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禮儀培訓技巧

  演講禮儀最主要就是演講者上場時務必大方自然,亮相得體,上場後首先環視一下全場,接下來可以進行開場白,演講的開場白沒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可首先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並向聽眾致意。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

  1.在整個演講的過程中,你的目光的焦點一定要顧及到全場。在一些特定的時候,你應該依照說話內容的重點,在適當的時機分別對某一部分聽眾加以照顧,這時你的眼神可以這段時間內持續停留數秒,使聽眾感到自己和你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在演講禮儀培訓過程中,對眼神的訓練將是一個重點,眼神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演講者與臺下觀眾的直接互動

  2.眼神是演講者在演講中運用的重要的無聲語言技巧,是表達演講者觀點、態度、思想、感情等重要工具。一場精彩的演講需要豐富的眼神裝飾,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必然是一個運用眼神的高手。

  3.演講者在演講前必須熟 讀演講稿並掌握演講稿內容,在熟讀和分析演講稿時,將演講稿內容和自身的特點結合起來,達到眼神、演講內容、個性特點三者的完美結合。整個演講的過程就是 在一個大範圍的場合說話。演講時與觀眾的眼神交流可以加強虧觀眾之間的互動,還可以幫助緩和演講者的緊張情緒。

  演講禮儀:

  一. 什麼是演講禮儀

  禮儀是一門交往的藝術,它是標準化的行為規範,是有技巧的溝通方式。學習禮儀,能夠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最終達到有效溝通,增進交往的目的。它主要體現在形象設計和溝通技巧兩個方面。

  由此可知,演講禮儀即是能夠使得演講這種交流方式達到最佳效果的形象設計,行為方式和溝通技巧。

  二.演講印象三要素

  在演講中,按照交流進行的順序,從走上演講臺起,觀眾對你的印象一般基於三個方面:即見其人,聞其聲,聽其言談。

  Visual 視覺的 ——形體語言

  Vocal 聲音的 ——你所說的方式

  Verbal 語言的 ——你所說的內容

  其中,良好的視覺效果多依賴於成功的形象設計和適當的肢體語言;而良好的音質和強有力的語言則是需要大量的技巧才能得到昇華的。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平時勤奮的練習的基礎之上。

  1. 演講中如何有禮有儀 ——形象設計

  1 儀容----整齊、清潔、自然、利落、自信

  女士:

  服裝:套裝為宜;要符合身份

  化妝:要化妝,淡妝為佳;自然且不露痕跡

  頭髮:整齊、利落、不可遮住臉部;長髮不要隨意散開

  襪子:膚色,不可有花紋

  鞋子:有跟的包鞋,黑色為百搭

  配件:首飾勿掛太多

  男士:

  服裝:西裝以深藍、深灰較佳;素色襯衫;領帶顏色應配合西裝色系。

  頭髮:整齊、利落、前發不附額,側發不掩耳,後發不及領

  襪子:深色襪子,不可著白襪

  鞋子:深色皮鞋,保持乾淨

  2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應與演講內容吻合;

  不要因為緊張而使其走樣,避免過份嚴肅;

  注意微笑,笑要自然,大方,露出上面六顆牙齒;

  面部表情不要單一化,但不該笑時則不笑;

  在觀眾中尋找笑臉,並在演講時有意識地對著他們講話;

  真誠,以觀眾為重,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3 姿式

  抬頭,下顎微含;

  挺胸,上身挺直,但不僵硬,雙肩自然下垂;

  深呼吸,腳掌,腳跟著地;

  站於講臺後時,身體略向前傾,並將重心落於雙腿間,凡事要自然

  4 手勢

  不做手勢時,手臂自然垂直身側,並要輕鬆自如;

  做手勢時,手勢動作的範圍要在腰部以上;

  強調想法時,手的動作要儘量放大,實際上你自己覺得很誇張的動作,對於觀眾而言,並不那麼過份,平常要多練習;

  經常換換手勢,但也需要一個自己特色的手勢

  避免

  重複做同一手勢或一個手勢時間過長;

  想做一個手勢中途猶豫,欲做欲不做;

  過多或太誇張

  5 目光交流

  針對一個一個的觀眾進行目光交流,目光交流的範圍應覆蓋全場.

