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魯汪曾祺閱讀練習及答案

  《老魯》通過樸實的語言描寫了老魯勤勞樸實,敬業肯幹的性格,蘊含著作者對過去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尊重及其命運的關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汪曾祺《老魯》閱讀練習材料

  有一天,似乎看見校警們所住的房間熱鬧起來。看看,似乎多了一個人。想,大概是哪個來了從前隊伍上的朋友了***學校校警多是退伍的兵***。再過幾天,我們在挑菜時看見一個光頭瘦長個子穿半舊草綠軍服的人也在那裡低著頭掐灰藿菜的嫩頭。走過去,他歪了頭似笑不笑地芰了一下。這是一種世故,也不失其淳樸。這個“校警的朋友”有五十歲了,額上一抬眉有細而密的皺紋。看他摘菜,極其內行,既迅速且準確。我們之中有一位至誇對摘菜還未入門,摘莧菜摘了些野萊莉葉子,摘灰菠菜則更不知道什麼麻啦薊啦的都採了,總要別人再給鑑定一番。有時揀不勝揀,覺得麻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嘩啦一起倒下鍋。這樣,在摘菜時每天見面,即心儀神往起來,有點熟了。他不時給我們指點指點,說哪些菜吃得,哪些吃不得。照他說,可吃的簡直太多了。這人是一部活的《救荒本草》!他打著一嘴山東話,說話神情和所用字眼都很有趣。

  後來,大家都稱呼他為老魯。不久,老魯即由一個姓劉的舊校警領著見了校長,在枝警隊補了一個名字。校長說:“餉是一兩個月發不出來的哩。”老魯說不要緊的,只想清清靜靜地住下,在隊伍上時間久了,不想幹了,能吃一口這樣的飯就行。老魯名為校警,其實做了本來是工友所做的事。他每天必做的事是挑水。

  每年春末夏初,幾乎全校都要瀉一次肚,瀉肚的同時,大家的眼睛又必一起通紅髮癢。是水的關係。這村子叫觀音寺。昆明春天不下雨,是風季,或稱乾季,灰沙很大。黃土坡尤其厲害。我們穿的衣服,在家裡看看還過得去。一進城就覺得髒得一塌糊塗。你即使新換了衣服進城,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頭髮總是黃的!學校附近沒有河,也沒有井,我們食用的水只能從兩處挑來:一個是前面胡蘿蔔田地裡的一口塘;一個是後面山頂上的一個“龍潭”。龍潭,那也是一口塘,想是下面有泉水冒上來,故終年盈滿,水清可鑑。在龍泉邊坐一坐,便覺得水氣沁人,眼目明爽。如果從山上龍潭裡挑水來吃,自然極好。但是,我們平日飲用、炊煮、漱口、洗面的水其實都是田地裡的塘水。塘水是雨水所瀦積,大小雖不止半畝,但並無源頭,乃是死水,照一學生物的同學的說法:浮游生物很多。他去舀了一杯水,放在顯微鏡下,只見革履蟲、阿米巴來來往往,十分活躍。向學校抗議呀!是的。找事務主任。主任說:“我是管事務的,我也是×××呀!”這意思是說,他也是一個人,也有不耐煩的時候。他跟由校警轉業的工友三番兩次說:“上山挑!”沒用。說一次,上山挑兩天;第三天,仍舊是塘水。你不能看著他,不能每次都跟著擊。實在的,上山路遠,路又不好走。也難怪,我們有時去散散步,來回一趟,還怪累的,何況挑了一擔水乎?教員們呢,不到眼缸肚瀉時也想不起這碼事。等想起來,則已經紅都紅了,瀉都瀉了。自從老魯採了,情況才有所改變。老魯到山上、田裡兩處都看,說底下那個水“要不的”。——老魯的專職是挑水。全校三百人連吃帶用的水由他一個人挑,真也夠瞧的。老魯天一模糊亮就起來,來回不停地挑。一擔四桶。水挑回來,還得劈柴。劈了柴,一個人關在茶爐間裡燒。自此,我們之間竟有人要了茶葉,泡起茶來了!因為水實在太方便。老魯提了一個很大的鉛鐵水壺,挨著個兒往各個房間裡送,一天送三次。

  老魯來了,我們且問問他:

  “老魯,你累不累?”

  “累什么,我的精神是頂年幼兒的採!”

  這個“頂年幼兒的”,好新鮮的詞!老魯身體很好。他並不高大,但很結實。他不是像一個運動員那樣渾身都是練出採的腱子肉,他哪裡來的那麼多的力氣呢?老魯是從沙土裡長起來的一棵棗樹。說像棗樹好像不大合適。然而像什麼呢?得,就是棗樹!

  寒假以後,學校搬了家,從觀音寺搬到白馬廟。我是跟老魯坐一個馬車去的。老魯早已到那邊看過,遠遠的就指給我們看:“那邊,樹鬱郁的,哎,是了,就是那兒!”老魯好像很喜歡,很興奮。原因是“那邊有一口大井,就在開水爐子旁邊,方便!”

  自從學校遷到白馬廟,我不在學校裡住,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民房,除了上課,很少到學校來,下了課,就回宿舍了。對老魯的情況就不大瞭解了。

  一九四五年寫,在昆明白馬廟

  ***有刪改***

  汪曾祺《老魯》閱讀練習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與摘菜內行的老魯相比,我們之中的一位至今對摘菜還未入門,摘完菜後總要別人再給鑑定一番,這說明這位同事做事的態度不夠認真。

  B.在老魯來之前,我們也就水向事務主任抗議,事務主任儘管三番兩次地跟工友說,效果卻不是很明顯,這樣寫是表明事務主任不夠權威。

  C.小說以學校搬家和“我”不在學校裡住,從而與老魯的聯絡自然中斷作為結尾,這樣的安排合情合理,又與文章的開頭相呼應,構思巧妙。

  D.小說注重環境描寫,文章寫到學校在觀音寺時的情景,突出了我們工作環境的惡劣,從中可以看

  出我們的樂觀精神和對教育工作的熱愛。

  E.發生在校警老魯身上的故事平凡而又動人,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其中也蘊含著作者對過去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尊重及其命運的關切。

  ***2***小說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3***小說在刻畫老魯這個形象時,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徵?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4***小說用了很多文字介紹我們過去用水的情況,有何用意?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案

  汪曾祺《老魯》閱讀練習答案

  ***1******CE******5分***

  ***2***答案:①描繪老魯初到學校的情景,為下文老魯應聘校警工作作鋪墊。***2分***

  ②勾畫出老魯淳樸能幹的形象,與下文相呼應。***2分***

  ③暗示了學校的相關情況,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分***

  ***3***答案:①熱情能幹。指點我們摘菜,並且摘菜極其內行。

  ②樸實誠懇。面對校長說有可能欠薪的話,他認為能吃一口這樣的飯就行。

  ③勤勞敬業。每天前往龍潭挑水,還往教員房間送水。

  ④樂觀開朗。對新的生活環境滿懷希望。***答出三點即可,6分***

  ***4***答案:①內容上,介紹學校資訊和老師生活情況,彰顯出時代背景。

  ②人物上,介紹過去的用水情況,並通過與他人的對比,突出老魯的吃苦耐勞和敬業精神。

  ③結構上,既承上文繼續表現老魯的熱情能幹,又引出下文我們的疑問,並與後來學校的搬遷相呼應。

  ④效果上,豐富文章的內容,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每點2分,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