.第二產業的產值不斷下降
  C.農業產值一路下滑
  D.產業比重波動太大,對經濟發展不利
  9.下列關於區域開發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粗放型的區域開發方式,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規模小
  B.粗放型的區域開發方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小
  C.高水平的區域開發方式,資源和環境的代價小
  D.高水平的區域開發方式,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慢
  10.下列關於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區域發展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傳統農業佔絕對優勢,工業化尚未起步
  B.區域內部的經濟差異比較大
  C.區域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對外貿易規模小
  D.整個區域處於不平衡的發展狀態
  11.關於工業化階段區域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第二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業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全面升級
  C.區域內部的集聚作用增強,中心城市的發展速度快
  D.區域社會經濟表現出不平衡的增長態勢
  12.關於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區域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明顯地超過第二產業
  B.高科技成為推動區域增長的重要力量
  C.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路和資訊網路逐步形成
  D.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逐漸擴大
  我國沿海與內地的社會發展具有明顯的差異,依照各省、市、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可把全國大致分成東部、中部、西部三個經濟地帶。據此回答13—18題。
>
  13.劃分西、中、東三個經濟地帶的主要依據是*** ***
  A.經濟發展速度 B.經濟結構
  C.經濟發展水平 D.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
  14.下列省區中與所屬經濟地帶對應一致的是*** ***
  A.吉林、遼寧、浙江——東部經濟地帶 B.內蒙古、陝西、西藏——西部經濟地帶
  C.江西、福建、上海——東部經濟地帶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經濟地帶
  15.導致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
  ①產業結構的差異 ②資源分佈的差異 ③距海遠近的差異④開放程度的差異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我國推動東、西部協調發展,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②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③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衝擊 ④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西部地帶經濟發展的優勢有*** ***
  A.生態環境良好,草原廣佈 B.水資源豐富,農業基礎好,技術水平較高
  C.資源豐富,交通運輸比較便利 D.國境線長,鄰國較多,沿邊經貿有較大優勢
  18.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經濟原因是*** ***
  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
  C.水土流失嚴重 D.自然資源不足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球經濟聯絡更加密切,競爭日益加劇,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應運而生。據此回答19~21題。
  19.有人把世界經濟稱為“地球村經濟”,是因為*** ***
  A.世界經濟規模日益縮小    B.各國經濟差異越來越小
  C.生產、消費、流通領域聯絡日益減小  D.世界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加深
  20.經濟區域化*** ***
  A.有利於區域經濟集團的內外合作與聯絡  B.有利於提高區域競爭力
  C.不利於實現經濟全球化         D.“南南合作”是為了擴大競爭優勢
  21.***,亞太地區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1993年,歐共體12國宣告歐洲聯盟誕生;1994年,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這表明*** ***
  A.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    B.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
  C.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  D.世界形勢總的趨勢走向緩和
  讀“南水北調示意圖”回答22-23題
>
  22.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優勢是*** ***
  A.地勢南高北低可自流輸水 B.有京杭大運河及一些湖泊可利用
  C.東線工程流經的是人口稀少區 D.東線工程水質較好
  23.京津所在的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
  ①工農業生產發達 ②水資源浪費嚴重
  ③人均江河徑流量較少 ④人少地廣,灌溉面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讀我國西氣東輸主幹管線工程示意圖,完成24~29題。
>
  24.啟動西氣東輸工程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西部資源開發成本低     B.東部市場需求量大
  C.地勢西高東低,便於管道運輸   D.東部靠海,便於出口
  25.修建西氣東輸主幹管線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 ***
  A.地形型別 B.城市分佈 C.資源狀況 D.人口數量
  26.西氣東輸工程主要的目標市場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環渤海地區 D.粵、港、澳
  27.西氣東輸工程主幹管線起訖點氣候型別分別為*** ***
  A.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28.西氣東輸工程對我國東部下列哪個環境問題沒有明顯改善?*** ***
  A.粉塵汙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煙汙染
  29.西氣東輸工程可以推進沿線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表現在*** ***
  ① 改變東部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
  ②天然氣可作為化工原料,促進東部化學工業的發展
  ③能夠推動機械、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④有利於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團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讀“我國能源調運”圖,回答30-35題
>
  30.圖中①、②、③三條運輸路線輸送的主要能源分別為*** ***
  A.煤炭、天然氣、水電   B.石油、天然氣、煤炭
  C.天然氣、石油、水電   D.煤炭、石油、天然氣
  31.為了降低運輸成本,減少環境汙染,“坑口電站”適用於*** ***
  A.①輸送線路   B.②輸送線路
  C.③輸送線路   D.三條線路均可
  32.“西電東送”的設想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護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     B.治理東部地區的大氣汙染
  C.解決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D.增加西部地區的河流航行能力
  33.“西電東送”三大通道,其中送往京津唐地區的電力來自*** ***
  A.三峽和金沙江干支流水電    B.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水電
  C.貴州、雲南兩省、坑口火電廠的電能   D.黃河上游水電和山西、內蒙古火電
  34.下列關於西電東送對西部地區的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可以推動西部地區電力工業的發展,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
  ②可以改善東部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促進東部地區環境建設
  ③有利於東部地區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
