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培養初中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現在的初中生,學習自覺性太差,沒有老師、家長的監督都不會自覺學習,面對這種情況,培養初中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唯一的解決方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學生正確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正確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1、家長以身作則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模仿家長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家長在教育子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做到言傳身教。家長自己在處理家庭中的事件時要做到有條不紊,言行一致,通過自己的榜樣示範作用來引導子女。如果家長們本身做事虎頭蛇尾,拖泥帶水,即使是再教育子女,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對子女沒有什麼實則上的幫助意義。

  2、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以榜樣人物來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榜樣可以來自書本、身邊的同學、勵志名人等,他們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3、嚴格要求,反覆訓練

  嚴格是指家長對每一種習慣***如寫字姿勢、看書姿勢、檢查作業等***都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讓孩子清楚明白習慣的具體內容。例如,不要簡單告訴孩子“好好寫字”,而是應該告訴孩子“按正確筆順,一筆一劃工整地寫字”。

  在訓練孩子的習慣以前配以講解和示範,並在必要時把具體動作或要求分解。儘量做到具體、明確、簡單、易操作,使孩子有法可循。

  一定要持之以恆,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4、與孩子制定詳細的規則

  與孩子一起商定規則,解釋清楚具體的規定,制定一個有吸引力、約束力的獎懲措施,並嚴格執行。

  5、定期反饋,讓孩子瞭解自己的具體表現

  對孩子習慣的培養過程進行檢查、評價,並告訴孩子哪裡做對了,哪裡做錯了。家長的評價要使孩子明白是他的什麼行為得到了賞識和肯定。家長要不失時機地給予獎勵和肯定,這是刺激孩子再次表現好行為的正向強化物。

  初中學霸的學習方法

  一、以學為先。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理應先於娛樂,一心向學,氣定神閒,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忘我備戰。

  二、隨處學習。善用零碎時間,每天在晨跑中、吃飯時、課間、課前、休息前等零碎時間裡記憶詞語,背誦公式,破解疑難,調整情緒。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學會見縫插針,充分利用好空餘時間,經過日積月累,效果絕對可觀

  三、講究條理。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書豎立或橫向裝好,分類存放,避免用時東翻西找。每天有天計劃,每週有周計劃,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做事,不一曝十寒。

  四、學會閱讀。學會速讀和精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或者一個單元的目錄、圖解和插圖,提前瞭解內容,獲取更有效的資訊。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裡行間的全部資訊為止,特別要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

  五、合理安排。該做啥時就做啥,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馳。 “抓緊每一分鐘學習,不如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比如抓課堂效率,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不理解的話課下或者當天找時間主動找老師請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時間,勉勵自己必須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夠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比如堅持緊跟老師步伐複習,不誤入“歧途”。

  六、善做筆記。記錄筆記有三個原則:第一要記錄知識的體系或者說老師的思路;第二要記錄重點和難點***重點就是老師反覆強調或者要求大家記錄下來的:難點就是覺得自己難以完全理解或者覺得對自己很有啟發的以前沒有想到的部分***;第三,簡略,迅速,不能耽誤聽課。尖子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不是事無鉅細全盤記錄,特別要善於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思維方法更是認真記錄。能及時整理筆記,對老師強調的重要知識點格外注意,特別注意讓知識系統化,積極思考能解決什麼問題。

  七、作業規範。認真審題,冷靜應答,把每次作業當作高考,作業工整,步驟齊全,術語規範,表述嚴謹。規範不僅能夠訓練仔細認真的學習品質,更能養成細心用心的學習習慣,從而激發學習潛能。

  八、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這一條應貫穿於聽課、作業、複習等各個階段。比如:做完一道題後,要對答案,這裡應有一個反思的過程,要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麼,用了哪些方法,為什麼用這樣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九、學習互助。與同學開心地相處,遇事不斤斤計較,寬容豁達;珍視同學間的友誼,在學習中互相支援和幫助,經常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並相互交流心得。有了這種和諧的同學關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十、自我調整。不迴避問題,遇到問題能通過找老師或者同學或者自我反思進行自我調節,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不管是課業繁重還是輕鬆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在這樣不斷的積極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斷上升,從一點信心都沒有逐漸到有了堅強的不可動搖的信心,通過努力,去想了、去做了,Nothing is impossible!學習時情緒千萬不能浮躁,要學會自我調適。一旦在學習中遇到了挫折,心情變得非常急躁時,就暫時停止學習,一個人靜靜地思索,進行心態的調整,不斷地在告誡自己——“寧可不打仗,絕不打亂仗”。備考階段與前期一樣,每一天都努力學習,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初中高效的學習技巧

  一、先計劃後學習。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過程。只有訂好計劃再學習,學習才是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才能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忙亂性。

