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輪複習如何進行

  高考的同學們正在進行緊張的物理一輪複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如何進行

  細化複習計劃

  高三物理複習可分為四個階段:***1***利用暑假全面回顧教材,複習原有筆記及相關例題,鞏固所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2***從9月到春節前後,針對各單元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明確各概念間的相互關係、物理規律的應用和基本解題方法;***3***從3月到4月,進行專題強化訓練,查漏補缺,總結典型物理題所蘊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紮實、系統靈活;***4***5月份進行大綜合複習訓練,模擬強化,把知識整體化、系統化,進一步提升綜合運用能力。

  注重複習方法

  選定科學的物理複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視基本概念、基礎規律的複習,歸納各單元知識結構網路,熟識基本物理模型,並通過練習完成對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對基本規律的綜合應用;***2***注重解決物理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對稱法、理想法、假設法、逆向思維法、類比和遷移法等,要認真領會並掌握運用;***3***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等形式,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重點熱點知識真正做到融會貫通;***4***用記圖方式快速做好筆記,整理易錯點,並經常性地針對筆記進行“看題”訓練,掌握重要物理規律的應用。如:動能定理的應用、用圖象法求解物理問題、極值臨界問題的分析研判等。

  處理好幾個關係

  知識是基礎、能力是表現、思維是核心。***1***處理好課本與複習資料的關係,以課本為本,利用好複習資料,掌握物理問題的主要分析方法與解題技巧,突出查漏補缺;***2***處理好做題與能力培養的關係,高考物理題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對於新題要科學有效地加以應用,提高應變能力,不能專門做難題、怪題;***3***培養良好的思維和學習習慣,要認真審題,區分背景材料,挖掘隱含條件;要明確研究物件,通過畫示意圖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題要注意科學規範;***4***處理好理論與實驗的關係,掌握基本儀器的使用,加強物理實驗思想、原理、方法與技巧的訓練,注重運用物理知識、原理和方法去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中開放性的實際應用題。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具體措施

  1.第一輪複習中,要求同學們要帶齊高中課本,依託於考綱,加強基本概念、原理複習,梳理知識點知識結構。

  一輪複習的特點是:一個不落,有所側重。一個不落是說不能遺漏任何一個小問題,第一輪複習的目的就是打基礎,全面複習。但這並不是要把所有知識一視同仁,而是應該按照考綱對那些基礎的而又比較難的章節多下些功夫。那麼對於物理來說,哪些知識是重點呢?力學中最難的還是力的分析,很多學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塗,不是落下某個力就是搞混幾個力。所以,做題前先要切切實實明白單個力的特點。比如重力,何時需要考慮,何時必須忽視。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練習,多畫圖,從單個到多個一步步來。功和能的知識點中,能量動量聯絡是比較緊密的。高考一輪複習階段,必須試著綜合運用。在這部分要重點領悟“守恆”的思想,從這個角度去解答問題有時會使題目變得很容易。電學部分中,比較抽象的電場理解起來有些難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場、力學結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時間。

  2.要仔細解研近年考題,知道考什麼

  我們不但要明白考什麼,而且還要知道考了什麼,做複習中的有心人。凡是複習到每一個章節、每一個知識點,就要留心蒐集近幾年來相關考題***特別是經典題***,仔仔細細地解析和研究一遍,目的是親身體驗試題賦予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的考核要求,分析解決常規題、典型題的切入點,知道考查重點、考查能力要求、研究相關試題可能存在的命題空間,達到以少勝多的有效複習效果。

  為此,建議大家複習時,針對題型特點,題目的難易度進行自主變化,保證知識掌握更全面,技能應用更靈活,基礎夯得更紮實,提高複習的有效性。

  3.要注意呈現規律,估計會考什麼

  通過學《手冊》解考題,注意近年來考題呈現的規律,關注重點題型,熱點考題,進而估計翌年可能會考什麼。

  再如:辨析題已經成為一種穩定的新題型,每年出現在高考試卷中,針對這種規律,平時要備好錯題集,凡是解錯的題作為檔案保留要剖其原因,及時訂正,少留“死角”。

  又如:數字、表格、圖文並茂的資訊題,實驗創新題,開放性探究題,都較好地與新課程標準吻合,又能落實能力考核要求,為此,平時訓練時要集中精力,將它們列入“可能會考”的知識與能力範疇。心中有數,臨考時便不會束手無策。

  4.要重視規範解題,知道做什麼

  最後,還要提醒同學們重視解題的規範化。因為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首先,多看歷年高考試題提供的參考答案的解題過程,體味圖示、文字、公式在解題中的有機穿插和銜接。其次,自己在解題時逐漸模仿。譬如:假設待求物理量;相同物理量有不同的含義要用下標加以區分;應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用文字冠以相應的名稱和列式依據。對於多過程、多狀態的物理問題,儘量用圖示或文字加以說明,使人一目瞭然;所有的物理量必須有單位,必要時對計算結果的物理意義加以探究討論等,一定要杜絕不良的公式推積式解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