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蔡邕的相關資料

蔡邕不僅是著名的文學家,更是一名書法大家,其書法作品也非常出名。那你知道蔡邕的其他資料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書法家蔡邕簡介

  其實,蔡邕字是字伯喈,生於133年—192年,他是我國東漢時期非常著名的文學家、以及書法家,他是我國著名的才女蔡文姬的父親。因為他在朝當官的時候,職位已經到中郎將,所以我們後人都稱他“蔡中郎”。

  蔡邕不但當官的時候很有謀略,而且他一直才華出眾,他主要師從著名的學者胡廣,並且學習了很多東西。蔡邕不但擅長辭賦等文學知識,他還精通書法,而且主要是專研隸書和篆書,但是蔡邕對於其中的隸書造詣是最高的,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造詣都很高。當時有人評價蔡邕的書法是“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他創造出來的“飛白”書體對於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唐朝的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價蔡邕的“飛白”字型是“妙有絕倫,動合神功”,可見後人對於蔡邕的書法評價是多麼的高,也從中可以看出蔡邕的書法對於後人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蔡邕不但是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還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對於從古至今所弘揚的百事孝為先,家和萬事興,蔡邕都做得非常好,給後人留下了典範作用。蔡邕給後人留下的書法作品和優秀品質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世人。

  蔡邕書法作品

  蔡邕在書法上富有很高的盛名,他擅長篆書和隸書,並創作了飛白體。蔡邕的書法形式多樣,頗具美感,深受後世推崇。蔡邕早年間,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臨摹了前人的大量書法作品。在臨摹過程中,蔡邕善於總結書法技巧,而後融會貫通,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

  唐代張懷瓘在《書斷》一書中,評價蔡邕的書法作品為:“體法百變,窮靈盡炒,獨步古今”。漢靈帝年間,蔡邕在編定六經文字的時候,發現裡面有很多錯別字,為了不誤導後來學者。蔡邕奏明漢靈帝,希望可以改正這些經文。漢靈帝允許了蔡邕的請求,隨後,蔡邕親自寫了碑文,然後找來了工匠,讓他們將將文字刻於碑上。鐫刻完成後,共有46塊石碑,它們都被立在了太學門外面,被稱為《鴻都石經》。後人在觀賞石經的同時,也從中欣賞了蔡邕的書法藝術。蔡邕的隸書和篆書方正美感,字型結構嚴謹。除此之外,蔡邕的書法形式多樣,字型的尾部和首端,注重俯仰的寫法,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

  說到蔡邕的書法作品,不得不提的就是蔡邕自創的“飛白書“。工匠在牆上寫字時,啟發了蔡邕,隨後,蔡邕便創造了”飛白體“。蔡邕的飛白書筆畫之中留有少許空白,更添飄逸空靈的感覺,蔡邕為了字型更具美感,他注重下筆姿勢。蔡邕的書法作品中,既具有力度美,又增加幾分飄逸之感,所以蔡邕的書法作品有很高的鑑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