  每次和一個觀眾從容地目光交流,目光在每個人身上應持續五秒鐘或者持續到一個意圖表達完整之後。在完成一個之後,轉向下一個人看著他,直到第二個也陳述完畢。你應該把你要表達的內容傳遞給觀眾,並要和他們進行目光交流,而觀眾也會因此認為你控制著對話。

  避免:

  僅僅掃視一下全場;

  只對著幾個觀眾進行目光交流;

  盯著觀眾的前額或頭頂看,而不是“目光”交流;

  看天花板、地板、投影儀、白板,而不是觀眾

  6 非語言交流的重要性

  加強了語言交流的重要性;

  眼光接觸使你更可信、真誠;

  姿勢端正有利於呼吸和發音順暢;

  當強調觀點或要靠近聽眾時進行合適的位置移動;

  利用手勢表達情感,但不要太多,否則顯得nervous

  2. 演講中如何有禮有儀 ——聲音效果

  1 演講者的聲音

  音量

  聲音不能太大,太尖銳,聽眾會覺得粗俗;也不能太小,否則聽眾聽不到。

  音調

  音調的變化使得你的聲音富有熱情和活力。你的聲音音調變化,透露出你是在提問還是在做陳述,證明你是在說真心話,還是言不由衷。

  頻率

  頻率指一個人說話的速度。最佳演講頻率取決於多個因素:演講人的聲音特點,演講人希望營造的氣氛,聽眾的構成以及演講環境。一般說來,公共演講的速度要比你平時交談的速度稍慢一些,而且聽眾越多,語速越慢。而且還要能根據演講的內容適當調整快慢,表達出應有的情感。

  停頓

  停頓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它可以表示一個單元的結束,讓聽眾有個喘息的時間,並使上述這句話的衝擊力發揮最大效果。培養敏銳的時機感,既是常識問題,也是經驗問題。

  要特別注意的是停頓應該確保是在一個表達單元結束後進行,而不是在講述中間突然停頓,要不然聽眾會茫然。更重要的是,不要用“um”,“uh”,“urr”之類的語氣詞來替代停頓。這些“有聲停頓”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聲音變化

  演講的過程是一個表演的過程,是演講者與聽眾分享思想的機會,它需要活潑而有表現力影響力的聲音。聲音的變化反映語境的不同,情感的變化,從而達到表達的豐富多樣。

  2 英語演講者的聲音

  發音

  我們經常會將大家很熟悉的詞發錯音,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問題是,我們發錯音的時候,一般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就很有可能會影響你的表現。解決這一問題,重要在平時的朗讀和練習時,如果對某些詞的發音重音有疑問,應該立刻查字典。也可以多在要好的朋友和同學面前反覆練習,讓聽者幫你糾正發音錯誤。

  咬音吐字

  和發音不一樣,咬音吐字是指把字詞清晰準確地發出音來。大部分情況下,發音不準都是因為懶惰造成的——不願意靈活使用嘴脣,舌頭和下巴,這些器官的運用使語言清晰易懂。在這裡,介紹一個平時練習說話前的靈活運動:閉雙脣,上下齒分開,舌頭升出牙關去最大限度地接觸齒齦並移動,做環繞運動。

  要注意的是,說話過快,聲音低沉都會影響發音的準確和清晰。演講時,你需要放慢語速,力圖使每個音節都較為清晰的傳達給聽眾。而且,說話時,儘量少使用縮略式,如:用於強調否定時,說I do not要比I don’t 更有力。

  連貫

  流利的語言並不是指說得快,它要求你能夠將字詞按正確的順序和停頓表達出來從而做到意思清晰。有時重複強調主題和中心句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3 普遍的發聲問題:

  聽不見:由於發音低或不清楚,觀眾聽不到你的陳述

  呆板的語調:缺少語調的抑揚頓錯,演講人的聲音也很單調

  試探性的聲調:升調,在句末時音調變得較高,會造成提問題的感覺

  顯得萎靡不振:過低的嗓音使演講人對要講的話題沒有把握

  不能贏得關注:一直講得很快,會使演講人和觀眾都不能獲得間歇,可能會失去觀眾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