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利用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圖

  教材中的插圖生動活潑地展現了各種物理現象,對豐富學生感性知識,可以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使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更加直觀形象,而且貼近生活,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家庭實驗空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材中的許多欄目,如觀察、實驗探究、動手做、活動、我的設計、家庭實驗室等,都配有與學生實驗探究相關的插圖,這些插圖簡明易懂,可操作性強,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家庭實驗空間。利用這些插圖合理佈置家庭作業,有利於學生動手實驗、經歷探究,在動手動腦中複習、預習,獲取新的物理知識。

  如“降落傘比賽”活動,可讓學生提前自制降落傘,學生參照教材中的插圖在準備的過程中就能發現影響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長短的因素,回到課堂比賽彙報時對“控制變數法”就很容易理解了。又如在“魔鏡”前跟自己握手、觀察“聲的傳播”、“橡皮筋吉它”等,這些家庭實驗因插圖而激趣,因有趣而引發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從而在自主探究中輕鬆地獲得知識;或在實驗中發現了問題而需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去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複習鞏固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但是學生往往因講過的知識再複習時沒有新鮮感而感到枯燥乏味,利用插圖來複習鞏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講完了“滑輪”一課後,利用插圖--科學漫畫***這個漫畫是諷刺一個不懂定滑輪作用的人使用定滑輪時鬧出的笑話***,提出問題:現在請同學們解釋一下這幅漫畫:一個人要拉住比他體重大得多的重物,用定滑輪行嗎?應該怎麼辦?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輕鬆地複習了舊知識。

  利用插圖強化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課標教材中的許多插圖總是從不同角度滲透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中若有效地結合插圖,圖文並茂的講解,恰到好處的揭示插圖的內涵和外延,用形象直觀手段感知物理知識,加快資訊的接受,強化學生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例如:教材第一冊214頁圖14-8揭示“功率”的物理意義,比用文字說明更鮮明、具體。又例如教材147頁圖10-3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形象準確地反映了“壓力”和“受力面積”這兩個因素對壓強的影響。

  利用插圖進行設疑,可以喚起學生的想象,從而啟發他們主動地思考、探究。如:講“光的折射”時,利用插圖提問:插入水中的筷子為什麼彎了?利用這些鮮明的、直觀的插圖進行設疑使學生感到自然、親切,不但能喚起他們學習知識的渴求,更能促進他們積極的思維。

  教材十分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編入了大量的漫畫插圖,這些漫畫插圖無疑是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主要因素,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插圖,可揭示物理現象、抽象物理規律於有趣的畫面之中,寓教於樂,情切意濃,從而改變學生“物理無味,物理難學”的觀念。例如:教材八年級上冊,揭示“蒸發吸熱”的熱現象,形象直觀,學生易懂易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插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插圖裡面有許多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內容,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部分內容,引導學生認真看、仔細琢磨,理解其思想內涵。例如:葛洲壩二號船閘過船情景、我國研製的核潛艇、1530年建成的北京天壇圜丘、萬里長城、我國舉重運動員勇奪金牌的情景等。這些圖片從圖面的色彩、內容等方面都能給學生提供大量感性資料,有強烈的感染力,能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利用插圖匯入,就是從文中的插圖說起。這種匯入從直觀現象入手,比一般的匯入更自然,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慾。特別是對於一些實驗條件有限、教學任務繁重,有些演示實驗都難以準備的農村中學來說,這些插圖起到了不可缺少的替代作用。

  例如:在講初二物理“運動的速度”一課時,利用插圖2-3-1,先讓學生通過對圖中六個物體運動快慢的整體感知,認識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必要性,然後分析插圖文字中所提供的資訊,確定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簡明易懂地引入本節重點:判斷物體運動快慢必須考慮路程和時間兩個因素。怎樣同時考慮這兩個因素呢?這樣既生動形象,又發人深思,使學生迅速進入境界,又能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懸念,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