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的學習經驗總結範文

  初中的學習生活很緊張,時間也很緊湊,每位同學都想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那麼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別人的學習經驗,說不定有收穫。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理科學習

  我認為初中的數學連線性強,需要我們有紮實的基礎,才能保持好的成績,不要以為初二歇一歇,初三再追,其他科有可能成功,但數學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就要我們每天都要把當天的知識弄懂,不然第二天,你無論怎麼跟也跟不上。在複習數學的方面,就是多做題,我認為題海戰術是提高數學成績的有效方法,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做到做一道會一道,就像王秉侖檢查的那項作業,前30名同學雖然都能按時完成,但能作到認真做、認真改、錯題主動問的人很少,其實我每天做的都不多,但我能保證每一道題都弄懂了,不會做的,我一定要問老師或同學,把它弄懂,最重要的是,對於別人剛給你講會的題,一定要再找幾道同類的題練一練,這樣才能真正的掌握解題方法,而不是光記住這道題是怎麼做的,一變幻題型就不會做了。

  至於物理,就像物理老師常說的一句話,聲學、光學、熱學、電學,都幾乎是獨立存在的,幾乎互不干涉,這就給了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機會,只要你下功夫追一追,一定能追上。物理複習也是多做題,尤其是簡答題,不是光學過知識點就能會的,要多練題才能掌握。

  我個人認為課外班的題都很好,都是老師精心挑選的,所以在補課班上課的同學一定要複習好卷子。

  ***二***文科學習

  李老師總說語文是一個日積月累的學科,你勤奮了,可能會使基礎分很高,但閱讀和作文就不一定了,閱讀方面一定要了解各種題型的答法,不要弄混。比方說,我們容易把記敘文的修辭手法,與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弄混,而作文,要自覺地背好的句段,這方面我也需要加強,再一點就是多讀書,這會幫我們在寫作文時靈光一現。

  要想學好英語就是多讀、多背、多聽、多寫。可以說沒有別的捷徑可走。我想和同學們說的是,要認真對待英語報紙,其實這一點李老師已經強調多次了,那上面的題型非常好。

  ***三***小科學習

  小科學習,我有許多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上課時,要儘量能多背一點,就多背一點,因為課堂上的記憶是最牢固的,回家後,一方面要認真總結當天學的知識點,另一方面,一定要做練習冊,如果你覺得時間太緊,也可以每週末總結一次。有許多同學在做練習冊時,是邊翻書邊作,這樣當然是一種鞏固,但卻浪費了一次自我檢測的機會,如果這樣到了期末,恐怕你是不會記得哪道題會,哪道題不會,而我一般會先背書上的知識點,再做練習冊,然後批出來,這樣在考試前,你只需看這些錯題,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我一般在考試前3~4星期時開始複習,這時小科複習卷子還沒發下來,我便利用這個時間,把書背一遍,再看一遍練習冊,卷子發下來後,我便先做一遍,當然答案不寫在捲上,而是寫在一個筆記本上。其實,由於平時的積累,這時基本上不會的題已經不多了。有許多同學已經不往卷子上寫答案了,但仍有很多同學把答案直接寫在卷子上,這樣做會導致你在背題時,只是記住了選項,或者記住了哪個答案的位置,直到考試前一、兩天,我才會當考試一樣把複習卷子做一遍,這次主要目的在於看有沒有錯別字,這一點也很關鍵。

  在以上各科的學習過程中,我都注意把錯題進行積累,以前我也弄過錯題本,效果不錯,可弄錯題本很麻煩,加大了媽媽的工作量,我現在是把所有做過的卷子都分科儲存好,當然這裡有媽媽的幫助,等快考試時,我就把所有各科做錯的題再認真地做一遍,這樣就保證沒有知識的盲點了。

  學習方法很重要,學習態度更重要,我們都是同學,都是朋友,我曾聽過兩個朋友說過幾乎一樣的話:“英語就是學不好了,我放棄了,大不了以後不出國了!”在這裡我想勸一下朋友,千萬不要這麼想!這是在為自己開脫!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會失敗!

