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培訓學習總結範文3篇

  中小學校長培訓是在國家統一計劃和要求下,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規劃、組織和落實的,由高等學校及教育培訓機構承辦的,對在職中小學校長實施的職務培訓。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長培訓學習總結範文,僅供參考。

  校長培訓學習總結範文篇一:

  xxxx年10月,我有幸參加青島市第二十期校長提高培訓。帶著渴望,懷著激動,也帶著對教育教學中的幾點困惑,開始了為期二十天的學習培訓,整個活動在班主任精心組織安排下,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讓我們得以與眾多專家面對面地進行互動交流,瞭解他們對教學管理的理解,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培訓期間我們聆聽著全省乃至全國教育理念最前沿的知名專家的報告,分享著各地校長的辦學經驗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操作方法。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感受到不同的校長的教育智慧,通過實地考察青島市知名學校,感受其優質的教育和濃厚的學校文化,進而引發自己的思考。本次培訓不僅讓我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強化了學習與研究意識,而且也讓我對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我非常感謝上級為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學習我主要在思想和理念上有以下認識和提高:

  一、 培訓情況介紹

  此次培訓的主要形式是專題報告、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和實地考察。聆聽了專家學者報告十五場。這十五場報告主要闡述的是校長如何進行科學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這十五場報告分別是山東省師訓幹訓中心主任畢詩文的《關於人格與情操培養》、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張錫科的《關於學校文化建設的幾個問題》、青島市教育局巡視員韓曙黎的素質教育熱點問題的實踐與思考》、青島市教科所翟廣順的《教師專業成長之路》、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做的《學校管理策略》、青島市職業技術學院閻兵做的《藝術與創新教育》青島市黨校程國有做的《青島是藍色經濟區域解讀》、青島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劉傑做的《心管理新思路》、青島市教育局安全保衛處處長的《學校安全》、青島大學教授周東明做的《學習理論的發展與教

  學理念及模式的變革》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宋廣文做的《走向科學的個性化教育》、南京大學教授趙凱的《基於高效管理的校長領導力建設》、青島市教育局隋志強的《中小學體質健康狀況和加強提高措施》等。實地考察了青島牛津國際公學、即墨二十八中,廈門 學校等

  二、培訓的幾點感受

  1、校長要善於學習。校長的引領必須基於校長的學習。學習就不僅僅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而是一種需要。校長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將影響到一個學校的學風,只有學習才能進步,一切能力水平的提高源於勤奮孜孜不倦學習。作為校長,不僅要自己學習,還要引導教師、學生學習。學習是一種責任,一種超越,學習是一種反思,一種環境,學習是一種對話,一種互動,一種生存的能力。校長必須在學習過程中把師生引領到一條嶄新的、正確的、通往光明和真理的路上。

  當然,校長出去學習他人的先進辦學理念和先進的學校管理辦法,並不是“拿來主義”,通吃別人的東西,如果這樣的話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出現“水土不服”現象,導致學校不但無法向前發展,反而陷入落後的境地,因此,校長要因校制宜,選擇適合自身學校發展的特色道路,於己有用的則拿來,不能一股腦兒照抄照搬,這樣才能夠推動學校不斷向前發展。

  2、校長要勤于思考。孔子說得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深刻揭示出學與思的關係。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從某種意義上講,有了一個好校長,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但是,同樣的條件下,為什麼有的學校辦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家長放心,社會滿意;而有的學校卻辦得冷冷清清,死氣沉沉,家長不放心,社會不滿意呢?形成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校長有沒有成熟的、系統的理性思考。

  作為校長,一定時期內的辦學目標是什麼?用什麼樣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去實現辦學目標?有思考與無思考是大不一樣的。只有勤於學習,善於思考,使自己成為學習型校長,才能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理清辦學思路,並緊緊地依靠和團結全校教職工把學校越辦越好。當校長,如果不讀書,不看報,不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不重視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不注意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不主動地從本地本校實際出發去思考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而是滿足於現狀,停滯於經驗,或者沉醉於勾兌,那就將無所作為,一事無成,永遠也辦不出自己學校的生氣、質量、水平和特色來。

  在任何一個時代,校長都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必須擁有自己的辦學思路和辦學主見,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這就要求我們校長不僅要有時代的敏銳性,還能隨時對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對學校辦學目標和方向作出判斷和決策。因此,作為校長不僅要站在教育、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俯視學校教育的現狀,建構學校發展的目標;而且要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行為進行經常性的反思,譬如“什麼樣的管理才是有效的”? “怎樣讓教師幸福的工作 ”?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能夠不斷地根植於學校、教師中,站在學校的高度、教師的角度去思考,永遠保持做校長的那份清醒。

  因此,所有中小學校長都要加強學習,勤于思考,善於吸納集體智慧,認真思考自己學校的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使自己的學校在前進的道路上,取得更加優異的業績。

