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隨筆_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隨筆

  中學英語課堂應該活躍的。活躍的課堂大家才會清醒,老師寫教學隨筆也會更加用心。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隨筆,希望你喜歡。

  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隨筆篇一

  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課堂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經過學習,我認識到高新課堂的重要性。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那麼,在教學中如何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通過反思自己平時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第一,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認真學習校本培訓。反思自己的教學,發現自己在很多情況下,自己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還不足,這樣就影響和制約了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反過來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認真備課,尤其要認真備學生。平時自己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試想如果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認真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自己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這樣的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後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時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時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時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讓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學生參與的人數,還要看學生參與的質量。

  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隨筆篇二

  每個英語老師都會有上午第五節課,每次上課頗費不少口舌,效果不好,有時候還很生氣。上午第五節課,學生又餓又累,等著下課吃飯,內心就不太平靜,上午第五節課很難上。

  本週三四上午第五節是104班課,本課有三部分,聽力,對話,加一個練習,第三部分是練習,讓學生模仿例句造句,我在備課時,翻資料,每個句子準備了三個例句。還剩下十分鐘,課堂上秩序不是很好,我本來害怕完不成任務,想念一下答案,讓同學們抄下來算了,突然我靈機一動,把全班同學分為四組,一組做一個句子,看哪個組做得既對又多,各組展開討論,可以交換位置,可以小組討論,可以補充,五分鐘之內,看那組做得好。比賽開始後可熱鬧了,同學們你追我趕的上黑板上寫答案,當我倒計時時,還有幾個同學躍躍欲試,當我公佈答案時,下課鈴已經響了,還有兩組沒訂正完,我說下課,同學們堅決不讓,他們情緒高漲,興高采烈,思維開闊,每個句子寫了至少八個答案,很多中下生也參加到比賽當中來了。這節上午第五節課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下課後,我心情也高漲起來,一改往日的沮喪,我終於明白,學生的情緒就是你的情緒。

  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隨筆篇三

  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學好英語這門語言,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通過九年的工作實踐,我認識到,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能做好中學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先動口模仿,這樣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還可以培養口頭上運用語言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為大膽地說英語奠定了基礎,

  二.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三、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四、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所以,英語教學必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絡實際,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和完善。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隨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