  篇二

  時間如梭,一轉眼初三的學習生活已經過去了半個學期。上初三以後,學習的題量增多,難度加大,兩次月考讓我們領略了初三生活的緊張與殘酷,6個月後的中考又將與我們如期相遇。今天,承蒙老師的厚愛,讓我為同學們介紹一下課堂學習的方法,其實不是謙虛,自己真的沒有什麼經驗可談。為了完成任務,就把我瞭解到的一些課堂學習的好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讓我們共勉。抓好課堂的學習,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課前的預習。課前預習對於學習新的知識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先預習,就無法跟上老師的思路,會常常聽得一頭霧水,所以說課前預習是學習中重要的一環。如果你上課前對要學的內容進行預習,就會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預習時,應該採用邊閱讀邊思考的方法,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絡劃出來或標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問題,這樣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以便能在課上緊跟老師的思路,跟上老師的步伐,才不會出現偏差。

  二是課上的聽講。聽課時,一方面要專心致志地聽講,不要作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課上的聽講,是和老師進行交流的過程。理解老師講的內容,積極思考,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就能得到最大的收穫。另一方面還要獨立思考,辨別哪些自己聽不懂,並勇於提出問題,做課堂的主人。主動回答問題也是非常有益的,你回答的問題也許不正確,但正因為不正確,老師才給你糾正,等於是專門給你一個人講題,你的收穫是巨大的。聽課時還要隨時記好筆記。把老師講課的要點和補充的內容與方法寫下,要記難點,記要點,記重點。課下整理筆記,梳理所學內容,以備複習時使用。

  三是課後的複習。複習和聽課緊密銜接,邊閱讀材料邊回憶聽課內容或檢視課堂筆記便於理解和掌握知識。如果有問題長時間還得不到解決,就要請教老師或同學。聽懂了有時並不等於掌握了,所以課下多做一些練習也是十分必要的。課後做練習可以促進對知識的鞏固,有利於加深理解和學會運用。我們回到家時要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道作業題,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逐步鞏固知識。如若還有時間,可補一補自己的偏科,來彌補學習上的不足。這樣一天反反覆覆地記憶,當天所學知識就能記憶於心,同時也感到充實和有意義。

  四是勞逸的結合。學習需要勞逸結合,下課時放鬆一下自己,看看外面的風景緩解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大腦的疲勞,以便上課時更有精神,更能集中注意力。加強體質的鍛鍊也是非常有益的,一個人沒有好的身體,那麼不管是幾加幾都是等於零。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的。要把自己的計劃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需用目標來激勵自己,用榜樣來提醒自己,讓自己一天有一天的收穫,一步再一步地前進吧。

  篇三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許多同學都想知道怎樣學好語文,不妨像我這樣做,請你也來試一試。

  語文知識零零碎碎,所以,要經常把學過的知識整理一下。讀書必須學會圈圈點點,不要怕把書弄髒了。這樣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寫心得之類的讀書筆記,有助於我們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和記憶。經常用日記的形式來記錄生活的點滴,可以在描寫細節時不致於手忙腳亂。常言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語文的作文能力恐怕就需要“筆不離手”了!

  不僅這樣,學好語文還必須養成求教於人的好習慣,像孔子說的那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於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一切可能瞭解情況的人。學習還需要有追根刨底的精神。真理往往在研討中誕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在碰撞中閃現。上課時要專心致志的聽課。當老師提問時,要邊聽邊思考,隨時準備發言。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和要點。下課後,再將自己今日所學的溫習一遍。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就在於“讀書”二字。要學好語文,不僅是要大量閱讀課內知識,也要多消化課外知識,必須大量閱讀課外好書,從中獲得精神養料。許多同學說每天的作業都來不及做,哪有時間讀書?想讀書就有時間,主要看你想不想拿出行動。歐陽修利用“馬上、枕上、廁上”讀書,鄭板橋利用“舟中、馬上、被底”背誦。古人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多讀讀經典名著。當你拿到這把開啟學好語文大門鑰匙的時候,你會發現語文是一門有趣而簡單的學科。

  熱愛生活是學好語文的根基。平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也要善於提問題,反對不懂裝懂。該背誦的篇目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該熟讀的片段必須做到爛熟於心。同時,要勤於查工具書,比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或者利用網路的搜尋引擎百度等求知途徑。只要同學想學好,從現在開始行動,相信能實現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