  3、校長要利用發展規劃來促進學校的發展。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確定辦學理念和發展目標,它既是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落實,又體現了校長的辦學思想;還要承載著學校發展的歷史,規劃著學校發展的未來;同時還要符合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調控,符合學校教育發展的實情。因此,學校規劃與校長關係極大。

  校長領導和管理一所學校,是一項崇高而艱苦的事業。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當一任校長,就應該在任期內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創新,積極進取,使學校年年有變化,讓師生感到學校在發展,讓社會看到學校有生氣。作為校長,這是一種責任的體現,一種事業的追求。因此,校長應該總結昨天,把握今天,面向明天,精心設計學校的發展藍圖,使學校在改革中不斷創新、進取。

  教育事業是一項激動人心的事業,它需要作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用熱情和生命去擁抱。學校發展目標系列的確定和實施方案的設計與選擇看似簡單,實屬不易,更何況不管是學校發展目標還是實施方案,還需要在執行過程中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調整。但不管怎麼說,學校發展規劃是學校發展的總綱,是校長們心血和智慧的結晶,更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互推動和轉化的複雜過程,需要學校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將其紮紮實實反映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用發展規劃來促進學校的發展。

  4、校長要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要以教師為本,教育要以學生為本,教學要以學習為本。校長要充分了解教師自我實現價值的需求,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讓教師成為研究者,成為思想者,成為有思想的行動者。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校通過專家引領,校本研修,案例討論,反思實踐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執教能力。真正的課程改革之戰場發生在課堂之中,三維目標的落實是建設新課堂的重要途徑。而最終教育目標的實現要依靠廣大教師,教師的水平有多高,學校的發展就能走多遠。因此,校長要倡導教師備課要有立意,上課要有創意,評課要有誠意,課堂有詩意。通過營造氛圍,搭建平臺,提出願景,細化要求,不斷實踐,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5、校長要注重學校的德育建設。大教育家陶行知說:“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所學校,先要評論它的校長。”大家也經常說,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由此可見,校長的思想和行為將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

  作為校長,要樹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學校培養的學生應該成為品德高尚的人,他要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味,健康的品性,優秀的品格,在德育工作中要目標高遠,更要立足於現實,德育教育具有時效性的特點,因此德育內容要創新,要創設情境,要讓學生去實踐,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同時德育工作又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要堅持不懈,要對中學生心理行為要有透徹的分析,要有策略,要使德育課程化、生活化。教育的力量在於久而久之,通過德育的實踐使學生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認同感,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因此,在實踐中,我們的教育教學更多的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著重培養學生高遠的氣概和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質,頑強的意志毅力,而不能唯分數論,這才是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只有基於對教育的正確理解,我們才能坦然接受學生給我們帶來的困惑。

  6、校長要引領學校走特色發展之路。首先要有符合自己學校實際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應緊緊圍繞著學校的辦學特色進行,校本課程是學校具有特色的關鍵。如:即墨二中“雷鋒精神”是校園特色。學校長期堅持雷鋒精神普及教育,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薰陶中,在美善相諧的教育中健康成長。

  7、校長應該是個細心人。學校工作包羅永珍,校長要儘量做一個有心人,細心人,善於從微小的現象看問題、找原因;善於從細小的工作入手聚民力、聚人心。此外,校長還應該是個多面手,不求樣樣精通,但絕不能一竅不通……

  8、安全是學校的生命,學校有安全才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個學校,只有辦出高的質量,人民群眾才會滿意,廣大師生才會滿意。要切實抓好學校安全工作。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校長要做到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嚴格落實安全制度,把人員安全和財產安全落實到實處,確保萬無一失。

  此次培訓將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深遠的影響。培訓中的先進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對當今教育的思考,將會使自己今後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培訓中所結識的老師與各位校長更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儘管這次培訓所學的內容也不可能成為靈丹妙藥,解決學校實際工作中的一切問題。所學理論應用到實踐也需要有一個艱難的過程,即便有些成功的經驗,在借鑑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還需要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去探索,但此次培訓一定會為自己今後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校長培訓學習總結範文篇二:

  本次培訓,有幸參觀了南寧市民主小學、逸夫小學,並聽取了廣西教育學院領導和有關專家教授的講話及民主、逸夫校長的介紹,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學校要求嚴格管理的重要意義,小學的辦學理念,明確了校長的定位與職責、校長要樹立的意識等等。它將指導著我在今後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操作實施,會使我校的教育教學走上新的臺階。

  一、南寧市民主小學給我的啟示:

