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雙橋區雙峰寺鎮甸子村地熱田地質特徵論文

  地熱資源形成的條件主要是熱儲層、蓋層、熱源和熱流體通道及補給。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承德市雙橋區雙峰寺鎮甸子村地熱田地質特徵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承德市雙橋區雙峰寺鎮甸子村地熱田地質特徵
 

  1 地熱田位置

  位於承德市北360 °,隸屬於承德市雙橋區雙峰寺鎮甸子村管轄,面積為16 km2。
 

  2 區域地質條件

  地熱田位於位於中朝準地臺***I2***、華北斷拗燕山臺褶帶***II22***、承德拱斷束***III26***、大廟穹斷束***IV220***和灤平凹斷束***IV221***的交叉部位。

  2.1 地層

  區域上出露地層有太古界單塔子群、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及第四系。

  2.2 構造

  地熱田內出露地層主要為F1逆斷、F2斷層、F3逆斷層、F4逆斷層、F5平移逆斷層、F6逆斷層、F7逆斷層。

  根據實地觀察甸子村北有一隱伏斷層,走向北東,傾向南東,為一傾向較陡的逆斷層。

  2.3 岩漿岩

  地熱田所處區域岩漿岩活動不發育。
 

  3 水文地質

  區內地熱分佈在F2斷層、F3逆斷層; F5逆斷層、F6逆斷層四條斷層錯落成一個斷陷盆地,與航磁等值線圖反映褶皺盆地儲熱構造基本一致。

  其周圍淺部有明顯熱異常反應:甸子村小學水井於2010年12月施工,測量水溫曾高達43 ℃,2011年7月測量時,測量水溫為27.7 ℃。

  根據近期的地溫測量資料表明,甸子小學及附近在常溫層深度內的地溫均在13.6~1*** ℃之間,明顯高於區域資料11 ℃的常溫值。
 

  4 地球物理特徵

  4.1 地球物理特徵

  太古界岩石的電阻率在3000 Ω?M左右,為明顯高阻特徵;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的電阻率為10~n×102 Ω?M,遠低於太古界地層,與前者相比低阻特徵明顯。

  侏羅系、白堊系各層位的電阻率均值在135~682 Ω?M之間,下花園組的電阻率均為135 Ω?M,且與上覆地層髫髻山組***電阻率均值為682 Ω?M***差異明顯,具有一定厚度時可形成明顯的低阻異常;張家口組、後城組的電阻率均值在300 Ω?M左右,總體上屬低阻體,與上覆大北溝組***電阻率均值為456 Ω?M***下伏髫髻山組***電阻率均值為682 Ω?M***具有較明顯差異,可形成相應的低阻異常。

  第四系鬆散物也有明顯的低阻異常。
 

  5 地熱地質條件分析

  地熱資源形成的條件主要是熱儲層、蓋層、熱源和熱流體通道及補給。

  5.1 熱源、儲熱、導熱構造條件

  ***1***地熱田臨近大廟-娘娘廟深斷裂,構成良好的導熱構造條件。***2***據航磁等區域資料分析,區內為褶皺盆地,具備儲熱構造特徵,具賦存地熱的地質條件。***3***據我隊工作成果,本區熱異常出現在北東向斷裂構造發育地帶,有利於深層熱流體的賦存和運移,推測甸子以西有斷裂存在,斷裂構造的聯通尤其是具有較大規模的斷裂的聯絡,其有利部位可能形成較好的斷裂裂隙熱儲。

  5.2 蓋層條件

  根據我隊工作成果,勘查區內蓋層厚度在1800 m左右,是深部地熱的較好保溫層,同時,受斷裂構造易產生節理裂隙或破碎帶,利於地下水流、深迴圈和儲存,因此蓋層內斷裂裂隙還兼有熱流體運移通道條件。

  5.3 地下水補給條件

  本區地勢屬於山間丘陵地區,為地下水補給區,地下水徑流條件好,並處在較大規模斷裂構造發育區域,具備良好的遠端補給條件。
 

  6 綜合分析

  本區熱異常顯示基岩裂隙型特徵,其成因是。

  ①可能有殘留侵入體儲存餘熱;

  ②深迴圈水體導引地殼深部溫度***即地殼增溫率或地溫梯度***增溫形成。綜上所述區內以北東向為主的斷裂構造帶上的熱異常說明深部存在熱源條件及熱流體的賦存空間和通道,並且後城組蓋層較厚,深部熱儲具有較好的保溫層條件。
 

  7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2012年唐山興盛麗水房地產公司委託河北省煤田地質四隊、北京市地質勘察院施工兩口地熱井,其中在X:4554819,Y:39580586處施工2200 m,熱水溫度45 ℃,效果很好。唐山興盛麗水房地產公司已進行水質化驗,確定如何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