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複習中有哪些策略比較好

  高考政治複習要講究方法,尤其是進入最後階段的考生,複習除了要自己用心努力之外,講究合理的方式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政治複習中的一二三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政治複習中的一二三策略

  一明:明確知識點在考綱中的考核要求,尤其要明確書本目錄中每一單元、每一課、每一框題中包含什麼知識點。比如問到運用“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知識,要知道從哲學的唯物論和認識論角度思考。二是明晰幾種常考題型的答題方法,比如經濟生活中的“原因類”、“措施類”的題;政治生活中不同主體的題,包括公民角度、政府角度、政黨角度以及外交角度。

  二查:就是查漏補缺,通過重新審視錯題尋找知識漏洞。要把平時測試和幾次模擬考試的試卷找出來,對其中出現的解題錯誤進行重新審視或診斷,尋找以往發生錯誤的原因,找出自己最薄弱的部分,整理歸類後分析出癥結,有針對性地進行補救,少犯低階錯誤少失分。

  三簡化。考前最後階段,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不能亂了複習的方寸,要以《考試大綱》為綱要,以課本為根本,力求把複雜的教學內容分解為簡單的要素來概括。二是生活化。分析近年來的政治高考試題,可以看出其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對人文素養的滲透。這就要求考生多聯絡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把社會熱點與高考考點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規範化。為應對上閱卷,一定要力求答案組織的規範化,力求言簡意賅,切中要害。考前要總結幾次模擬試卷的評分標準,細細揣摩試題的設問與得分點間的關係,形成經驗和能力。

  高考政治的備考建議

  關注變化

  近三年命題特點,很挑戰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前三年的中高考命題反映社會熱點,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對考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考查能力趨強,考查的梯度更加明顯,注重區分度,更能體現中高考選拔人才的要求。在答題上,考生如果完全按照書本上的原話作答,已不能得高分。這要求考生在複習備考時,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又要懂得結合實際生活,用探究的眼光去組織答題,對考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是否廣泛是一個挑戰。如去年考查的網路購物,以及結合奧運會志願者談建設和諧社會,這些問題都是熱點問題,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

  從2009年的命題來看,選擇題的難度加大,雙向選擇題較多,對考生運用歷史知識分析和解答現實問題的要求更高,主觀題更加開放,提問的角度很靈活,這對考生的審題要求很高,答題方向要對,內容要細化,對考生的能力考查要求更高了。另外,考生要適當關注圖表題。

  抓住熱點

  關注熱點和反映公平公正的問題。無論高考試題如何變化,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會迴歸到教材當中,因此,打好基礎是關鍵。在審題時,要注重抓關鍵詞,要明白出題人的意圖,知道設問分幾個角度,需要用哪個模組的知識作答,如果在提問中沒有指明,就要從設問的關鍵詞去判斷,千萬不要犯方向性錯誤。建議考生多做往年的高考題,注重關注熱點,如發展低碳經濟,以及今年頒佈的《選舉法》等熱點,注重民生和反映社會公平、公正的熱點問題。

  注重結合

  往年考生在辨析題上失分較多,主要是思維能力不強,找不準答題點,看問題不全面。如試題中呈現的是文化生活的材料,但設問卻要求用哲學或政治生活的觀點作答,部分考生審題不清,以為文化生活的材料要用文化生活的觀點作答,導致判斷失誤而失分,十分可惜。建議考生在複習時要加強記憶理解能力的訓練,要學會對所學知識的融匯貫通,尤其要重視平時訓練和考試中錯漏較高的錯題,找出複習的薄弱點,及時查漏補缺。還要關注時事熱點,注重知識點和熱點相結合的能力訓練。

  高中政治也與初中很不一樣。背的成分少了,靈活運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題都是要求運用課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時事。首先,當然還是課本。必須把課本上的每一條原理都記清楚,原理後面的闡述和舉例也很重要。各個不同的例子是對應哪個原理的要分清楚,這在選擇題中很可能會用得上。經濟學比較簡單,只要把原理背熟,把分析題的基本思路記清楚就行。

  高考政治的複習策略

  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

  相對於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教學模式,高三複習課更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打造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去做事,而不是為他們做好事。也就是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把喚醒和培育人的主體精神作為神聖使命。比如對教材知識的整合方面,完全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由學生自己將所學知識形成網路。畫出每一課的知識網路圖,畫出經濟、哲學、政治、文化的知識網路圖,讓所學的知識系統化、立體化,從而提高對知識把握的層次,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

  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教學效果如何,最終要通過學生的解題能力體現出來。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政治論述題為代表,這種題型考查學生組織、歸納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多學生對論述題無從下手。要想答好論述題首先要提高審題能力。一審“設問”,這是正確回答問題的關鍵,具體包括審讀判斷清楚“設問”的限定範圍***政治、經濟、哲學還是文化作答***,審讀判斷清楚 “設問”限定的側重角度***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二審“材料”,這是解題的前提與基礎。認真、仔細、全面、快捷地審讀所給材料,領悟材料所包含的內涵,在材料中找出可以為論題服務的語句,即我們通常所講的要抓住“題眼”。通過審題找準答題點,這樣才能準確調動相關知識答題。

  三、注意教材知識與時政相結合。

  政治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時政性。近些年,天津高考政治試題,均選用國際、國內以及天津本地的重要時政材料、社會熱點和典型事件為題材編制而成的,所以,時政專題的複習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非常必要,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選定時政專題,從背景材料、知識連結、命題角度、例題分析等方面進行時政講解,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複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