  二、先預習後聽講。

  有的同學認為,反正老師要講,課前預習是多餘的;有些則認為,反正有些內容看不懂,預習等於“瞎子點燈白費蠟”„„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之一。首先,預習是課前“偵察”,可打有準備之仗;其次,預習可使新舊知識聯絡,有利於掌握新知識;再次,預習可以克服聽課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最後,預習可使聽課更專心,與老師配合更默契,從而提高自學能力。此外,預習的科目以自己學習上有困難的基礎學科為主,每天預習所花的時間,要服從整體計劃。

  三、先複習後做作業。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複習是鞏固、消化和深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回家後應把當天學的知識認真複習一遍,該記的記下來,該理解的理解透了,然後再做作業。做作業時,第一不要看書,第二不要問別人,第三要有時間限制,只有這樣,作業才有實際價值。假如每次作業都是先複習,然後像考試一樣對待,那就等於一天一次考試,就不會出現“作業高分、考試低能”的情況了。

  四、強調做題的質量勝過數量。

  對於經典大量例題,要徹底做透徹、做明白。在學習中,盲目的做大量的題目是不會有太多的效果的。有人說“最慢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聰明的方法”,聽起來有點故弄玄虛的味道,其實意思很簡單:盲目的貪多求快沒用,如果你英語閱讀能力很低,一口氣看上十幾篇閱讀理解的文章,

  做了好幾十道選擇題,但是可惜一篇都沒看懂或者都是半懂不懂,選擇答案的時候也是連蒙帶猜。這樣做下來,閱讀能力提高很慢。還不如用“最慢”的辦法,就是做一篇,就徹底把它讀懂弄透,不認識的單詞去查字典,最後把整篇文章的結構、每個句子的意思都弄清楚,每個題目選擇那個正確答案的原因都弄明白,總之就是做一篇就徹底吸收一篇,就進步一點。這樣哪怕你每天只做一篇閱讀理解,日積月累下來,進步是非常驚人人。做什麼數學題啊物理題啊也是一樣的,做一道,就把它的解題思路、涉及的知識點都徹底弄明白,能夠舉一反三,下次再碰到類似的題目就不怕了。這樣哪怕是用平時做十道題的時間來做一道題,學習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解題的時候,不僅要知道答案和解題過程,還要用思路圖把整個解題的思路用圖畫出來,徹底看清楚從題目的條件到找出答案的全過程。這種方法簡直就是“慢到家”了,在考試過程中根本不可能適用,但是你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就必須在平時的學習中徹底慢下來,用最笨最麻煩最慢的方式把每一道題目的思路都完全理清楚,到了真正考試的時候才有可能真正的“快”起來。

  五、先獨立思考後請教別人。

  沒有獨立思考是學不好知識的。思考可以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可以使所學的東西更紮實,可以使大腦變得更靈活。所謂學問,就是要又學又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中介,是深鑽的體現。當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應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求得別人幫助,但最好不要只問答案,而要共同探討,以求開拓思路。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都說,那些經常問問題的同學,他們的能力要優於他人。平時,他們看起來似乎領悟得較慢,但在測驗或考試的時候,他們卻考得非常好。反之,那些平時似乎什麼都懂了的同學,到了考試的時候卻往往發傻了,考不出很好的成績。

  六、先打好基礎後靈活思維。

  學習必須先打好基礎。 基礎是什麼呢?就是課本上的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就是我們平時做得最多的經典題型!如果概念不清楚,即使死記硬背了一些知識,哪怕是很用功也是不中用的。所以每當出現一個新概念時,必須搞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還要注意它同其他概念的區別,切不可概念還沒掌握就急於去做題,以至陷入題海而不能自拔,那等於“拿鈍刀砍柴”,既費時又費力,事倍功半。當然,光打好基礎還不行,還要靈活思維。要把書本上的知識經過自己的理解變成有血有肉的知識,能發揮,能運用,能創造。

  七、考前複習錯題和典型例題

  錯題是學習的薄弱環節,複習要抓好“三本”:筆記本、錯題本和課本。其中筆記本和課本用來理清知識的思路,錯題本用來理清解題思路,建議每個同學都能準備一個錯題本。考前一定要把自己以前的錯題拿出來再認真的看一遍,理清解題思路。這個時候要注意,對於一些偏題難題就不要去理它。除了錯題之外,還需要看一些典型的例題,這些題型比較普遍,考試中出現類似題型的可能很大。即使沒有考,也可以通過對典型例題的複習來掌握一般的解題思路和重要知識點之間的聯絡。只要我們複習好了錯題和典型例題,大部分題目都可以不用花什麼時間去思考就知道怎麼做了,節約大量的時間來做難題和檢查。

  八、調整好心態後參加考試。

  考試的心態非常重要,同樣水平的孩子,以不同的心態走入考場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心態良好、鬥志昂揚就會促進思維,臨場發揮就好;心態不好、緊張焦慮就會抑制思維,臨場發揮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保證自己的精神狀態在考試時間時正好處於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