  走進校園,一眼就看出這所學校與我們平南縣邊遠學校的巨大差距。校園文化有效濃縮了這所學校的方方面面。學校宣傳欄、校園綠化建設、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都十分具體。他們不僅強調教育的整體性的、全面性的,而且讓學生不僅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要接受道德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且啟發他們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如何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危機並轉成正面的機會,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願意服務大眾、貢獻社會。這雖是最傳統,但同時也是最科學、最先進的教育理念。

  在聽取民主小學樑校長的發言後,讓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家長、教師的配合,因為除了要符合國家要求的學習標準,甚至超過標準,還要把知識以外的人生價值取向也融入學習,這就需要學生、家長、教師達成共識,全面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凡事唯有勤勞以赴才能求得良好成就。在勤勞的服務精神下,才能體會樸素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親切、踏實與服務人群的態度。民主小學的成功辦學真實、具體地體現了這種理念。

  二、逸夫小學的成功經驗

  1、外樹形象、內強管理,逸夫小學成功舉辦了數屆校園文化藝術節,使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得到了極大的宣傳,在內部管理中,強調緊緊圍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這一目標,進一步落實教學常規,加強教學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抓好學校特色教育,校園文化建設與師德建設並重,強抓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校園圍牆、教室牆壁等沒有垃圾文。

  2、教育宣傳有聲有色

  宣傳也是一種生產力。逸夫小學藉助“一個網頁四個平臺”,全面教育的發展進行宣傳報道。“逸夫教育網是通過網際網路的平臺快速及時傳遞,讓廣大人民群眾瞭解逸夫小學的教育,為逸夫小學的發展真正起到了鼓與呼的作用。

  三、我的體會

  1、學校的管理要求規範、仔細,目的明確,責任清楚,有規範的範圍、操作的要領。這些管理要求跟我們平時的教學常規管理基本一致,但在平時的教學常規管理中對各項要求沒有細化,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認識了在管理中對各項措施細化的重要性。

  2、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管理者,是學科帶頭人,是學校領導集體的帶頭人,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作為一校之長,要領導好一所學校,就要有:時代的眼光,社會的良知;正確的辦學理念,獨到的見解;堅韌的品格,廣闊的胸懷。要做好這些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在辦學條件受各種因素制約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這樣就要校長有時代的眼光,正確的辦學理念,在校園中起著模範表率的作用,校長手裡不是拿著鞭子,而是舉著旗子走在前面,他的意識直接影響學校的發展,因此,校長應具備學習、服務、質量考核、改革創新等多種意識。

  3、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有人說過:“只有將人的培養、將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看作教育的最終目標,生命的無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展開,教師才能成為富於時代精神、創新精神的人,教師職業也才能具有像醫生、律師一樣的專業不可替代性。”它明確道出了“先有名師,才有名校”的道理。教師在學生中起著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師必須要有先進教育理念和紮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才能帶領著學生穿越知識的海洋,跨過廣闊的宇宙。要想使教師富於時代精神、創新精神,作為一名校長,首先要用人文關懷來激發教師的理想。其次,我們要鼓勵教師多讀書。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實質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書永遠是成長的階梯,我以為新的價值觀的形成需經歷一個學習的過程。其三,要引導教師勤於反思,行成於思毀於隨,沒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也如此。鼓勵教師平時多做教育教學隨筆,如做讀書筆記、教學筆記、作業批改筆記等等,有利於教師的成長。其四,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形成一支“博學、敬業、善教”的教師隊伍。

  總而言之,通過培訓學習,我更深的認識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一個好的校長是成就一所好的學校的關鍵。以人為本,轉換觀念,打破傳統的教育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解放思想、銳意創新、開拓進取是新形式下對校長及全體教師的新要求。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校長、教師的支援。同時,進一步體會到培養品學兼優,勤勞樸實,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領悟“勤勞樸實、止於至善、奉獻社會”的意義,並且以“真”、“善”、“美”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

  校長培訓學習總結範文篇三:

  本人有幸參加了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專案遠端培訓的培訓,這次培訓共有11個模組,從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學校文化建設品牌打造、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改革與教育科研、校園安全、學校財務與後勤管理等方面讓我們學習領導科學,提高領導能力,培養管理藝術。講座的有行政官員如: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國家督學成尚榮等;有教育管理的專家教授如:關鴻羽教授、陶西平教授、石連海博士等;還有管理一線的學校校長如:崔其升校長、王建宗校長„„這些講座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因此時間雖短,但讓人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讓我更深刻地認識了學校管理這門藝術,進一步提高了個人素質和管理能力。通過學習和交流,我對許多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看法,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校長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審時度勢,與時俱進。要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規範學校管理、強化工作落實,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構建平安和諧校園,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下面就這次學習結合平時的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要重視校長的引領作用。校長是思想者,對學校發展有著系統的思考;是營造者,能夠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學習氛圍;是引導者,能夠引導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引領教師和學校共同發展;是協調者,協調多方關係,為教師成長搭建舞臺,為學校打造品牌。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管理者,是“首席教師”,是學校的帶頭人,也是教師的勤務員。校長的工作是對學校全域性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要依據國家的教育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區和學校的具體實際,統籌全校工作,正確的確定一定時期內學校的重心、中心及發展規劃,並組織、協調、實施這些工作任務,以得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校之長,要領導好一所學校,就應當具有:時代的眼光,社會的良知;正確的理念,獨到的見解;堅韌的品格,廣闊的胸懷。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才是行政管理。”因此,校長必須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於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行動。同時,要注重辦學經驗的積累與揚棄,努力形成學校內在的精神累積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種精神累積和管理理念是一所學校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更是學校品牌的意義所在。

