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師教育隨筆

  中班的教育需要多花點心思,那幼師平時如何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做個好孩子

  在幼兒園裡,每個班裡都有幾位頑皮、不服管教的孩子。我們班裡有一名男孩叫軍軍,他老是欺負別人,不管別人有沒有惹他,他都要去欺負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師這裡來告狀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分割槽活動塗畫時,他拿水彩筆在別人的書上亂畫。幾個小朋友一起來告狀,我走過去剛想批評他,只見他正蹲在地上給小朋友撿水彩筆。我連忙用讚揚的口氣說:“這才像個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團結小朋友,不能欺負小朋友

  接著,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說:“今天,老師要表揚軍軍小朋友,他主動幫小朋友們撿畫筆······我的語音未落,一個孩子就說:“軍軍打人”,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擁了馬蜂窩,老師他故意用腳伴我,老師他拿我的彩筆了······他不好意思的環顧四周。

  我親切的對他說:“伸出你的雙手,然後又對全班小朋友說:”以前這雙小手欺負過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他用這雙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幫小朋友撿起了彩筆。從今往後,如果他做了錯事,老師要批評他,幫他改正,他做了好事,老師就該表揚他。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發現軍軍小朋友有了明顯的變化:他時常為小朋友搬椅子、撿玩具和小朋友的關係親近多了,告他狀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看到他的進步,我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篇2:關注每一位幼兒

  今天剛走進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掉在地上的兩幅畫。通過我的仔細觀察,屬人為破壞。

  “一定是維鎮乾的。”我心想。

  維鎮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活潑聰明又調皮,類似的事件他幹過不止一次,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維鎮來園後,我把它摟在懷裡說:“告訴老師,你昨天干了什麼?”“我跟媽媽去姨媽家,跟妹妹玩了。”我這才記起維鎮昨天沒來園。

  “老師,這是寒寒弄下來的。”鑫源大聲喊道。

  怎麼可能呢?寒寒是個愛靜的孩子,說話聲音也很小,經常讓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來的嗎?”我問寒寒。她笑眯眯的看著我沒有辯解。“是不是你看到畫太陳舊了,想換張新的?”“不是,我想讓老師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麼回事,每天老師都會表揚很多優秀的孩子,鼓勵一些表現較差的孩子,而寒寒既不優秀,也不頑皮,所以老師極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這種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

  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啟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能享受到老師的關懷和照顧,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篇3:不再直接給幼兒餵飯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並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熟視無睹。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刺激。由於幼兒吃飯比較慢,冬天飯菜沒有吃完就已經冰涼。加之教師不停督促讓幼兒吃乾淨,有的甚至一天吃三頓涼飯。所以我從那時起堅持每個中午晚回家一個小時,對平常吃飯慢的幼兒直接進行餵食。

  我以為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照顧好了孩子,是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殊不知,由於我的餵食而剝奪了幼兒自己進食技能的培養。代勞不是幫助幼兒。

  我們老師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是關心幼兒吃飯的多少,快慢、挑食等問題。很少考慮到幼兒進食時的心情,胃口等。這樣一味的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所以才會出現催食、餵食等現象。有時,教師在反覆催食,或著特殊強調照顧時,也會給幼兒小小心靈帶來無形的壓力。進而更加恐懼甚至厭惡吃飯。

  對待吃飯慢的,可以先給幼兒少盛,循序漸進。不要刻意的強調或者批評幼兒吃飯慢,少。或者直接代勞,拿過碗勺餵飯。但是我絕不讓幼兒吃涼了的飯菜。飯前食慾的調動,舒適進餐環境的培養,及時的表揚等等方面做足功夫,也會有利於幼兒的進食。看似無所為,其實功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