  ④可以帶動冶金、化工等高耗能產業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35.西電東送的三條送電線路的終點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其正確的選項是*** ***
  A.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  B.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
  C.京津唐、遼中南、滬寧杭    D.遼中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讀X、Y、Z三個外資的企業生產、銷售示意圖,回答36~37題。
>
  36.三家外企在中國選址考慮的最主要區位因子是 *** ***
  A.市場因子 B.原料因子 C.勞動力因子 D.技術因子
  37.X、Z、Y對應的工業部門最可能是 *** ***
  A.紡織、汽車、服裝 B.鋼鐵、服裝、紡織
  C.汽車、製鞋、電子裝配 D.紡織、電子裝配、鋼鐵
  38.關於世界產業轉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產業轉移中,發達國家多用“朝陽產業”取代“夕陽產業”,形成新的工業基地
  B.發展中國家抓住世界產業轉移的機遇,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經濟起飛
  C.在產業轉移中,必然導致發展中國家礦產資源的惡性開採,發達國家則實現可持續發展
  D.產業轉移可能伴隨汙染轉嫁和人口遷移
  39.一些發達國家將部分家電生產企業遷往中國、東南亞等地,主要是考慮利用當地*** ***
  A.潔淨的環境  B.先進的科技  C.便捷的交通  D.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
  40.以下工業中,最有可能在20世紀60~90年代初從日本遷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是*** ***
  A.服裝製造業   B.鋼鐵工業  C.生物製藥工業   D.化學工業
  41.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 ***
  A.外來投資 B.個體私營企業發展 C.鄉鎮企業發展 D.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建立
  下圖表示某產業在世界上的遷移過程,回答42—43題
>
  42.圖中反映的產業部門可能是*** ***
  A.玩具製造 B.汽車產業 C.石化工業 D.鋼鐵工業
  43.導致該產業遷移變化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勞動力價格 B.技術 C.交通運輸 D.原料
  44.香港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向珠江三角洲轉移的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勞動生產率高於香港
  B.珠江三角洲的地租地價高於香港
  C.珠江三角洲的工資水平低於香港
  D.球江三角洲是國內主要經經濟特區之一
  45.有關森林的砍伐導致的環境變化,不正確的是*** ***
  A.生物物種資源減少 B.水土流失加重
  C.全球變暖 D.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儲量增加
  46.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帶的形成,與下面哪方面的影響無關*** ***
  A.豐富的資源 B.優越的地理位置
  C.發達的海上交通 D.密集的勞動力資源
  47.進行資源跨區域調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對自然資源需求量大的區域可能自然資源的賦存量少 ②對自然資源需求量小的區域可能自然資源的賦存量多 ③為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8.下列區域具有明確邊界的是:*** ***
  ①行政區 ②自然帶 ③熱量帶 ④乾溼地區 ⑤三江平原 ⑥山東省青島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49.關於區域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環境是指區域內的自然環境
  B.區域環境是指區域內的人文環境
  C.受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區域環境是不斷髮展變化的
  D.區域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隨人類生產力的進步而增大
  50.資源型城市興起於*** ***
  A.採獵社會階段 B.農業社會階段
  C.工業社會階段 D.後工業化階段
  二、問答題***共50分***
  1、讀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示意圖,回答問題。***16分***
>
  ***1***西氣東輸工程最有利於解決我國下列哪個問題 *** ******4分***
  A、水資源緊張 B、資源浪費嚴重
  C、自然資源分佈與生產力分佈不相協調 D、木材短缺
  ***2***此工程能降低沿線城市環境汙染中的 汙染程度。***2分***
  ***3***此工程西起 盆地中的輪南油氣田,東至 ,可以緩解 工業基地能源資源不足的問題。***6分***
  ***4*** 西氣東輸工程主幹管線起訖點氣候型別分別為 、 。***4分***
  2、讀圖17“廣東省產業轉移和產業部門利潤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2分***
>
  ***1***珠江三角洲地區屬於我國 經濟地帶。***2分***
  ***2***珠江三角洲工業結構變化趨勢是由原料指向型→ 指向型→ 指向型轉變。***4分***
  ***3***影響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是 ***選擇填空***。其解決措施有 , 等。***6分***
  A. 土地有限,地價昂貴 B. 勞動力不足
  C. 資源短缺,能源不足   D. 交通運輸落後
  3、讀圖15“我國四大工程示意圖”和相關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
  資料
  我國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能源消費量大***以煤炭為主***,但能源貧乏,需從外區調入。我國西部地區可開發的水電、煤炭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滯後,能源的需求量較小。
  “西電東送”就是把西南、西北豐富的能源轉化為電能,通過輸電線路,向東部地區送電的工程。
  “西電東送”有利於促進西部地區電力工業的發展,能源消費結構的改善和生態環境的建設,還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西電東送”改變了東部地區電力供應不充裕、能源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東部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
  ***1***試從調出調入區能源狀況、經濟發展和水能特點,分析說明 “西電東送” ***南線***的原因。***6分***
  ***2***“西電東送”***南線***對西部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有__________***選擇填空***。***4分***
  A.交通運輸改善 B.能源消費結構調整
  C.生態環境改善 D.財政收入減少
  ***3***分析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對東部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答出兩項即可******4分***
  ***4***西電東送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都屬於資源跨區域調配的範疇,研究此類問題應從幾個方面考慮? ***8分***

  高二地理第一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A C C C A C C B D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D A D D A D B B B D B B B
題號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答案 B B A A A C D D D C A C D
題號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A A A C D A D D C C    
>  二、問答題***共50分***
  1***共12分,每空2分***
  ***1***C ***2***大氣 ***3*** 塔里木 上海 長江中下游
  ***4***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2.***1*** 東部
  ***2*** 勞動力 技術
  ***3*** C 開發新能源***調入能源,西氣東輸,西電東送*** 提高資源利用率
  3. ***1***水能分佈不均 經濟發展不平衡 水能為清潔能源
  ***2***B C
  ***3***環境質量改善 解決供電緊張 改善能源結構***答出兩項即給2分***
  ***4***從調入、調出區資源分佈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資源和經濟互補;在工程實施中注意環境保護、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以上便是小編推薦的全部內容,希望你能喜歡。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