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的高三生物教學計劃

  高三生物總複習從今年9月開始,至次年5月,共9個月左右時間,要完成二三輪的複習工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整理了高三生物,大家可以借鑑一下哦

  高三的生物上學期教學計劃

  一,第一輪複習:

  由於第一輪複習時間跨度長,重在生物學基本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在複習中把目標定在梳理課本知識,加強和鞏固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並及時解決仍有疑問的知識點上,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學知識網路,要求每個考點過關.

  選擇一本較好的複習參考書,按照教材的章節體系,依次梳理各知識點,通過統一測試,找到學生知識的薄弱環節,強化訓練,將高二做過的試卷,習題整理出來,選出有代表性的,易錯題的集中評講,達到知識點過關的目的.

  在第一輪複習中一般不跨章節複習,但針對有聯絡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區域性知識點的整合,如有絲分裂可與減數分裂比較,學習,就數目變化,染色體行為特徵,圖形判斷加以重點講解,複習減數分裂的則側重精,卵子不同點與遺傳學三大定律內在聯絡等方面介紹,減少重複性.

  二,第二輪複習策略:

  在第二輪複習中注重解決好知識綜合,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構建完整的生物學知識體系,適應高考.根據第一輪複習後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相應的複習策略,在二輪複習中,複習專題的選擇,習題的精選,培養解題技巧是工作重點.

  1,專題的選擇:

  第二輪複習專題的選擇有兩個方面可作考慮:一是學科內跨章節的專題,如"植物代謝與調節"專題,涉及必修本植物生理,調節及選修本第二章.這種方法能幫助學生理順在第一輪複習中零散的知識點,建立起完整的關於植物學知識的體系.二是根據某一知識點,將與之相關的跨章節知識歸納在一起,如蛋白質專題,生物能量專題,生物育種專題,創新實驗設計與分析專題等.這種模式對於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具體過程的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體內容在各種複習資料中都可找到.

  在第二輪複習計劃中,我們採取第一種為主的模式,為防止在複習中學生過多依賴複習資料的歸納總結,缺乏自主性分析,在複習中只提供複習提綱,分六個專題,涉及四本教材,統一印製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結合提綱所列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迴歸課本,在教材中找到相應知識點間的聯絡,課堂上不再具體講解各知識點,注重分析各知識點之間內在的聯絡.對於一些重要的專題,如生物育種專題,蛋白質專題,安排在對應的知識點後介紹,通過典型例題分析串插講解,每專題二課時完成.

  2,習題訓練安排:

  在第二輪複習中,習題的選擇對於提高學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關鍵,由於我校每週安排一次理綜測試佔用一課時,如果習題的講,練過多,影響到專題的分析,所以根據第一輪複習中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針對歷年高考試題特點,進行習題的精選,重編工作是必要的.學校為各科訂了數套綜合模擬卷,在二輪複習中全部完成十分困難,我們計劃將試卷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習題排選出來,安排學生練習,並指導學生審題,分析,解答三個過程逐一過關.在每個專題複習中,選擇歷年高考題中綜合性強,易答錯的試題,集中分析評講,針對學生答題不規範的問題,讓學生根據高考題所給的標準答案,分析自己答案與標準答案之間差異,漏答,錯答的原因,評價高考題答案的準確性,規範性,提高自身答題得分能力.

  在習題課的安排上,有計劃地集中選擇某一型別的試題集中分析,如資訊題,圖表,資料,曲線題,實驗題等,指導學生針對不同題型如何作出判斷.如有效資訊的提取,曲線升幅度,斜率變化特點,曲線拐點的含義等,特別對試卷中出現的常見題,不能根據以往的經驗答題,注意題中資訊的變化.

  在二輪專題複習結束後,在複習最後階段,師生從綜合模擬題中走出來,學生迴歸教材,找出做過的試卷,溫習"錯題",查缺補漏,教師隨堂指導,可針對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集中講解,一般不再進行統一測試,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輕鬆應付高考.

  關於高三上冊生物教學計劃

  面對著高考錄取方式的調整,語數外在高考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而對於生物,是選2,為了打好高考這場團體戰,我們生物老師更應該提高課堂效率,落實精講精練,我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全體備課組將繼續團結協作,發揮團隊精神。在高三管理小組的領導下,將踏踏實實地做好高三的教學工作。

  我們高三備課組雖然人員較少,但依然踏實前行,把各項工作做到位。我們根據新的高考要求,結合本屆學生的實際情況,初步確定了本學年的教學進度以及制定了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下面淺談一下高三生物的複習思路:

  一、高三一學年的教學進度:

  教學思路:“夯實基礎、循序漸進、滾動提高”“把握要求、精講精練、提高效率”。總體上分兩輪複習,重點要第一輪複習***以章節複習,適當進行整合***,第二輪進行專題複習。

  本學期完成必修課本和選修三課本的第一輪複習。複習完必修三後可以每週做一份綜合試卷,提高學生的整體性和綜合意識。第二學期在一模前進行選修一及實驗專題複習和綜合試卷的練習,爭取在第一輪複習打下紮實的基礎,取得較好的成績;一模以後則進行第二輪複習***以專題複習的形式***。

