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訓練計劃

  教師們在教授閱讀指導課程的時候要下功夫了,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們應該如何去指導他們在閱讀上有所提升呢?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閱讀訓練計劃,歡迎閱讀!

  ***一***

  一、總體目標

  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天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讓學生的心靈沐浴書香,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為孩子的生命奠基,我校特別推出了“讀名著、背詩文”活動。進而達到“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閱讀質”的總體目標。

  二、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在閱讀中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資訊及獨特體驗,鼓勵學生不僅要“讀進去”,還要“吐出來”,更要“說開去”,進而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等方面均能取得較大的突破。

  2、在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3、開闊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體現語文學習的開放性。

  4、把“閱讀教學”既作為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又作為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載體。教師藉助閱讀手段,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最好夥伴,最佳的啟迪者和組織者;學生通過閱讀載體,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動求知者,資源交流的積極參與者,進而提高自學能力。

  5、以讀促說,以說促寫,真正使“作文”和“閱讀”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為深化優化課改實驗的最佳支撐和組合。

  三、閱讀教學的管理

  1、教導處負主責抓好閱讀教學的管理,既要督促各班建立好閱讀環境,又要定期開展閱讀競賽活動。

  2、學校開放圖書館,班級成立圖書角,做到共享閱讀資料。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閱讀主題交流、閱讀質量測試等各項活動。

  四、閱讀要求

  ***一***數量要求:

  1、一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拼音讀物為主***;

  2、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萬字;

  3、三年級不少於20萬字;

  4、四年級不少於40萬字;

  5、五年級不少於70萬字;

  6、六年級不少於100萬字。

  7、每生每學期至少平均讀五本書***包括假期***。

  8、保證閱讀時間:每週兩節閱讀課***每週五第七、八節兩節校本課程時間***,每月一次讀書彙報會***每月的最後一節校本閱讀課時間***。語文教師在閱讀前,做必要的指導,指導學生讀書方法,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多抒發感想,多學以致用,自己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鼓勵學生每天為自己留有有半小時的自由閱讀時間。

  ***二***速度要求:

  低年級提倡朗讀,每分鐘不少於50至60字;中年級朗讀和默讀相結合,平均每分鐘在100至120字;高年級提倡默讀,每分鐘為160字左右。

  ***三***內容要求:

  1、童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外現當代童話等;

  2、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等;

  詩歌散文作品,如魯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長篇文學名著,如吳承恩《西遊記》、施耐庵《水滸》、老舍《駱駝祥子》、笛福《魯濱遜漂流記》、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羅曼·羅蘭《名人傳》、高爾基《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當代文學作品,建議教師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及近年來發表的各類中外優秀作品中選擇推薦;

  科普科幻讀物和歷史、文化各類讀物可以由語文教師依據年部、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興趣特點、年齡特徵,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年組商議,並選擇推薦。

  五、具體操作:

  ***一***閱讀實踐方面。

  1、積累筆記:

  ***1***按照語文教材要求,積累相關課文的詞、句、段、篇;

  ***2***三-六年級每週一次課外積累***與日記相結合***,提倡圍繞習作主題進行有所為的積累;

  ***3***三-六年級每月一篇讀後感,建議內容包括摘錄有教育意義或精彩生動詞句段落,包括按照書中的故事情節、段落、層次進行綜合提煉的主要內容,更包括寫自己閱讀後的心得體會***一月一次,每學期三次,彙報後在日記本上積累好,學期末學校進行抽測***。

  2、背誦古詩詞:

  ***1***必背篇目:

  ①一、二、三、四年級背誦古詩共計80首***選自《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一年級兩學期背誦古詩16首,二年級兩學期背誦古詩18首,三年級20首,四年級26首;

  ②五、六年級增設宋詞背誦***題目附後***,其中,五年級兩學期共背誦宋詞14首,六年級兩學期共背誦宋詞16首。

  ***2***推薦背篇目: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於積累素質高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篇目推薦,以進一步增強其閱讀積累的拓展面。

  3、背誦古文:

  ***1***一、二年級《三字經》每學期背誦四分之一;

  ***2***三、四年級《弟子規》每學期背誦四分之一;

  ***3***五、六年級《論語》及古文。其中五年級上學期《學而篇》,下學期《為政篇》;為了體現中小銜接,六年級上學期背誦《論語十則》***初一課文***、沈復的《童趣》***初一課文***和周敦頤的《愛蓮說》,六年級下學期背誦陶淵明的《陋室銘》和《桃花源記》。

