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詩劉功業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劉功業的《七月的詩》裡,作者認為詩人應該舉起的使命與責任具體創作出雅俗共賞的好作品;關注現實,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七月的詩劉功業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月的詩劉功業閱讀材料

  寫詩幾十年的他,依然保持著那顆童心、愛心和詩心,總是澎湃著一團火,洋溢成一片海。胡適和艾青兩位詩界先賢都主張詩要讓人讀得懂,力求把詩寫得明白曉暢的觀點,對他也有強烈的影響。他立志要在通俗與高雅之間走出一條詩路來。

  詩人是強大的。詩人又是弱小的。他說,“讀書、寫作是我的理想,但為了生存,怎能不為五斗米折腰。”有時候,楊東彪很恍惚自己的社會身份。他既要在紛雜的職場裡謀生,應對競爭,追求效益;又渴望著以詩人之眼透視世事人生、大千世界的善惡美醜,以詩人之心,塑造一個純淨、和美的夢中之國,追尋到那個魂歸何處的終極命題。他渴望成為“靈魂之鷹”,“想做一棵樹,向陽光生長”,為自己尋到一個靈魂的棲息地。純真愛情的纏綿曲折,滄海桑田的時空變換,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詩人情懷的起承轉合,其中都隱藏著無限的奧祕,都值得用詩來讚美,來謳歌,來呈現。

  楊東彪並不滿足於風花雪月的詩作。他的目光更放開去,關注的不僅僅是鄉野的土地,還有被熾熱的太陽炙烤著的陷入現代化焦灼的都市。“一座座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讓夏日的陽光變得更加刺目。”這無疑造成了一種新的光汙染,同樣導致生態災難。“太陽總有一天將忍無可忍。”關注現實的詩人不免為之憤懣難平,卻又無可奈何。詩人的感嘆雖然無法改變什麼,但發出聲音,卻是面對現實必須真誠舉起的使命與責任。 ***選自《人民日報》2014年11月08日12 版,有刪改***

  七月的詩劉功業閱讀題目

  26.請簡要概括文中畫線句中的“通俗與高雅”的含義。***4分***

  27.作者說“詩人是強大的。詩人又是弱小的”是否矛盾?請簡要分析。***5分***

  28.結合文字與現實,你認為詩人應該舉起的使命與責任具體指哪些?***6分***

  七月的詩劉功業閱讀答案

  26.通俗指詩作反映現實,明白曉暢、易於理解;***2分***高雅是指塑造靈魂家園***或成為人們靈魂的棲息地***,詩作的藝術手法要巧妙。***2分***

  27.不矛盾。***1分***詩人有理想、有精神追求、有情懷,不輕易向現實妥協,引領時代潮流,所以強大;***2分***同時詩人要生存、要謀生、要競爭,離不開世俗社會,有時不得不屈從,所以弱小。***2分***

  28.①創作出雅俗共賞的好作品;②關注現實,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③通過詩作讓人們關注自然、社會、內心世界;④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1點2分,答出3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