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工作總結

  七年級語文教學總結是使學生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學行為。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所謂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教”與“學”必需相長。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環節至關重要。

  我們學校地處山區,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相對較弱,勢必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同學們需要較長適應過程。另一方面,七***4***班是學校的精英班,是一群大腦愛活動、四肢發達的可愛學生。他們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絕大多數,尖子生相對極少。因此,如果上課講得過深,就沒有照顧到整體,備課時必需注意到這一點,否則就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語文是最能體現思想、智慧和人文精神的學科。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特別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與課材相關的現實生活故事,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愉快地接受多層次的語文情景教育,從而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基礎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綜合水平運用能力。

  為此,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活”百科全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新能力,應該成為教師關注的關鍵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興趣”兩字下功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十分注意運用適合學生口味的生動形象的語言,組織有趣的教學,使他們易於接受,感到學有所獲,從而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增長他們的語文的基本知識技能。為此,我在上寓言童話單元時,精心設計製作精彩課件,讓同學們在多媒體教室身臨其境的體會童話海洋的魅力。除此之外,我還積極引導他們到書的海洋裡去,去尋找各色的貝殼,通過第二渠道,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課外知識,變得更聰明,更會思考。我還經常給他們讀報,講些中外名人故事,或者國家大事,讓他們從小就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觀,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我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或摘抄優美詞句,不斷的積累詞彙,豐富自己的語言。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對不同的訓練重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教法,學生感到學得輕鬆,學得有趣,久而久之,學習語文的興趣就不知不覺形成了。如:培養學生的說明能力是七年級第二學期作文訓練的起點。

  由於說明文的寫作訓練,既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又有邏輯思維的特點,其語言表達和思維方式與記敘文不同,因此,從記敘文的寫作轉入說明文的寫作,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從小學起,所學的和所寫的文章絕大部份是記敘文,記敘是他們最為常用的、熟悉的表達方式。從記敘能力轉入說明能力的訓練不是普通的量變,對學生來說跨度是不小的。怎樣使學生過好這一環呢?運用“文體對比法”指導說明文寫作,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剛開始寫說明文時,首當其衝的難題是把握不住說明文語言表達方式的特點,因而下筆要麼寫成了記敘文,要麼寫成了“四不象”的文章。我就佈置了命題作文:《家鄉的橋》 ,要求學生以相同的題材各寫一篇記敘文說明文。寫記敘文要以寫橋的變遷為主,通過今昔對比,先讚揚改革開放以來家鄉交通事業的飛速發展,多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家鄉的橋的優美情景;而說明則要以介紹橋的位置、形狀、結構、功用、歷史等為主,要寫冊橋的特徵,對橋做客觀的介紹、不誇張,不用過多的描寫,語言要求平實、準確、簡明。

  可以這樣說,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修養。

  除此之外我還注重課內外結合,教學與社會生活結合,教學與品德教育結合。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也為培養熱愛生活,服務社會對社會實用型人才容奠定了基礎。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這個精英班,還培養了秋錦林潔等5個在水平測試中全校前100名的學生,他們用實際行動趕超了3個特別班的200多名同學。但離人民對自己的要求還有差距,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範文二

  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雖累,但收穫不少。這個學期我擔任初一99班的語文教學。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校長經常對我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了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由於經驗不夠,也由於工作量比較重,我忽視了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認為只要把教材鑽透了,想方設法令課文上地生動,學生就易接受。然而學生卻不買帳,課堂效率也甚微。漸漸地我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因而也留意起學生的特點。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充分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將會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因而在備課的時候我已做到了“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

  二、上好每一節課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為此我採取的措施有:

  1、加強自身的素養,提高教學技能。上課儘量做到使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並且每天都以充足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

  2、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是語言,就需要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我堅持每節語文課前空出時間,讓學生練習朗讀,來提高他們的語感。一學年下來,很多學生的朗讀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時由於經常念一些名家名篇,也培養了他們的語文鑑賞能力,有些學生甚至做到了出口成章,可謂一舉多得。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這也培養了一部分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拓寬了視眼,有了寫作素材。