  4、課內、外名篇佳作積累成誦,進而豐富自己的文學底蘊。

  5、開放學校圖書館。

  ***二***閱讀考核方法:

  採取書面閱讀競賽和古詩文闖關相結合的方式。

  1、書面閱讀競賽內容:文學常識、課內名篇佳作積累、課外閱讀拓展等檢測題。

  2、古詩文闖關:會背各年級規定的必背古詩文及教材中所規定積累的課文片段。

  3、教導處月抽查學生日記***含積累***、習作、讀後感。

  ***二***

  一、指導思想:

  閱讀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修養的一條重要途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無時無刻地陶冶著學生的情操,塑造著學生的品質。作為三年級的學生,課內閱讀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要求,他們需要到更廣闊的領域汲取營養,從而更好地完善個人品質。為此,我制定了以下閱讀課活動計劃。

  二、培養目標:

  1、通過課外有效的閱讀,擴大知識層面,培養語感,積累個性語言,為其終生髮展奠基。

  2、通過閱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和良好的讀書、思維、表達習慣,提高閱讀、鑑賞能力。

  3、通過閱讀,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科學的價值觀,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三、時間安排:

  每週讀書課定為集中讀書指導時間。

  四、活動方式:

  1、師生共讀:利用讀書課與學生共讀書或交流讀書收穫。

  2、我的推薦:每週向其他學生推薦一篇好文章,或讀給同學聽,或展示在讀書廊,互相交流。

  4、每天一詩:每人每天都要撰寫一首古詩,掛在詩藝閣。供學生誦讀和書法欣賞。

  5、組建“山裡紅”文學社:負責收集學生文章。定期評出出月“讀書狀元”,“創作之星”。

  6、實行好書輪流轉:學生之間定期交換圖書進行閱讀,實現有限圖書無限共享。

  7、舉行各種讀書活動:讀書報告會、辯論會、賽詩會、演講比賽、優秀作文展、手抄報展覽等。

  8、建立讀書檔案庫:收集整理學生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記錄學生讀書成長過程。

  五、推薦書目:

  必讀數目:《千字文》《千家詩》《古詩文誦讀手冊》《雷鋒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三百篇》《中華上下五千年》《新編十萬個為什麼》《小學生語文課外讀本》《中國幽默兒童文學叢書》《西遊記》《愛的教育》《益智故事三百篇》《葉聖陶童話》《寄小讀者》

  選讀數目:《弟子規》《大林和小林》《嚴文井童話》《高士其科普童話》《兒童古代文學叢書》《皮皮魯傳》《世界之謎少年科幻小說系列》《小兵張嘎》《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發明發現故事三百篇》《東周列國故事新編》《哆拉A夢手工系列》《中外科學家的故事》《科學小品》《希臘神話和傳說》《小飛人卡爾鬆》《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吹牛大王歷險記》《小鹿班比》《小思想家在行動》《魔法師的帽子》《叢林的故事》《木偶奇遇記》《長襪子皮皮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全集》《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海底兩萬裡》。

  ***三***

  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天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我校特別推出了閱讀中外經典,使學生在閱讀中外經典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獲得創造的智慧”,同時,“尊重、借鑑並吸收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多種多樣的文化”。從而,使學生能夠“立足於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放眼世界;立足於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關注現實文化生活”。 基於以上認識,我校制訂進行了《小學閱讀語文經典教與學方法的研究》。新課標也提倡讓學生在小學階段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讓心靈沐浴書香,做一個有有修養的人,不僅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校進行這次實驗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我作為一名實驗課教師,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  1、運用遷移規律,課內指導課外讀,把課內外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 校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首先來自於教師課堂教學,閱讀方法也來自於教師在課堂中的方法指導。課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句,抓住重點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多讀,低、中年級可以朗讀,高年級進行默讀,培養學生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小學語文教材***新人教版***裡都編排了單元導讀,它要求掌握什麼閱讀知識,怎樣閱讀課文,是語文單元閱讀教學的綱。學習每組課文,教師要注意重視單元導讀,導讀提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課文閱讀教學中領悟掌握。  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適當地挑選一些既貼近生活又適合學生閱讀的文段,這些文段或資訊要求既是學生想知道的社會內容、熱點問題,又是文字優美,在語文活動課或適合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從而滿足學生閱讀慾望,激發學生積極閱讀報刊書籍的積極性,積累自己的資料資訊。  3、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形成,不能僅靠課堂上少數的課文閱讀獲得較大的提高,而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得到提高。教師指導學生運用遷移規律,把課內所掌握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根據課本里學習的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經典文學作品,引導學生溝通課內、課外知識的內在聯絡。通過廣泛的閱讀,閱讀習慣和能力就會因量的迅速增加而產生質的變化,學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昇華,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

