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生祕訣

  人生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最容易的就是放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做人,做事,闖過哪幾關才會成功?

  『第一關』“苦勞論”

  只有功勞,沒有苦勞

  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時期,一些失敗者常常以“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來搪塞,為自己的失敗做辯解。是的,有“苦勞”的人,過去有關方面確實會為你安排一個好的位置……而如今的商業時代,摒棄了這種規則。改為以成敗論“英雄”,效率為先,靠業績說話:即不論你多麼辛苦,你多麼忙碌,如果你缺乏效率,沒有業績,那麼一切辛苦皆是白費,一切付出均沒有價值。一切用成功說話,只有成功,你的付出才能得到回報,你經歷的苦難才有價值。

  成功才是你對艱難日子療傷的良藥

  今天,成功的關鍵詞更傾向於“成王敗寇”。人們不看過程,只看結果。但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即使僥倖得到這些,也不能稱之為成功,那叫做運氣。要知道,運氣往往靠不住。“守株待兔”的農夫,只能因莊稼荒蕪而餓著肚子。

  “你對當初艱難自主創業的日子,有什麼感悟,苦不苦,累不累?”當我們問一個經過艱難磨礪終於走向成功的創業者時,他竟這樣回答:“是苦一點,累一點,但現在想起來也沒什麼,只覺得挺好玩的。”他之所以感到挺好,併為此感到快樂,這固然與當時的青春年華有關,但更主要的是他取得了成功,而成功化解了他當初所經歷過的辛苦。如果他中途放棄,或因故沒有取得成功,那他決不會是現在這種回答。所以,成功才是為艱難療傷的良藥

  這個世界永遠被強者主宰

  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強者一直主導著這個世界的歷史,就像經濟界中大公司制定也即決定所在行業的行業標準一樣。這就是強者的邏輯。強者制定遊戲規則。你要想制定遊戲規則,你就必須成為強者。強者邏輯在當下的社會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在競爭激烈的企業界等領域,變化日新月異,一旦經營不善,就會被淘汰出局,連國家也以企業做大做強相號召。可見,崇尚強者為競爭時代之大勢所趨。

  『第二關』“有才無命”

  從來沒有懷才不遇……

  許多創業者在經歷了多次挫折、打擊和失敗之後,就漸漸失去了戰鬥力。激情死了,夢想死了,對於創業者而言,真的是最可怕的事。

  這些人開始感到無奈、無助、無力。為了掩飾失敗帶來的恥辱和不安,他們努力為自己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為什麼要讓我上山下鄉;這個社會太不公平;我沒有文憑;我長得不漂亮;我沒有關係;我討厭吹牛拍馬;我太善良,我憎恨爾虞我詐;如果給我機遇,我也會發財;知足常樂;“從從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結果是:他們依然貧窮,依然懷才不遇!

  “懷才不遇”是人們送給失敗者的最大安慰,也是最大欺騙,我認為,“懷才不遇”是人生成功最大的陷阱。機遇從來都青睞有準備的頭腦。一個渴望成功的人應該主動尋找機遇,創造機遇,而不是等待機遇。

  『第三關』“一夜暴富”

  寄希望於“意外”與運氣……

  在中國古代,早就有過“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典型貧窮思維的錯誤宣揚。今天,仍舊不乏一些“空想家”,把致富的希望寄託在發一筆橫財上。

  想發橫財的人,寄希望於“意外”而非“努力”上,所以與成功背道而馳。有些人確實僥倖地通過這些碰運氣的行為得到一大筆錢,暫時地成了富人,但這遠遠不是什麼成功者。在市場越來越規範的情況下,“一夜暴富”的投機性將會越來越沒有市場。想發橫財是應該避免的一個成功陷阱。

  『第四關』“ 耍小聰明”

  老祖宗的經驗——佔便宜者,必吃大虧。

  老祖宗的經驗,愛耍小聰明、佔便宜者,必吃大虧。比如,在美國,一些商店規定,買某一件商品按原價,再買第二件則按優惠價。一些華人同胞便先買一件再買第二件,各開一張收據,之後,把其中一件以原價退掉,於是達到了買一件而享受優惠價的目的。

  不僅如此,佔了這種小便宜的國人還自以為得計地聲稱:“美國人最傻了。”“美國人是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這些同胞也不想一想,如果美國人真像他們所說的那麼愚蠢,怎麼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呢?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早在20世紀初,即被寫作《大同書》的康有為稱之為他所描繪的理想的“大同”社會。

  不要耍小聰明,老闆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愛耍小聰明、愛佔便宜的人總想佔便宜:佔他人的便宜,佔合作伙伴的便宜,佔規則的便宜……結果是,他們把自己的活動空間搞得越來越狹小,這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愛耍小聰明、愛佔便宜的人常常是為了小小的眼前利益而丟失了長遠的利益。

  所以,愛耍小聰明、愛佔小便宜是成功的陷阱。一個在小事上斤斤計較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第五關』“山寨”成功

  一味模仿,不能久遠……

  在“法不責眾”法制觀念下,跟風走、隨大流成為人們明哲處世的保險做法。然而,市場經濟是以自由、平等為基礎的經濟,而自由、平等必須以獨立為前提,而獨立則必然要突顯個性。所以,這是一個獨立、自由,張揚個性的時代,成功也以有主見為前提條件。

  如何形成並保持自己的個性?創造自己的個性魅力呢?