  當然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在駕御課堂的能力上還有待於提高。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其中困難。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99班的語文成績有了顯著提高。,我今後會更加更加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其他老師學習,爭取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在領導及各位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取得更好的成績。

  範文三

  時光匆匆我,一個學期又過去了。這學期我繼續擔任初一三班和初一七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每天提前到校,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細心批閱作業,耐心輔導學生。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下面是我對這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一、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要讓學生愛學,要時時處處替學生設想

  我始終認為:如果教學不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替學生設想,只從主觀設想出發,那麼這樣的教學肯定會失敗。

  備課時,我總要這樣反覆斟酌:這節課我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東西,哪些內容是必須講的,哪些內容是不用講的,哪些內容是學生可能感到很困難的,哪些內容可能是學生想不到的。必須講的內容,可以按照怎樣的步驟來講,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用什麼方法降低難度;怎樣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閱讀經驗來理解文字。

  上課時,我努力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學思結合,教給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記筆記的習慣。新課結束,我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或詢問,或檢視,以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補缺補差。我極力避免滿堂灌的情況出現,因而學生上我的課一般不會感到累。我很注意讓課堂節奏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變化:開始上課時,學生的心是不平靜的,這時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我的做法是:①提前進班;②把任務寫在黑板上;③對那些不能及時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進行說服教育,說明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性。上課十分鐘左右,學生的心平靜了下來,進入學習的黃金階段,這時我便抓住教學重點進行講解,以典型問題促進學生思考。這中間我注意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從不一講到底,也不會總是讓學生討論。總之,教師、學生的活動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進行。我以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管採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讓學生脫離文字,不能脫離對語言的感悟。臨近下課時,學生有些疲憊了,這時,我會提醒學生整理好課堂筆記,總結一下本節課的收穫。

  關於語文作業,我是這樣看的:儘量少佈置或不佈置那些學生根本不理解的、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語文作業,課內的可以少佈置,課外的可以多佈置一點。討厭寫作業,這幾乎是大多數的學生的通病。為什麼會這樣?我以為,在於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沒必要的太多。比如《同步作業》,如果學生連課文都沒有弄明白,寫《同步作業》有什麼用呢?有那個時間,還不如讀一點有益的課外書呢。

  二、語文課要常備不懈

  我常常想,為什麼語文教師這麼辛苦,可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還是這麼差?歸根結底還是與教師本身的教學功底有關。想想我們一般的備課過程吧:翻開幾本資料,什麼《教學參考》、《教材全解》、《參考教案》……互相對照著看,一篇課文要讀好幾遍,有時碰到疑難之處,還要上網查詢一番。試想,如果我們和學生們一樣,同樣面對完全陌生的課文,我們會讀懂到什麼程度,我們比學生又能多理解多少。語文課不同於數學課,我相信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不看數學課本,裡面的內容全都懂。語文則不同,哪個語文教師敢說他對課文完全理解、沒有一點問題了?語文課包羅永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每一課都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哪個語文教師也不敢說他完全不需要備課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有一項比其它科目教師還要麻煩些的任務:課要常備不懈,不但要備課內的東西,還要備課外的東西。

  本學期的教學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表現在:

  一、教學進度把握不太好複習時間較短。這可能跟一些自讀課佔用課時過多有關。有時學生寫作業也佔用了一些課堂教學的時間。

  二、綜合性學習教學不是很到位。由於學校這邊沒有圖書室,也不能上網,學生課外能查閱的資料有限,有些綜合性學習活動不得不從簡了。

  三、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進步很慢;學生作業書寫潦草、學習主動性不強的現象仍然存在。

  我想,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應該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二、多讀多寫,提高文學水平;

  三、勤於反思,積累教學經驗;

  四、進行教育教研,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