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釣的入門方法是什麼

  路亞釣也叫擬餌釣,是模仿弱小生物引發大魚攻擊的一種方法,在整個釣魚過程中,釣者是在做全身運動,與傳統釣法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路亞釣的工具和一般釣法用的工具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路亞釣的入門方法講解,希望能幫到你。

  路亞釣的入門方法

  要想學會路亞釣法,首先當然要備一套路亞釣具。路亞釣的基本裝備是竿,鮫,釣線和路亞,先說竿,初學者應該用下手竿,可買六至九呎的碳竿為標準。至於魚鮫,可買一般的細鮫至中鮫規格大慨是2000,2500或3000,但如果目標魚是五斤以上的鱸魚,就應以3000至4000 規格的鮫為基準。釣線就可用4lbs,6lbs或10lbs的尼龍線,用太粗的主線就無意思了,初學可以不用子線,路亞釣的子線是粗過母線的,目的是用盡母線的釣力和有緩衝的作用,還有,路亞的大小和釣線的粗細成正比的,即路亞越大,釣線越粗,釣線應用橙色,紫色或綠色,不要用透明的釣線。

  買路亞的時候也要注意,路亞有很多種款式,買到合適的也不是件容易事兒,要針對魚兒的特性來買,鱸魚泳層十分廣,由低至面都有可能,所以要買浮又買沉的路亞,說到顏色,很多人都說紅頭白身的小魚假餌最得食,不錯,但得食的顏色不只這個,還有綠背紅眼和紫背白肚等。至於大小就視目標魚大小,通常都是寧大莫小,大慨12至16cm的路亞,在包裝上通常寫f ***float***浮或s***sink***或***suspend***沉。石九公,好熟悉的名稱,好多人都不清楚究竟哪種魚會吃路亞,其實只要吃小魚小蝦和魷魚等生餌的魚都吃假餌的,石九公就是初學者很好的練習物件,釣石九用的路亞是小鐵片和短膠蟲,等路亞沉到近海底便一下一下慢慢地抽動路亞,相信很快便有魚訊了,記住路亞是假的,魚一咬便知,也跟著放口,如這一下抽不中便會落空,多點練習就能掌握。

  如果選擇路亞釣,擬餌也非常重要,一般擬餌大致分硬餌軟餌,分浮水性沉水性,市面上餌料有很多種顏色,一般情況下,陰天用較顯眼的白色與粉紅色,大白天用銀色或黃色,當然還要看水的顏色,水濁時可能自然色黑色或紅色好用,水清時反而是青色與茶色,此外還得考慮到光的折射問題,水溫及水質的問題,但是有兩個顏色是絕對的,就是紅色與黑色。紅色是因為動物在驚嚇時腹部是會呈現出的色澤或粉紅色,而黑色是太陽在上,假餌在水面上,魚在水下往上看,只能看到的顏色。地底的高低,是否有障礙物等因素也是影響擬餌的選擇的因素。

  野釣的十個要素

  1、要看天氣選擇釣魚的去向,因為魚對氣象的變化十分敏感,如果天氣變化太劇烈就會導致魚幾天或更長時間不覓食,這樣不至於讓釣魚空手而歸,就要觀察天氣的變化,決定是否應該出行垂釣。

  2、要選擇適合的水域進行垂釣,即使同一條河道、溝渠、和湖泊,魚的分佈密度差異也會很大,要選擇有魚星泛出的地段經行垂釣,還要注意水段是否被汙染,由於前野外藥魚的電魚人的非常之多,要特別注意選擇的地段是否還有魚。

  3、要注意選擇好的釣位,釣位應三思而行不要匆忙下鉤,好的釣位會奠定釣魚者的優勢,要注意的是特別陡的斜坡、高壓線下或樹木雜草繁多之處再好的位置也別佔,否則會得不償失。

  4、要注意使用對路的釣餌,季節不同、水域不同、魚類不同,都要用不同的釣餌,所以要多準備一些不同種類的釣餌以備不時之需。

  5、注意線組的調和,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對於不同的情況,選漂、調漂是關鍵的一步。

  6、注意準確的提竿時機和不同的浮漂語言,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空竿率,所以提竿應早應遲準確應對。

  7、掌握正確的投竿和提竿技術,投竿不偏離窩點,提竿用力不能過猛以免拉豁魚嘴減少跑魚次數,尤其是釣到大魚的時候一定要沉著穩定處理不要慌亂。

  8、要保持良好的體力很良好的心態,出發時檢查必備裝置,回家時注意帶走應應該帶走的東西,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適應不同環境,和應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

  9、要善於總結經驗,釣魚要想成為一個高手很不容易,所以要處處留心,讓自己的理論在實踐中加以驗證,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10、釣魚有一個特殊的因素“運氣”。要相信運氣,但是不能依賴運氣,自己的努力還是最重要的。

  誘魚的技巧

  一、動態誘魚。很多魚都愛吃“活食”,把餌操作成不停地動著的狀態,藉以誘魚。投餌時,把釣餌投到竿加線的最遠點,釣餌入水後便像小蟲一樣悠悠晃晃在水中“游泳”,從入水點到到垂釣點。等到餌坨開裂,散開、霧化,引魚吃餌。

  二、以釣餌為誘餌。如果水中的魚很稠密,而且食慾非常旺盛,垂釣時就不必打大窩,僅以釣餌代誘餌就行了。“釣餌代誘餌”的方法是:每次投釣餌都準確地落在入水點和釣點上,過一兩分鐘便提竿起鉤,有意識地把釣餌抖落在釣點上,讓其霧化作為誘餌。這樣投餌次數越多、釣點積餌越來越多,窩子越來越大。其難點有二:1.餌料摻水量要適度,若太溼,投餌時餌坨容易在半路脫落;若太乾,入水後不易霧化、浪費時間。2.投餌落水點一定要準確,每次必須投落在同一個點上,最忌東幾坨西幾坨。

  三、重餌打窩。一般釣魚比賽禁止重餌打窩,更不允許把餌捏成大坨用手投入水中,因為這樣會影響他人。但實際上,在上魚情況不太好的情況下,打重餌大窩在比賽中是經常出現的。因為餌坨較大、較鬆、易散,投餌時可以不必從“最遠的入水點入水。可以輕輕地從釣點的垂直點入水。落水底後,便立即抖散使其霧化,每次垂釣開始前,可以投上成窩,垂釣途中,可視魚情隨時“補窩”。

  四、逗誘。當窩裡的魚已經很多,然而魚的注意力卻集中在誘餌上,熱衷於誘餌而釣餌受到冷落時,便可用“逗誘法”對付。釣餌落入水底後過幾秒鐘,將竿提起,後拉十幾釐米,使浮漂上升一二目,然後放下還原。再過幾秒鐘,又將竿提起,過一會再放下,反覆進行多次,使釣餌像小蟲在水底跳動。魚必然容易發現,一旦發現,以為是活食,便會猛追搶吞。

  五、跟蹤打窩。我們釣魚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水底打好窩後等了很久都無魚問津,天氣的變化、水溫的變化、溶氧的變化等等自然因素經常影響著魚情的變化。有經驗的高手就能迅速敏銳地判斷出魚的去向,比較準確地知道魚遷移的層次或處所。於是便迅速使出“追蹤打窩”的技巧。例如,如果發現了魚在水的中層,便立即把浮漂往下拉,使釣鉤往上提,並在中層抖幾團誘餌,把魚聚集於窩中,然後在中層釣之。在中層或上層打窩的餌料,應選擇比重較輕的粉料。這樣的餌料在水的中、上層停留的時間要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