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情隨筆

  好好珍惜大學時光,好好感受那一份美好。那大學生讀大學有何心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大學生了

  時間的快,留不下腳印。現在我們離高考結束已有小半年了,紛紛踏進了大學校園。可能沒有想象中那般如意,但這都是我們的選擇,沒有藉口逃避。那對於我們來說,也應該變成熟,變懂事。當然也應該為自己的人生指定方向,規格未來的道路,這是我們都應仔細思考的。人生是自己的,好與壞取決與自己並非他人。

  大學並非嬉笑、玩樂、放縱自我。該吃的使勁吃,該喝的使勁撐,該玩的加倍玩。想著自己苦了十二年之久,換來的也不是理想中的結果,在鬱悶與放任中鬆懈自己。

  在未踏入大學門檻之前,都知道大學生活很枯燥、乏味與無趣。自由時間是多了,大家卻反倒不習慣了。沒有了老師的督促,沒有同學間的打鬧。閒下來得時間總是無所事事,連亂打發時間的事都沒有。出去逛又嫌難走,也沒有什麼好看的,便宅在寢室。上上網,聊聊天,打遊戲,看電視;又或是睡覺補體力。相信這樣的人佔大多數,亦或說這是大多數大學生的真實寫照。大學生活變得很頹廢,為什麼只能消極對待呢?沒有想過把大學生活過得充實一點嗎?很多人都會說“談戀愛",其實並不絕對,雖然我們成年了,到了可以談戀愛的年紀了,不必被說”早戀“,不需要小心翼翼地經營兩人之間的感情。可是戀愛並不需要我們刻意去製造,作為學生的我們還是應盡本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都應該清楚瞭解。那麼,我們到底怎麼做才能把大學生活過充實了呢?這個問題別人是給不了答案的,就像人生的答案不在課本里,而是在人們的心理。各自應根據自身的性格、愛好及能力來發掘,別人說的只能是建議。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是大在哪裡?學校佔地面積?學生人數?亦或是別的。我想是大在社交範圍吧。讓我們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從中學習,增添我們的社會經驗。學習不僅是學書本知識,還應多參加社會實踐,為我們以後踏入社會增添經驗。讓我們成長,不再凡事依賴。學會處事,明辨是非、善惡,不再單純得像個傻瓜,搞不清狀況,還一頭撞上去。

  八九月份,夏日酷暑,炎炎烈日。我們懷揣夢想進入了校園,或許起初是信心滿滿,鬥志昂揚。可是隨著時間在點滴中消失,大多數的人也許仍然信心十足,卻消磨了鬥志。有遲到,有早退,有曠課。開始意氣用事,學習也變得無關緊要,那麼信心十足的是期末考絕對不會掛科吧。

  時間的無涯並不表示我們人生的無涯,唯有聰明、有奮勁的人才懂得把握時間和機遇,讓自己壯大。只有知識和學歷是別人偷不走的,其餘的都是雜談。最真實的是眼前,所需面對的未來道路,不必說它還尚早,其實未來在每天中上演。所以,我們都應該行動起來,明確自己的目標,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讓它們不再是夢。

  說誰都可以,所欠缺的永遠是做。我們不再是不懂事的孩童,過了依偎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紀。人生道路上需要自己勇敢面對。我們已經成年,要對人對事負責。大學是我們邁向社會的練習地,我們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最後才能有所收穫。請拿出鬥志,在大學裡為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繼續添磚加瓦。別忘了,我們是大學生;別忘了,我們身上肩負著社會使命。

  我們是大學生了,該有擔當了。應該聽見社會的召喚!所以,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該再虛度過去,應該拿出勇氣和信心去鋪設我們的人生大道,我們該行動了。

  篇二

  本人熱愛運動,愛好寫作,性格熱情開朗,為人謙虛,有責任心。目前擔任中北大學自行車協會會長。曾擔任中北車協實踐部部長、班級青年志願者支隊隊長、軟體學院體育隊教練。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曾參加公益環保騎行,參加學校組織的“三晉文化”暑期實踐活動,在安博思軟科技公司實習。讀書或者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曾騎行號稱“死亡之路”的川藏線,騎車環遊海南島,徒步庫布齊沙漠。

  11月8日 晴

  午後,睜開惺忪的睡眼,玩味著剛剛在夢裡讓我開心的不得了的那個故事,還以為自己還在那個無限憧憬的童話世界裡,與歡樂的小矮人在草坪上游戲著,唱著天籟般動人的歌曲;和山野間無憂無慮的動物說著它們也可以聽得懂的語言,道盡生命的暢快;和整個自然融為一體展現著活著的無限美好與生機……