  校長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校長要具有銳意進取的創新意識,要敢於擔風險,敢於承擔責任,不怕挫折,不怕困難,不怕失敗。而且,校長一定要有“領導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就能赤誠待人,溫暖全校教職工;有了這種意識,就能保持清醒頭腦,端正辦學方向,培養“四有”新人;有了這種意識,就能在順境和逆境中經受住考驗,自強不息,永遠向前;有了這種意識,就會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胸懷,在學校工作中克已奉公、樂於奉獻。

  校長必須勤於學習,學習是進步的先導,不學習是落後的象徵。作為一名合格的校長要認真學習黨的大政方針和相關的教育法規,作刻苦學習的典範,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創新。

  校長要勤於實踐。有作為才有地位,只有不斷探索實踐,才能有所作為。校長在實踐中,要不畏艱難、勇於探索、真抓實幹,結合本校實際,找出問題所在,研究對策方法,制定措施策略,嚴格落實。

  校長要長於反思,加強修養。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校長要經常反思自己的的言行舉止,所思所行,多奉獻,少索取,多吃苦,少享受,勤政廉潔,雷厲風行。只有如此,才能帶好頭,才能信於民,服於眾。

  二、要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魂為本。建設一支素質高、業務精、品德好、結構合理、忠誠於教育事業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只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才能創造一流的教育業績,學校才能真正辦成學生喜歡的學校、人民滿意的教育。那麼,該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素質。首先要在學習中提高教師的認識,通過組織教師學習《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讓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激勵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制度上規範教師的師德,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做出明確的要求:

  比如不準亂訂教輔資料、不準亂收費,不準歧視和排斥學習困難的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冷眼對待家長,不向家長索要財物等。用輿論監督來約束教師的育人行為,這既是對教師負責,也是為了讓社會滿意。發揮社會各界對教師師德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學生家長委員會的監督作用,設立師德師風舉報箱,讓學生和家長及時反映教師師德師風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在學習中提高,用制度來規範,用輿論來約束,對教師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既宣傳法律法規,又提倡奉獻精神。

  2、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師認識。合理規範的管理制度是嚴格隊伍建設的前提。建立並健全規範有序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來規範人、管理人、培養人、激勵人。制度的規範、全面關係到學校的全面有序發展,制度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人心所向,而制度的易行與可操作性則決定著教師群體的激情與效益,因此,學校制訂的管理制度要全面有序,人性化,可操作。

  3、多途徑、多形式,全面提高教師教育素質水平。時代在變遷,知識在更新,我們教給學生的應該是對學生一生有價值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更新觀念,搞好自身素質的學習和提高。

  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開展“三課”活動即骨幹教師上示範課,年青教師上公開課,新教師上研討課的教研活動,可以極大促進教師的成長。大力推行“推門聽課”活動,把聽公開課變成聽常規課,可以更清楚地瞭解教師教學現狀,幫助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使教師成材。

  通過脫產進修、函授等方法,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組織老師參加各種教研會、座談會、參觀學習等來開闊眼界更新觀念。

  4、關愛並行,發展情感紐帶。現代社會要求教師在人格上做個完人,在教育行為上不能商業化,家長、學生對教師的高要求,都強化了教師的工作壓力。為化解教師工作壓力,學校應完善教工活動室設施,吸引廣大教師參與,豐富教師的課餘生活。在生活上,給他們以熱情的關懷,從老教師子女的升學、就業到青年教師的婚姻、子女上學,從教師的生病住院到家屬的工作調動,都應當悉心幫助,這樣教工的思想更穩固,更能營造出融洽溫馨的文化氛圍。

  三、重視學校安全工作。安全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基礎,安全不保何談教育。孩子的平安健康是成長的基本保證,狠抓安全細節管理,才能打造平安校園。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校長要時時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打造校園安全防護網,確保人員、財產萬無一失。

  以上幾點心得體會還不夠全面,不夠深入。我將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認真思考積極探索,並不斷把新的教育管理理論在實踐中運用和反思。作為學校的領導者、組織者、管理者,肩負著整個學校的發展重任,一定要努力為學校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條件,致力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