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讀後感範文

  好書需要多讀,可以讓我們眼界開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最感人的不止是愛情,最浪漫的不止是約定,最讓人肝腸寸斷的一定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消失了。當我在書店裡一看到這本書封面寫的話時,我就已經決定這本書我一定要買,我將帶你走進徐玲的《我會好好愛你》。

  12歲的女孩熊苗苗,原本與爸爸媽媽生活的十分快樂,可是有一天,媽媽卻突然告訴熊苗苗,爸爸被公司調到遙遠的長春去工作了,一天苗苗從外面回家時,站在窗外似乎看到了爸爸和媽媽在吵架,苗苗就以為爸爸和媽媽離婚了。後來,媽媽卻又突然說要搬去外婆家住,而搬到外婆家之後,爸爸的音訊就更少了,幾十天都不來個電話,而原先的鄰居告訴苗苗,苗苗家的客廳燈亮了,還看到了她爸爸的身影,苗苗高興地不得了,她以為爸爸從長春回來了。苗苗就想,一定要讓爸爸媽媽複合,但是,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媽媽做生意被騙,十分憔悴,奶奶又病重了。後來苗苗終於忍不住了,她給爸爸打了一個電話,但是手機卻停機了,每次上QQ爸爸也都不線上。苗苗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去長春找爸爸,就這樣,在寒假的某一天,苗苗坐著火車踏向了去往長春的路途,到達長春後,她找到一家網咖,跟管理員死皮賴臉的賴,終於進去了,他進來就是為了上QQ找爸爸,一看爸爸的頭像竟然亮著,苗苗就和爸爸聊了很多。最後她從網咖出去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家人,結果媽媽竟然告訴苗苗,爸爸已經在幾個月前的一場車禍中就去世了,苗苗還是不信,問媽媽那天和你吵架的是誰,那個男人竟然是爺爺,苗苗又問那QQ呢,原來苗苗網上的那個爸爸是爸爸的朋友包叔叔。

  看完這本書我哭了,最後一段話我很難忘:爸爸您是天上的軌道,媽媽是地上的軌道,天上地下,你們肩並著肩,承載著我這列裝買愛和希望的火車,一路前行。我們三個人永遠在一起。我想每個孩子都是火車,而家長就是軌道,,即使我們之間隔得有多遠,但是,愛,使我們緊緊地系在一起,我想對我的爸爸媽媽說一聲我會好好愛你們!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

  篇二

  你見過這樣的場景嗎?在漆黑一片的坑道內,有五個焦渴難忍的戰士在推讓一個小小的蘋果。他們為什麼不吃掉蘋果?難道他們不渴了?難道蘋果有毒嗎?這便是記實文學《一個蘋果》中的片段。

  《一個蘋果》為我們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一個感人肺腑的小故事。坑道內的戰士們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下早已斷水、斷糧、缺氧七晝夜,在這樣的艱苦、卓絕的條件下,戰士們沒有一個人去碰坑道內僅存的一個蘋果,而是留給他人。

  一個蘋果,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是再平常不過了,沒人再把蘋果視為珍品了。人們的目光都向稀少的竹蓀、菠蘿蜜這些熱帶水果聚去。那豐滿圓潤的國光蘋果也在市場上少見了。但在抗美援朝時期,那一個蘋果對於堅守在坑道內的戰士們是多麼的珍貴啊!要知道,他們你推我讓,他們推的是生的希望,卻毫不猶豫的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這是多麼偉大的戰友情啊!

  這只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發生在坑道內的一個小故事,在這幾名戰士身上我清晰地看到千千萬萬名志願軍戰士身上那團結協作、忘我勇敢、先人後己的高尚品質。

  我終於理解了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中朝人民和軍隊並肩作戰,以劣勢裝備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侵略者的原因。他們靠的是對祖國無比的忠誠;靠的是對人民無比的熱愛;靠的是對敵人刻骨的仇恨;更靠的是戰士們堅定的意志和戰友間無私的奉獻。

  篇三

  我想我寫這篇讀後感的願望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教育者們去閱讀這樣一本美麗而深刻的思想作品---王開嶺的《精神自治》,去感受那份屬於心靈的觸動。我相信每次閱讀它都會激起我對屬於思想者的那份快樂的追求。

  清楚地記得翻開書的第一篇《精神明亮的人》就被作者優美的措辭和細膩的語言以及纖細的情感所歎服。我從未在閱讀的時候經歷著這樣一份情感,不是像以往喜歡一本書那樣簡單地在享受著文字所帶給我的快樂,帶給我的想象,帶給我的沉醉,而是無法剋制的讚歎,欽佩與敬仰。作者深刻的生命體驗和銳利的思想與他充滿著文學而又詩意的表達結合後彷彿產生了一種可以撼動我心靈的力量,就像有人說的那樣“猶如你在混沌,慵懶與麻木的沉睡之中聽到一聲嘹亮發叫聲很刺耳的鞭聲,凜然驚醒,肅然起敬。”

  在開篇《精神明亮的人》中,觸動作者心絃的是福樓拜寫給女友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我按時看日出***像現在這樣***。”正是他的“按時看日出”讓作者猝然絆倒。一位如此吝惜時間的世界文豪,卻每天惦記著“日出”,把它當作是一門必修課來迎對,那是何等的對大自然的熱愛。於是作者感嘆“迎接晨曦,不僅僅是感官愉悅,更是精神體驗;不僅僅是人對自然的欣賞,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作用於生命的一輪撞擊。它意味著一場相遇,讓我們有機會和生命完成一次對視,有機會認真地打量自己,獲得對個體更細膩,清新的感受。它意味著一次洗禮,一記被照耀和沐浴的儀式,賦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覺,新的閃念、啟示與發現……”正是因為作者的這些文字***事實上還有很多其它令人動容感慨的文字***讓我為自己對待大自然的態度而潸然。原來自己的日常感受是那麼的冷漠、粗糙和魯鈍;原來自己漏掉了那麼多珍貴的、值得為之欣喜和感激的東西。這讓我突然憐惜自己不再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沒有了兒童般的好奇與純真,不知覺地走進成人的世界,漫無目的地追尋著成人的遊戲規則、同人打交道的經驗和邏輯。經常我會為自己的麻木和無精打采摸不著頭腦,而今當我漫步並沉浸在作者的精神洞穴裡時,我才頓然發現自己缺的是兒童般的明亮的精神和清澈的目光,因為只有擁有它,才能在這個有著無數缺陷與黴暗的世界裡、無數懊惱與沮喪的生活中注視到美麗與神奇。是的,我渴望且拼命地提醒自己做個童心未泯的人,去享受童年的美,自然的美,既而是心底的那份熱情與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