  二、教會學生選擇課外閱讀讀物的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  1、小學學生課外閱讀書刊往往隨意性比較大,喜歡新奇、有動感的圖畫書籍,求快,閱讀時囫圇吞棗;求厚,不切實際地讀厚書,缺乏辨別能力,出現不少學生偏愛的現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網際網路上不良資訊毒害。教師不僅要向學生經常性地推薦有益的讀物,有選擇地進行閱讀,第一是與課內教學密切相關配合的書;第二是經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話寓言、科普讀物;第三是屬於字典、辭典的書,這是讀書工具,要讓學生熟悉它們,並善於運用。中年級以教師為主選擇讀物,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選擇成套讀物,還要教會學生選擇課外讀物和資訊的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

  三、教師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確立閱讀的內容和題材應廣泛多樣、活潑有趣的指導思想。學生閱讀的面宜廣,不但閱讀的內容要廣,閱讀的題材、風格也要廣。正如魯迅在《給顏黎民的信》裡說的那樣,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四、指導精讀、略讀、快速閱讀結合,提高課外閱讀效益  1、新世紀的競爭離不開高效益,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益。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量,閱讀能力漸漸有所提高後,接著引導他們把略讀和精讀結合起來。略讀——翻閱報刊可採用版面、讀標題、讀導語、讀摘要的方法,迅速瞭解作品的大意,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資訊。精讀——對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文章和書刊,則採用仔細地研究,及時地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2、教師逐步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本領,能夠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來閱讀儘可能多的資料,吸收儘可能多的資訊,以適應21世紀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和生活需要。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電腦進入普遍大眾的家庭,上網閱讀將逐漸成為今後閱讀的大勢。因此,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使學生讀得更多,讀得更快已勢在必行。要使課外閱讀既有效益,又有深度,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佳作、名著前,先閱讀序言,瞭解作品梗概。閱讀後,多查閱有關的書評,幫助學生多方面、多角度把握作品,深化認識。

  五、強化自主閱讀意識,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著名的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將來不用教”。新課程也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閱讀是學習之母,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理所當然要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  1、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此項工作要持之以恆,讓學生置備卡片盒,避免散亂,也可採用圖書館的編目分類整理方法,以備日後查詢,每張卡片應適當留有空白,以備補充資料。教會學生不僅會做文摘卡片,而且還要求學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樣及時地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斷、重要的材料和資訊隨時摘錄下來,指導學生到知識的瀚海中去尋寶。  2、教師應創造交流資訊機會,進一步加強指導怎樣選擇、積累有益資訊,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取更多資訊。  3、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既可以在書上做眉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後用讀後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多看書、勤動筆,及時寫出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4、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以說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學校或教師要適當地提供學生把閱讀的感受和習作展示出來的舞臺。例如組織學生讀書活動和出版牆報、讀後感專欄,向你介紹一本好書等活動,給學生提供把閱讀的感受和習作展示出來的機會。也可以定期張貼讀書心得,優美句段的摘錄;還可以組織作文競賽等,讓學生通過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激發學習的動力,進一步增強自主閱讀的意識。另外鼓勵投稿,組織開展讀書辦報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得到成功的機會與喜悅。

  六、 閱讀安排: ***1***閱讀時間:課前晨讀時間、中午到校時間自由讀。周星期五下午第三節班隊課為閱讀課。在閱讀前,教師做必要的指導,指導學生讀書方法,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自己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2***閱讀筆記:中年級以摘抄為主,兼顧練習寫讀後感,

  ***3***背誦古詩文:。背誦古詩***選自《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弟子規》 ***4***閱讀內容:重點《語文經典》、《同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