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簡介及作品

  早在20世紀20年代,聞一多先生的詩集《紅燭》及後來的《死水》出版,成為現代詩壇上的經典之作,聞一多也成為飲譽一時的“狂放”詩人。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聞一多簡介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生於湖北黃岡浠水。家傳淵源,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新月派代表詩人。作品主要收錄在《聞一多全集》中。1923年9月7日,聞一多詩集《紅燭》出版。1946年7月15日,中國詩人、學者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發表演說,隨即在昆明街頭被暗殺。

  生平經歷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省蘄水縣***今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下巴河鎮聞家鋪的一個書香門第。

  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週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時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上海***。

  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

  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

  1922年7月趕美國 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把反帝愛國的主題和唯美主義的形式典範地結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國立青島大學***現中國海洋大學***、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國立青島大學***後改為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長。

  1925年7月4日發表《七子之歌》,寫出中國被列強擄掠的七片土地的聲音。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在頹廢中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此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鬍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1943年後,因目睹國民政府的腐敗,於是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

  聞一多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週刊》社長。一二一慘案發生後,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的李公樸先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昆明警備司令部下級軍官湯時亮和李文山殺害。

  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

  聞一多主要作品

  《冬夜草兒評論》與梁實秋合著,1922,清華文學社

  《紅燭》***詩集***1923,泰東;1981,人文

  《死水》***詩集***1928,新月;1980,人文

  《聞一多全集》***1一4冊***1948,開明;1982,三聯

  《聞一多選集》1951,開明

  《聞一多詩文選集》1955,人文

  《聞一多青少年時代詩文集》1983,雲南人民

  《聞一多論新詩》***評論***1985,武漢大學出版社

  《楚辭補校》***古典文學研究***1942,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

  《神話與詩》***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義》***上下冊,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唐詩雜論》***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聞一多論古典文學》1984,重慶出版社

  《離騷解詁》***古典文學研究***1985,上海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