  二、本學期的教學思想及教學策略:

  ㈠準確定位,因材施教:

  根據我們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的高考要求***重點是B級的達標人數***,我們的教學目標在難度係數上不是面向高考試題的全部,而主要定位在85%。***高考試題的難度係數是6:2:2***,讓儘可能多的同學能拿到試卷上80%分數。此外,對於班內少數學有餘力的同學,老師可以提供一些要求比較高的練習。爭取高考試卷上的20%。而對於少數基礎較差的同學,則相反。

  在準確定位的基礎上,本學期我們高三備課組繼續團結協作,發揮備課組集體備課的優勢。堅持集體備課,分章節由專門老師負責有關的知識點掃描、教案和統一練習、測試,遇到問題共同研究解決。

  ㈡教學策略:

  1、抓好基礎

  高考不管怎麼考,基礎知識始終少不了,能力的培養,更是建立在基礎知識之上。歷年的高考卷上也體現了這一點,尤其是今年的江蘇高考卷更體現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在第一輪複習時,我們對於基本知識點逐章逐節進行復習,生物學科雖屬理科,但一些基本的知識相當一部分需要記憶。今年,我們在每一章複習完時,都進行基本功測試。來促進學生對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進行復習和掌握。

  2、方法指導

  在高三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和解題方法的指導。以往高三學生的困惑表現在:有的同學花了時間在生物上,就是學不好,不知該如何來學生物;還有的同學是題目看上去會的,也理解的,就是不知如何來解題。這些都說明了在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而學習方法和解題的技巧與方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掌握的。這都需要老師在平常的複習中和練習中加以指導和歸類總結。

  3、做好課後的輔導工作。

  高三的教學工作是繁重的,但在課堂中,由於學生的個體存在著差異,有些同學的基礎好,有些差些。“一支獨秀不是春”,對於個別同學老師儘量做好課後的督促輔導工作。

  4、分工協作

  在高三複習工作中,分工協作,編寫好第一輪複習的教學案,群策群力,做到資源共享。

  5、把握四個環節

  ⑴懂。雖然高三是複習,但基於學生的基礎和平時生物課訓練少的事實,許多複習課只能當新課上,第一輪複習至關重要。在課堂上,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聽懂,特別是在第一輪複習中,在追求進度的同時更要追求質量,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上都有較大的收穫。

  ⑵做。習題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把習題作為查漏補缺、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於習題,我們切實落實精選、全批、選講、訂錯四個環節,同時,要想盡辦法讓學生去認真做,在做中有所得。

  ⑶思。①在教學中,我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參與,多讓學生動手,讓學生始終在思考中度過,一節課下來要讓學生感到有點累。②一段時間教學或每次考試後,教師將及時反思,總結經驗和不足,及時調整計劃或改善策略。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梳理知識點,發現問題及時彌補。對於錯題要引導學生注意收集整理,一段時間後及時複習鞏固,溫故知新。

  ⑷悟。高考是基礎知識和能力考查相結合的考試。在注重夯實基礎的前提下,還要注重歸納概括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在思考和反思中悟出一些規律,悟出一些獨特的屬於自己的解題技巧、解題方法。

  高三上冊生物教學計劃閱讀

  一、師生情況

  本屆生物班學生的整體情況是:許多學生基礎不好,學習習慣差,學習缺乏計劃性、主動性和系統性。由於只有一個生物班,所以沒有更多的教師參與生物備考活動。

  二、複習階段劃分及主要任務

  1.整體劃分為二個階段:

  階段一:立足教材、夯實基礎

  時間安排:20XX.9----20XX.10

  複習方式:以教師講授和學生閱讀為主,章節練習為輔。

  能力培養:以識記和理解為主。

  複習重點:按章節理清知識點,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配合經典例題,將主幹知識、重點知識進行適度的拓展和延伸。

  2.階段二:專題複習,培養生物學科內綜合能力

  時間安排:20XX.11----20XX.12

  複習方式:專題複習,解題方法指導,綜合訓練

  能力培養:以提高對各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絡及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主。

  複習重點:以綜合訓練為主。

  三、關於階段一、二的複習說明:

  ***一***關於階段一的複習:

  階段一的複習是備考的基礎,是以後各階段的基石,本人將採取複習重心下移,緊扣知識點,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鍼對性複習,實現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查漏補缺。對學生進行分類,採取分類指導,分層要求,力爭優生有事可做,差生有較大輻度的提升。

  ***二***關於階段二的複習:

  階段二屬於專題訓練。專題訓練包括:

  1.知識體系專題,包括:

  ***1***生命的物質和結構系統;

  ***2***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調節系統;

  ***3***生命的自我複製和進化系統;

  ***4***生物與環境系統。

  2.實驗專題,包括:

  ***1***驗證性實驗。要求:對實驗操作、原理、程式、現象和結論的分析、歸納和總結。

  ***2***糾正錯誤或補充不完整的實驗;

  ***3***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

  ***4***對實驗中的各種資訊的分析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