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的作文題目優秀例文

  誠信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誠信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誠信就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誠信”的作文題目優秀例文吧。

  篇1:誠信在其中

  作者:費文濤

  當今社會,欲問誠信何在,乃懸在九重天……

  不過,剛剛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感悟到誠信並非蕩然無存,從一部分人身上仍然可以看見誠信所在。

  事情就發生在中考前一天晚上。隨著中考的來臨,大家都不想錯過這最後一晚的時間。十年磨一劍。明天就要奔赴考場了。於是,我們宿舍四個人都拿起文言文讀了起來,臨時抱抱佛腳,希望能管用。大概讀了兩個小時,根據能量守恆,大家的肚子都餓了。於是我們舍議去叫外賣,大家一致同意,然後便打了通電話。

  過了大概半小時,伴隨著我們的等等,送外賣的將收據給我們,我隨手將收據放在了桌子上。送外賣的服務生說共五十七元,付款後,我們便吃了起來……

  吃完後,大家又準備讀書。這時,我拿起收據一看貌似多收了十七元,我準備打電話問問。舍友們都說:“不可能吧!剛才那個人那麼誠實,怎麼會呢!你想錯了吧!”可我還是打電話問問了,說:“您好,剛才您送外賣……”“哦,我明白,我正在去你那兒的路上那十七元錢我一定會及時還給你的!”那服務生打斷了我的話,說完他便掛了電話。十來分鐘後,房門再次敲響,他來了,並且說:“對不起,這十七元錢給你們,真是對不起!”我也很感動,說:“沒關係,難免會出錯。”同舍的人似乎感到不可思議,但同時也感受到了誠信的光輝。

  這件事讓我想到,誠信並非蕩然無存,在一些人身上還是可以折射出誠信的光輝。誠信並非遙遠,它就在小事之中。

  篇2:誠信

  作者:趙康迪

  誠信是做人之本,是一種至高無尚的美德。人類只有擁有誠信,才能相互信任,相互交流,搭建起友誼的橋樑。

  要做誠信人,首先要正確的理解什麼是誠信。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有信譽。不管是在生活、學習還是未來的工作中,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只要是與人交往,都應該堅持好這個原則。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讓人信賴、讓人放心的人、一個擁有崇高品德的人。

  在生活中,要不撒謊,說誠實話,做誠實事,答應別人的事必須是自己能夠辦到的事,並且一定要努力辦到辦好。小喬治就是這麼一個好榜樣。有一天,爸爸不在家,小喬治在家裡發現了一把小斧頭,便高興地把斧頭帶到爸爸心愛的小櫻桃樹林中,用鋒利的斧頭帶著好奇心向櫻桃樹的樹杆一滑,櫻桃樹倒在了地上。黃昏時,爸爸回來了,吃了一驚:“是誰把我的櫻桃樹砍倒了?”小喬治誠實的跑過來:“爸爸,對不起,是我用小斧頭把櫻桃樹砍倒了!”爸爸和藹的笑了:“小喬治,你的誠信勝過一千棵櫻桃樹。”

  在學習中,要不欺騙老師,不欺騙同學,也不欺騙自己,考試不作弊,不能弄虛作假,學真正的知識,真正學到知識,獲得真正的成績,拿真正的分數。

  在未來的工作中,要努力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不偷懶,講信譽,不偷奸耍滑,像人民的好衛士任長霞一樣,忠於職守,任勞任怨,盡心盡責。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都積極行動起來,做誠信人,辦誠信事,使誠信這盞指引人類前行的明燈更加明亮。

  篇3:談誠信

  作者:不復返的愛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朋友的幫助,才倖免於難。而有信,自然會得到大家的:

  舊時中國店鋪的門口,一般都寫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自古在商品買賣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行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