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解讀三扣四注意和閱讀分析記敘文的方法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佔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怎樣閱讀分析記敘文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什麼是記敘文。什麼是記敘文呢?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記敘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記敘文既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如散文、小說等,又包括一般的記敘性文章。

  狹義的記敘文是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對社會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態變化和發展進行敘述和描寫的一類文章,常見的如訊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遊記、日記、參觀記、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

  閱讀分析記敘文,一般可按下面六個步驟進行。

  第一,瞭解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些記敘文還要注意對環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

  第二,分析掌握貫穿全文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以人物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行蹤為線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等等。分析線索有助於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

  第三,弄清文章的記敘順序。常見記敘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敘、倒敘、敘等;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錶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寫的作用。閱讀記敘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種描寫方法,並理解不同方法對不同主題的表達作用。特別要注意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對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作用,進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寫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文字。議論和抒情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它們都是記敘文中的關鍵部分,分析它們的作用對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動、有力的詞語,品味記敘文的語言,特別要注意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現代詩解讀三扣四注意

  理解現代詩做到“三扣”“四注意”就可以迎刃而解,如郭沫若的《靜夜》詩,就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三扣”是指扣主旨、扣意境、扣詩眼。

  一、主旨也可以叫作主題、主題思想、中心、中心思想等。《靜夜》這首小詩,寫於詩人留學日本期間,其中包含了個人對於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於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我們扣住了這個主旨,就等於扣住了整個詩意的命脈,賞析的思維就不會出錯。

  二、我們用優美的散文語言描述一下《靜夜》:淡淡的月色,籠罩著村外的那一片松樹林;天上團團白雲之間,隱隱約約露出了幾顆星星。詩人獨自站在大海邊,望著遠處迷濛的海霧,不由得思緒翻湧,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邊,是否也有一位美麗的鮫人,如我一樣,面對如此寧靜、美好卻又悽清的月夜,傷懷流淚呢?只要扣住了這個意境,我們就能從作品所描繪的有限生活畫面裡,感受到形象之外的無限意味,獲得美的享受。

  三、“鮫人流珠”可謂《靜夜》表意的重點。在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想到天上的鮫人對月泣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沉思。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在這悽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詩行,這也可視為詩人的“流珠”吧。透過詩作閃露出來的這般晶瑩的眼睛,我們就能走入作者的心靈,知道他在想什麼,他在說什麼。

  四注意:

  一、注意領會詩作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靜夜》由地上寫到天上,由現實的情景聯想到傳說中的人和事,目的是與黑暗現實中不自由的生活和心靈相對照,以此反襯出詩人對現實的失望和不滿,以及對前途的渺茫之感,表達出詩人朦朧的理想和追求,寄託詩人的家國之思。

  二、注意理解詩作所描繪的靈動形象。《靜夜》中,詩人由月光疏星聯想到了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鮫人在岸對月流珠;想象中的天河海霧迷濛,想象中的天河岸邊有鮫人,想象中的鮫人在對月流珠。作品不僅描繪了一幅極其寧靜、美好的月夜晚景圖,還描述了一個悽婉的故事,創造出了看得見、感覺得到的具體生活畫面。這種動人的形象正是意境的基礎。

  三、注意品味詩作所錘鍊的精緻語言。《靜夜》寫得清幽、典雅,有著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宛如一首小夜曲,愉悅流暢地流過我們的心田。詩行中,疊詞***“淡淡”“團團”“遠遠”***的使用,傳說的引用,均營造了氛圍。短句的多用,問句的連用,均給我們的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留下值得填補的空白。

  四、注意識得詩作所採用的韻律節奏。《靜夜》的節奏徐緩,音調和諧。第一節的四行分別是二、三、二、三拍,每行的最後一拍均讀重音,韻腳的字是“林”“星”;第二節的四行分別是二、三、三、二拍,前兩行的第二拍和最後一行的兩拍讀重音,押“u”韻。朗讀時,充分把握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鬱的感情基調,自然地做到輕鬆、柔和、舒緩,則更能體悟作品的韻味和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