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動物滅絕的後果閱讀題及答案

  我們在做語文閱讀題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好正確的解題方法,做完後要及時對答案以便對做錯的題目進行反思。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大型動物滅絕的後果》閱讀題目,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大型動物滅絕的後果》閱讀原文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很多體形巨大的動物,比如恐龍、猛獁象、大地獺、柱牙象、北美野牛、藍鯨等,如今它們要麼已經滅絕,要麼數量大減,瀕臨滅絕。最新研究發現,大型動物的滅絕,導致地球營養元素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廣泛而均勻地擴散,其影響至今仍然可見。

  雖然沒有準確的定義,但通常情況下所謂“大型動物”***Megafauna***指的是體重在45公斤以上的動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動物集體滅絕出現在1.2萬年之前,也就是上一個冰期結束之後,至少有120種大型動物在這一時期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氣候變化是這場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應該是人類的獵殺。

  如果說和硫酸是地球的動脈血管,那麼這些大型動物就是地球的毛細血管,動脈固然重要,但毛細血管同樣很重要,它們的存在保證了地球上的每一塊地方都有機會獲得寶貴的營養元素,滿足植物的生長。[來源:學|科|網]

  ④陸地需要依靠動物來運輸營養物質,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但為什麼海洋也需要呢?即使有了洋流也還不夠嗎?答案很直接:還真是不夠。營養物質通常比重較大,時間久了就會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極度缺乏營養物質,所以才會有“藍色沙漠”的說法。

  ⑤2015年10月26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顯示,鯨和海豚這類體形較大的海洋動物,同樣可以為表層海水提供營養物質,因為它們大都在深海覓食,在淺海排洩。

  ⑥這篇論文是由一組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共同完成的。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狽⑾鄭??00年前開始商業捕鯨之後,海洋中鯨的數量下降了66%~90%,其中體形最大的藍鯨在300年前約有35萬頭,如今只剩下了幾千頭。鯨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種群密度的減少,導致被從海底運到海面上的磷元素下降了75%,即從過去的每年35萬噸下降到了現在的8萬噸。

  ⑦除此之外,海鳥和洄游魚類也會把來自海洋的營養元素帶到陸地上去。同樣拿磷元素來說,300年前每年都有15萬噸磷元素被帶上陸地,如今這個數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約6000噸了。

  ⑧那麼,家養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動物的這個功能呢?答案是:極為有限。因為絕大部分家養動物都是圈養的,活動範圍超不出柵欄。

  ⑨這篇論文的作者們呼籲各國政府重視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儘快採取措施恢復大型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另一方面要想辦法擴大家養動物的活動範圍。這麼做不僅可以保護生態環境,而且有助於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原因是地球上很多地方由於缺乏營養物質,植物無法正常生長,照到那裡的陽光被白白浪費掉了。

  ***選自《意林》2016年第5期,有改動***

  《大型動物滅絕的後果》閱讀題目及其答案

  1、選文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自從300年前開始商業捕鯨之後,海洋中鯨的密度下降了66%—90%,其中體形最大的藍鯨在300年前約有35萬頭,如今只剩下幾千頭了。

  答案: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具體、準確地說明了鯨的數量減少之快,減少的數量之多。***解析:說明方法的題型,答題思路是: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被說明物件的什麼特徵。***

  2選文第⑧段畫線句子中加點詞語“絕大部分”能否刪除?為什麼***3分***?答案是極為有限,因為絕大部分家養動物都是圈養的,活動範圍不超出圍欄。

  答案:不能刪除。“絕大部分”表示是整體中超過大部分的比例部分,介於大部分和全部的中間,更接近於全部。但不是全部。去掉後就變成了全部的,而家養動物不是全部圈養,去掉後不符合事實,所以不能去掉。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解析:這種題考察對說明文語言的把握。答題模式:不能刪除+詞語的意思+去後的效果+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大型動物不但具有無與倫比的觀賞價值,還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從生態價值的角度看,選文第3段形象地把大型動物比作地球的“毛細血管”,請說說理由***3分***。

  答案:1、陸地需要依靠動生來運輸營養物質。2、鯨和海豚這類大型海線洋動物同樣可以為表層海水提供營養物質。3、海鳥和洄游魚類也會把來自海洋的營養元素帯到陸地上去。

  ***解析:這是一道考查學生對說明文說明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的題。只要認真從文中找,以文為本就可以找到相應的答案***

  語文閱讀能力總結

  一、 做閱讀理解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瞭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沒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注意在認真品讀原文,最好用筆標記重要資訊。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速度也要質量,要求閱讀二至三遍能讀懂全文。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

  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範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準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二、 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三、 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定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 要準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係,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 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 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 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佳藝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例: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閃著黃綠的眉眼。微風拂過,眨眼似的,多像少女那充滿活力的嫵媚的眼睛。夏天,葉子長成小扇子的摸樣,綠得似乎碰就會滴下油來。到秋天,葉子變黃了,一陣風過,搖下一樹金片。抬頭仰望,就像大地舉起一支飽蘸黃色油彩的大筆,要為藍色天空添一幅美麗的畫圖。秋天吹得更緊了,片片黃葉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像一隻只黃蝴蝶在追逐嬉戲。冬天,落在地面的葉子漸漸地被塵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融進大地,為來年新葉生長提供養料。


大型動物滅絕的後果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