  夢,畢竟還是夢,曾經有人說過一句很矯情的話:是夢,就總有醒來的時候。我知道,醒來的時候便毅然在這冰冷而充滿規則,似乎自由被枷鎖控制的世界。有的人知道了之後,不願意睜開眼,怕看到這夢中的一切是真的,實則是在逃避現實的不真實。

  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舍友們那一張張麻木而對未來迷惑的臉,鐫刻在上面的本應該是無限的自信和年輕人本該有的朝陽般的氣息。然而,對金錢的崇拜代替了對知識的渴望。

  突然,似乎一種想法在我腦海中閃現, 這種顛覆傳統的思維讓我在整個大腦中不斷地尋找著它的影子。“這樣的責任不全在社會。”忙碌之後的我,只看到這樣一句話,他是在告訴我不要去抱怨嗎?我又一次想人到無頭緒的思索中。

  我想到了,想到了,我的精神在我自己的心裡,是我的心不夠強大,才讓那些負面的思想在我的腦海中滋生,他們得到我生活中積壓在心裡的不高興作為生存的養分,並且迅速蔓延……長此以往,導致了我負面情緒的大規模爆發。

  社會作為我們生活的場所,承載的太多,也容易被時代腳步前進的方向所影響,時好時壞,而現在我們談不上去評論他的好壞對它的弊端發起實質上的攻擊,去改變它,也沒有這個能力。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歷練我們的心靈,讓她強大到可以完全接受來自這個不公平世界的不公。然後去開闢屬於自己心靈的那片熱土去繁衍你一個人的精神。

  夢想其實不在夢裡,在你的心裡。

  篇三

  不知不覺間來到這個學校已經一年了。時光流轉,一年間嚐遍了酸甜苦辣。成功時的喜悅,失敗時的痛苦,或許都在悄然間慢慢改變自我。我心中的大學與我當初初踏校門時的感覺有著那麼多不一樣的地方。一年的學習,一年的生活讓我漸漸愛上了這座城市,愛上了這所校園,愛上了這所校園裡的一草一木。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我人生又一奮鬥的起點。

  我的大學-——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沒有北大清華的名氣,沒有武大蘇州大學的美麗。但是她卻有她自己的魅力,是我夢想起航的地方。這裡的學生讓這個學校變得那麼的與眾不同,那麼神聖。儘管自己生活在、學習在、成長在一所藝術院校裡,或許我們在這裡很少見到同學們拿著自己的筆記整天埋頭苦讀,也見不到他們為了四級的英語考試而眉頭緊鎖。可是在屬於他們的自己的領域,永遠走在學術的前沿。畢竟,人各有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一年前的一幕依舊記憶如新。當自己在父母的庇佑下坐著校車進入這所校門的時候,心裡或許已經明白屬於自己的時代來臨了。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室友,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只是在旁邊打理床鋪的父母依舊是自己的父母。記得後來媽媽打電話告訴我爸爸那天在後街吃飯時點了一杯白酒,最後卻留下了半杯之多,因為那杯白酒裡摻雜了太多的感情。

  初進這所校園,自己被眼前那些所謂的“美女帥哥”所震撼,他們身上被昂貴的衣服包裹,帶的裝飾品有很多是我聞所未聞的。那時候突然會感覺孤陋寡聞的自己如何在這所生活在潮流前沿的人們打交道,學習,生存呢?心中產生了自卑心理,不可否認,我生活的地方很難接受到一些潮流的東西。人有時候就是這樣,你所生活的地方永遠就只是那一片,你所認識的人也就只有那些,我們如井底之蛙,坐井觀天,會傻傻的以為自己看到的,接觸到的就是全部。等到有一天,突然跳出井的束縛,仰望天空,那麼壯闊,那麼美麗。內心迷惘,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如果我是那隻井底之蛙,我會選擇重新回到井底,至少我還能夠在內心欺騙自己,我永遠是那片藍天享有者。

  大學生活給了我太多歡喜,儘管也有過讓人心疼的失敗,但這些都是我成長路上的經歷,只有經歷過才懂得珍惜,儘管現在我的大學才過完了四分之一。這四分之一是精彩的,可是我想我有理由讓剩下的四分之三變得更加精彩。生活不是隻有在成功下才精彩,失敗也是一種讓我們銘記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