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態度評價總結

  學習態度,一般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那麼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

  篇二

  從高中升入大學,意味著從一種學習環境進入到了另一種學習環境。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相對較多、老師或輔導員管的相對較少、閒暇時間的誘惑有所增加、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這些新的學習環境,和小學、中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有比較大的衝突。這就直接導致了許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後,不能適應這種學習生活方式的轉變,在學習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1.部分學生沉迷於遊戲、電子書,且通宵沉迷其中,白天逃課來補覺。

  2.部分學生白天按部就班地在上課,晚上熬夜到零點左右開始睡覺,業餘時間全部在床上度過,玩兒手機、看電子書或者看電視劇。

  3.部分學生雖然利用課餘時間去圖書館上自習,但整個上自習期間都是通過玩兒手機來度過的。

  從以上現象看出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存在很多問題: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對高等教育的不合理評價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及自制力太差、太過浮躁,不能靜下心來將心思放在學習上。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家長對高等教育的認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很多想法會對孩子產生各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從根源著手,解決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首先應該糾正家長對高等教育的思想偏差。具體方法如下:新生入學前給新生家長會,讓家長明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錄取通知書中附上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明確學生在大學四年應該完成的任務。另一方面需要將高校的思想教育真正提高到思想層面,而不是一個華而不實的表面課程。學生在學習態度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 究其根源是思想上出現了偏差。因此, 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是關鍵。

  因此, 端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 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是關鍵。在端正學習態度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中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篇三

  學習態度作為一種對待學習的內部狀態,它影響著人對學習活動的選擇。因此,有何種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是密切相關的。如何培養學生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學習動機”的建立

  學習動機是學習態度最直接的制約因素,學習動機的發展會引起學習態度的改變,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一樣,對學習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對學習會產生積極作用,而消極被動的學習態度則會對其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通過強化“學習是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從而讓他們養成熱愛科學知識,自覺地、認真地完成各科學習任務的習慣。

  ***二***學生自信心的樹立

  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消除器學習中的消極情緒。有些學生由於智力較差,或學習方法不當,或刻苦程度不夠,因此學習成績不好,這樣的學生缺乏學生的信心,久而久之形成嚴重的挫折心理和不良的想學習態度。這些學生受挫時,得不到鼓勵,而只是批評和白眼,有的甚至還會受到父母的責罵。這樣,就使他們心理上形成了“學習既痛苦”的消極情緒反應。滋生了不愛學甚至逃避學習的思想。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幫助他們找出學習失敗的原因,指導他們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增強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令他們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中的困難。

  ***三***學生自控能力的培養

  在學習中要求學生能按學習任務進行自我調節、自我規劃和自我改進。使學生能積極學習,並能自覺抑制與學習無關的活動。等學生有了良好的自控能力,再促使他們養成提前預習的好習慣,不僅會提高學習的閱讀能力,還會提高課堂上的閱讀效率。

  ***四***讓學生正視考試與成績

  要讓學生明白考試不是目的,分數不是最終結果,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促進自身總體素質發展才是目標。讓學生不因考的分數高二驕傲自滿,也不因分數而自卑。學會進行自我總結,包括成敗得失。

  ***五***充分利用榜樣的作用

  學生學習態度的形成,與周圍任務和壞境的影響密切相關。通過學習好、又得到大家喜歡的好學生來帶動其他後進的學生,有助於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一個有威信、特愛學生並受學生敬愛的教師,也會對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的形成起促進作用。教師及時的表揚是學生改變舊的不良態度、形成新的學習態度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