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找燈絲的故事

  愛迪生從小就是個是個懂事的孩子,鍥而不捨地發明了電燈,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愛迪生矢志不渝找燈絲——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實很不容易。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給你潑冷水的人,這樣的時候你一定要保持堅定的立場,走一條屬於自己正確的路。

  早在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戴維就在實驗中發現,兩根相鄰的炭棒中間有電流通過時,就會發出強烈的弧光。後來他發明了弧光燈。他還發現,電流通過鉑的時候,會受熱發光。人們根據這一發現又發明了白熾燈。但因為電流問題沒有解決,所以電燈的研製和應用受到了制約。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成功地設計了第一臺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電源問題。電燈的大規模應用研究提上了日程。

  19世紀後期,愛迪生覺得這些發明都不太可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中,他認為弧光燈成本高,耗電多,而且光線刺眼,用做家庭照明不太合適;而白熾燈造價低廉,光線明亮而又柔和,對人體也沒有傷害,最適合於家庭照明,因此他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了白熾燈泡上。

  當時,研究白熾燈,最大的難題就是玻璃泡中的耐熱材料不好找,一般的物質燒幾分鐘就斷了。

  有一天,他拿起玻璃泡左右端詳起來,為什麼任何物質燒幾分鐘就不行了呢?他猛然想起:燈泡裡面有空氣,而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可以燒燬物質。如果把玻璃泡中的空氣抽掉,效果會如何呢?他立即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證實了他的推測,燈泡照亮的時間延長了一倍,但時間還是太短了。愛迪生決定在製作燈絲的物質上下工夫。

  他首先用碳絲,然後又用了鉑、鋇、釕、鉬、鈦、鋯、銠等金屬,但效果都不好。一年多來,他試驗的各種耐熱材料竟有1000多種,但面臨的仍然是失敗。面對困難,愛迪生沒有灰心,周圍人的冷言冷語卻撲面而來,甚至報刊上也有人撰文表示對愛迪生的不信任。一篇題為《愛迪生先生髮明瞭什麼》的文章這樣寫道:“儘管這位感情衝動的發明家發表過許多銳不可當的談話,但具有高深造詣的電學專家並不認為愛迪生先生所走的實驗道路是正確的。”甚至有報刊斷言:“愛迪生研製電燈的巨集願已經成為泡影。”

  愛迪生對這些嘲諷不屑一顧。他覺得,一旦選擇了一條道路,無論遇到什麼艱難困苦,也一定要走下去。新的試驗又開始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愛迪生髮現棉紗烤焦後作為燈絲竟然可以燃燒45小時,這可比其他的金屬強多了。順著這個思路,他又用杉木、稻草、藤條、椰子棕、椰子殼、月桂、黃楊等的纖維進行試驗,燈泡的壽命也隨之上升為100小時、120小時、150小時,最後上升到300小時,這已經是重大突破,然而愛迪生仍然不滿意。

  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用竹片作燈絲竟然可以燃燒1200個小時,而這種燈泡價錢也可以很低廉,可以進入百姓家庭。這樣一來,以前諷刺他的報刊也轉變了基調,鮮花和各種榮譽湧向愛迪生。愛迪生並沒有陶醉,他很清楚,這只是開始。

  後來,愛迪生又將燈絲改成鎢絲,燃燒壽命上升到2000小時以上,整個世界頓時變得明亮了起來。

  1929年10月21日,在愛迪生髮明白熾燈泡50週年的紀念大會上,各界人士歡聚一堂。愛迪生用激動的聲音說道:“謝謝諸位!謝謝諸位!如果我曾經或多或少激勵了一些人的努力,我的工作曾經或多或少地擴充套件了人類的理解範圍,因而給這個世界增添了歡樂,那我也就感到心滿意足了。”

  愛迪生的故事推薦一、孵雞蛋

  有一次,他看到母雞在孵蛋,就好奇地問媽媽:“母雞為什麼臥在蛋上不動呢?是不是生病了?”媽媽告訴他,這是在孵小雞,過一些日子,蛋殼裡就會鑽出雞寶寶來。”

  聽了媽媽的話,愛迪生感到新奇極了,他想,母雞臥在雞蛋上就能孵出小雞來,雞蛋是怎樣變成小雞的呢?人臥在上邊行不行?他決定試一試。愛迪生從家裡拿來幾個雞蛋,在鄰居家找了個僻靜的地方,他先搭好一個窩,在下邊鋪上柔軟的茅草,再把雞蛋擺好,然後就蹲坐在上邊,他要親眼看一看雞蛋是怎樣孵成小雞的。天快黑下來了,還不見愛迪生回家,家裡的人都非常著急,於是到處去找他。找來找去,才在鄰居的後院找到了愛迪生。只見他坐在一個草窩上一動也不動,身上、頭上沾有不少草葉。家裡人見了,又生氣又好笑,問他: “你在這兒幹什麼呢?” “我在這兒孵蛋啊!小雞快要孵出來了。” “孵什麼蛋,快點出來!”爸爸大聲喝道。 “母雞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樣孵出小雞來。”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媽媽卻沒有責怪和取笑他,因為她知道這孩子的性格,微笑著說:“人的體溫沒有雞的體溫高,你這樣孵是孵不出來的。”愛迪生雖然沒有孵出雞來,但是通過這次孵蛋活動增長了知識。

  愛迪生的故事推薦二、愛迪生退學

  關於愛迪生退學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愛迪生問“老師,為什麼一加一是二?”老師說“愛迪生,你拿一支鉛筆再加一隻鉛筆,不就變成兩支鉛筆了嗎?” “可是老師,拿兩隻杯子裡的水放到另一隻杯子裡,水就集中在一個杯子裡了呀,一加一怎麼會是二呢?”老師不知如何回答了。

  “老師,兩塊泥巴粘在一起就是一塊,為什麼一加一是二,也許一加一是一。”這時老師發火了:“真煩!你自己去想去吧。”於是老師又繼續上課。愛迪生又舉手了,“什麼事,愛迪生?”老師強壓住火氣問。“老師,為什麼會起風?”“老師,雞蛋為什麼會孵出小雞?”老師說:“那是因為母雞給雞蛋加溫了。”“老師,為什麼給雞蛋加溫就能孵出小雞?”

  愛迪生又問了許多為什麼,什麼“魚為什麼不會被淹死?”“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等等的為什麼讓老師終於忍無可忍,將他狠狠地罵了他一頓:“真煩,混蛋,老老實實學你的算數!你是傻瓜嗎?像你這樣讀書也是白讀。愛迪生哭這回家了。

  媽媽聽了兒子的訴說,拉著愛迪生的手到學校找到老師,質問了老師:你是不是說我兒子是傻瓜笨蛋,讀書也是白讀?老師無言以對。 “我明白了,兒子有我自己來教育,不用麻煩老師了,再見。”

  拉著兒子的手回家了,南希一邊走一邊想“恩格爾老師強迫孩子把教科書的完整地默記下來,兒子覺的反感,兩人才陷入僵局的。我不強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

  默記教科書的內容,見鬼去吧!默記教科書長大一點用都沒有,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嗎?”南希暗暗發誓:“要給兒子嘗試絕不輸給其他孩子的教育”。

  從此開始了對愛迪生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