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過馬路說明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國式過馬路》說明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式過馬路》說明文閱讀原文

  現在有地方對“中國式過馬路”動起“真格”了,浙江省公安廳對“中國式過馬路”實施“零容忍”管理,20天以來,浙江已處罰“中國式過馬路”近萬起,其中闖紅燈8200多起,不走人行橫道1600多起。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引發了各地網友和專家的熱議。

  【網路熱議】

  1.“呆松子”:每次我都感覺我是另類,周圍的人都走了,我卻呆呆的戳著等綠燈。

  2.“小狗別別”:一撮人都過去了,你要是不過的話,會遭人白眼的!雖然我知道這樣做是錯的……

  3.“憑海臨風”:人走得慢,車走得快,紅綠燈給車通過的時間有兩三分鐘,你得站在旁邊吃灰塵和尾氣;而給人過街的時間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過去***年歲大的人是很難的***。

  4.“依然”:是一種交通意識的缺乏。可以在紅燈人行道口增添“語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5.“狐狸”:現在越來越寬的馬路,老百姓過起來容易嗎?街頭的紅綠燈在為汽車通行設計時間,考慮過走路老百姓的習慣嗎?要解決“中國式過馬路”,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要讓老百姓的馬路過得方便、過得容易。

  【專家看法】

  1.《中國週刊》總編輯朱學東:首先應該是引導,而不是重罰。交通協管員的責任是負責疏導和引導。在這一過程中,要調整地面交通設施,另外要加強宣傳。只有這個前提之下才可以講重罰。

  2.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衍用:不少人都認為殺人放火是犯法行為,但違規過馬路不算什麼事情。“中國式過馬路”是不文明的行為,同時也屬於違規行為。需要大家共同督促改善,也需要相關政策的完善和有關部門加強管理。解決行人素質的問題要靠教育,也要靠嚴格管理和處罰,處罰也許是更好的一種方式。

  3.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李克平:國內多數城市交通訊號燈中對行人設定的紅燈時間過長,超過行人的忍耐限度。比如在交通流量較大的主支相交路口,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時間為70至90秒,超過這個時間限值,行人過街將處於不可控局面。也就是說,當等候時間超過90秒,行人過街訊號燈作用趨於零。

  4.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鄭萬軍:在交通規則制定方面,很多地方缺乏以人為本的概念,雖然一些地方有斑馬線,但是沒有紅綠燈,就會出現機動車不讓行人的現象。好多行人為了過馬路,沒辦法,只能選擇一起過去。在一些路口,不同方向的右轉車輛可能強行佔用同一人行橫道,佔用通行時間,行人難以在訊號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過街,被迫闖紅燈或滯留在道路中央,導致行人與右轉車輛衝突頻繁。現在形成一個習慣:行人讓車,車不讓人。交管部門制定交規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到行人的方便。比如說斑馬線、過街天橋、地下通道都比較少,交通設施和交通規則都是在限制行人,而不是方便行人。

  5.華東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龔秀全:必須強化行人的交通規則意識。這種強化不僅僅是口頭上的,相應處罰的制度應該建立起來。交通意識應該從小就培養起來,從孩子開始抓起才能治本。要充分考慮到行人的便利性,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紅綠燈時間,要從制度上更加人性化,使行人過馬路更加方便。目前,路人與機動車的路權相比,可以說相對處於弱勢。

  《中國式過馬路》說明文閱讀題目

  1.根據上述材料,請說說“中國式過馬路”的含義。***3分***

  答:

  2.“中國式過馬路”的形成原因,專家的意見主要有哪些?請分點概括。***6分***

  答:

  3.請你聯絡生活實際,結合材料內容,就如何杜絕“中國式過馬路”現象,談談你的一點看法。***4分***

  答:

  《中國式過馬路》說明文閱讀答案

  1.***3分***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由於“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影響而不顧及交通安全進行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三個得分點:“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一種調侃”或“一種說法”***

  2.***6分***①行為習慣所致***文明素養不夠;法律觀念淡薄***;②紅燈時間過長***紅綠燈設定不當***;③行人路權遭忽視;④缺少制度保障。***至少三條,每條2分***

  3.***4分***示例:①行人應提升自我素質,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②機動車司機也要儘量考慮行人的便利,不強行佔用同一人行橫道,保障共同的生命安全;③交管部門要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加強宣傳教育,完善交通設施,加強制度建設。***答出一點就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