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英語閱讀是怎麼藉助教材中的插圖

  小學英語教材中普遍存在著“故事”插圖。這些插圖酷似於學前兒童圖畫書中的圖畫,一般由幾幅或者十幾幅跳躍式的靜態畫面組成,配合簡單的人物語言完成一個故事世界的塑造。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小學生英語閱讀怎麼藉助教材中的插圖,歡迎大家觀閱。

  把握小學英語主插圖明確故事情境

  故事中的插圖大多由一組圖畫組成,其中第一幅插圖往往提供了故事發生的具體情境。因此,教師要充分研究這一主插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中的人物、場所以及所做的事情來明確故事的大致背景,這樣學生就不難猜想到故事的大概內容。

  有了這樣的心理暗示,學生們在學習中就比較容易把握學習重點。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How Much?中的第一幅插圖提供了這樣一個情境***見圖1***:Ken、Ann和Mocky站在一個市場的玩具攤位前高興地談論著什麼,攤位後面站著一位面帶微笑的售貨員,而在不遠處的服裝攤位旁則有一個相貌怪異、形跡可疑的男子。

  如果教師能夠帶領學生觀察到這些細節,學生就很容易想到這個故事以及要學習的語言一定與“購物”這個話題有關。實際上這則故事就是提供了與購物有關的詢問價錢等功能句的情景,而那個形跡可疑的男人果真是一個小偷,最終被Mocky機智攔截。當然有些故事因為情節的發展也會有一些場景上的改變,但是一般來講,主要功能句還是在最初提供的大背景下體現的。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大背景圖”的作用,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重點上來。

  分析小學英語子插圖理解故事內容

  教材中的故事插圖一般都在8~10幅,有的甚至更多,特別是到了高年級,除了圖畫中的人物語言外,還配有相應的語篇說明,故事篇幅較長,情節較複雜,內容較豐富。對於不同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完全理解故事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如果能夠引領學生觀察故事插圖,就會減少學生在語言理解上的難度。

  例如三年級Big Bird中的第一幅圖***見圖2***便給出了句子This is a beautiful forest.如何讓三年級的學生理解beautiful的含義,直接給出中文是不可取的,用太多的英文加以解釋也是不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如果教師能夠引領學生觀察到畫面上鬱鬱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花朵、翩翩起舞的彩蝶,學生就會自然感覺到樹林的美麗,對beautiful的理解也就無障礙可言了。同樣,其他故事中含有brave、excited這類詞彙的句子也應該藉助一幅或幾幅圖來幫助學生感悟其含義。畫面與文字內容有機結合進入學生大腦,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這樣的引領多了,時間久了,學生就會掌握藉助插圖在故事情節中推測詞義、句義的策略。

  找準小學英語個別插圖體驗故事情感

  新版課標指出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針對這一理念,故事學習中最好的體驗和理解語言的方法就是通過觀察圖畫中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的心理,進而嘗試表達人物的語言,體驗他們不同的心境以及在此心境下所表達語言的內涵。

  四年級Our Town最後一幅插圖***見圖3***:Ken、Ann走進動物園,非常開心地欣賞籠子裡猴子們的表演,Mocky卻躲在動物園大門外,面色愁苦,一句“I don’t like the zoo.”道出了難受的心情。這既是故事的趣味點,也是教師引導學生感受真實語言的好契機。學生只有在充分觀察圖畫,特別是Mocky的表情後才能體會到他當時的無奈與恐懼,這樣模仿Mocky說出的話才會更具有真實性。至於其他故事插圖中人物興奮、沮喪、痛苦、生氣、疑惑、得意時的種種表情,教師都應該洞察到,並指導學生加以體會。長此以往,學生的體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正如“Oh, no!”“Well done!”“Wonderful”“You are a good girl.”這些故事中的人物語言早已成為孩子們在適當場景中脫口而出的真實表達了。

  藉助小學英語相關插圖複述故事情節

  教材中提供的故事及其插圖是最專業、最有效的資源。教師要在學生理解故事內容並進行充分的朗讀後,藉助插圖引導學生複述故事。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確定幾幅體現故事重要情節的畫面,並給出相應的關鍵詞,再引著學生藉助畫面中的人物、場所等資訊進行大致情節的複述。複述的方式可以由教師伴隨全班逐漸到小組合作,最後到個體複述。

  以五年級的School Sports Day的複述為例。筆者曾挑選了5個畫面***見圖4***引導學生藉助畫面以及yesterday,first race,second race, high jump, win a prize 等關鍵詞進行故事複述。在這樣的提示下,許多學生都可以流暢地對故事進行復述。當然那些具有更多語言知識和語言天賦的孩子還有更多令人驚喜的表述。儘管有些年級的教材中也有與故事相配的語篇描述,但如果沒有插圖的幫助,學生就很難從原有的語篇中脫離出來而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故事的講述。

  “千言萬語不及一幅圖。”***哈拉里,美國***正是由於插圖的直觀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材的編寫者們才會運用大量精美、專業的插圖來補充故事,課程標準才會在小學階段聽、說、讀、寫技能中對“圖片”加以“濃描重寫”。因此我們每位教師都要高度重視教材中的插圖資源,讓插圖成為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強化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