  第一、要積極塑造自我。人是有能動性的,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創造自我的過程。所以,你一定要採取積極的態度,積極地行動,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種樣來塑造自我,使你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種人。人是在創造自我的過程中逐步地顯露個性、塑造個性和形成個性的。

  第二、接受真實的自我。這種接受包括一切缺陷、過失、短處、毛病以及我們的優勢與長處,做到自我承受。當然,你一定要明白,你的這些弱點和缺陷是屬於自己,但不併等於自己。有了缺點,並且知道自己的缺點,會使我們改正缺點的努力更具有針對性,也使我們自我進步的努力更有意義。

  第三、脫下面具。這個問題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處在表現自己和保護自己的衝突之中。一方面,得到尊重的渴望,要求我們自我表現;另一方面,保護隱私、維護自身安全等的需要,又讓我們不敢真實地展現自我。要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有相適應的大的社會文化環境,也需要個人的努力,用成功來證實自我,保持自我。

  『第六關』小富即安,不思進取

  君子當自強不息

  “知足常樂”是國人奉行的一種調整心態、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但現在經常被一些人庸俗化為對待事業和工作的一種態度,從而得過且過,不思上進。

  小富即安、不思上進的人,不可能取得大成績。人們失敗的兩個最主要的原因,一個是畏難中途放棄,另一個就是滿足於已有。拿破崙·希爾說:“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無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滿足了。要求進步的第一步,就是絕對不可停留在現有的地位。不滿足於現狀可以幫助你不斷獲得新的成功。”

  『第七關』保全面子,無視錯誤

  愚蠢

  凡人都會犯錯。每當有人犯錯誤時,人們都希望他們能夠承認並加以改正,可當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很多人都採取迴避態度:或者為保全顏面,或者出於承認錯誤則有不如人的感覺。於是很多時候,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就造成了人們相互交往的障礙……所以,不肯承認錯誤、“保全面子”的做法,最容易使人錯上加錯,等於讓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相反,如果勇敢地承認錯誤,才會是你成功路上聰明的選擇。靠“保全面子”而採取的任何行動,都只能使你處在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地位,被動地採取守勢。

  『第八關』反覆跳槽

  不斷選擇造成的浪費

  是人生最大的浪費

  人一生的發展,或者是沿著專業的方向發展,或者是沿著行業的方向發展;不能在專業或者行業之間跳來跳去,不分專業、行業地盲目跳槽,是人生的最大浪費。

  跳槽太過頻繁的人,往往得不償失。因為工作能力的培養,都要經過一個相對長的時間才能真正掌握,如果經常跳槽轉行,往往容易成為萬金油,即什麼都會一點,但什麼都不精通、不專業,只好一直做不需要精通的初級工作。

  頻繁跳糟不可取還有,對於那些經常炒公司魷魚的應聘者,招聘單位往往心存芥蒂,擔心你到他們公司後也幹不長。用人單位的主管往往是疑人不用,如果對你有疑心,你就很難有出頭機會。

  『第九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成功,需盡力滿足別人的需求?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觀念一直影響著國人的社交的思想。這一說法從淺層次上說,是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送給別人;從深層次上說,是指如果你不想別人以你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你,那麼你就不要以此方式來對待別人。

  巨集觀來講,成功路上聰明的做法,本該就是——一個人以為自己賺得好處開始,以服務別人結束。簡單一點說,就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為自己的好壞,取決於為別人做得怎麼樣。所以,聰明人懂得如何去滿足別人的需要。這種觀念反映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上,就應該是急人所急,濟人所需,投其所好。

  一句話,聰明人總能儘量讓每個人都滿意,讓每個人都樂意——看到他的成功。

  2:

  成功之前沒有資格憤怒,成功之後沒有理由憤怒

  你問我,人有怎樣的素質才可能成功。看來,你終於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孩了。你開始明白這個社會對於個人,有一種叫做“成功”的要求。而且,你想要它。

  告訴我,你心中的成功是怎樣的。做商人,腰纏萬貫,不求做比爾·蓋茨,但求刷卡時不皺眉;或者如明星,踩上紅地毯時全世界都在關注你;或者簡單些,你希望你喜歡的人喜歡你,而你希望得到的東西都可以得到——些許的名聲,優裕的生活,開心的朋友,美好的愛情,足夠的時間環遊世界。

  有夢想總是好的。不管你想要怎樣的成功,可你該如何去得到那些你要的東西?我沒有標準答案,可普遍意義上的成功人士都具有兩種素質:學習能力和平衡能力。他們太擅長學習和琢磨事情,無論是否有課堂,他們都可以從周遭發生的一切中獲得養分。

  具有學習能力的人,必須敏感,對一切和自己專業相關的事物有持續關注的熱情。學習能力還包括給自己創造學習的機會,讓別人給自己學習的機會。

  關於平衡能力,其實是更重要的。我也是後來才明白。平衡能力,就是生活的能力。你或許要到工作時才能發現這能力的重要。因為做工作狂是相對容易的,而在工作和生活之間遊刃有餘反而是難的。可是你現在連學習狂都是做不到的。你會覺得那樣沒有趣味。可主要的原因是你覺得自己夠聰明,你相信自己的才華。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相信自己的才華。可是人所有的成就,都要抵抗懦弱和懶惰的侵蝕。很多事情能不能做好,和天賦無關,只看是否誠心誠意。也就是,心靈的純度。你想要那些亮閃閃的東西,你不能不付出。別敷衍自己,別自欺欺人。

  你是否覺得自己足夠好,所以所有的機會應該主動來找你?那麼我問你,你有沒有為你自己喜歡的東西真的付出些什麼?真正的喜歡,就是你每時每刻都會去做而且不想回報,但你自己還是覺得愉悅。如果你沒有這種感覺,或許你只是在玩票。

  世界上有兩種道理,一種是物的道理,一種是人的道理。我們從小的學習,多偏重在物的道理上,擁有成功相對容易一些。因為那些規律和標準,從不因為人而改變,資本如何運作,市場如何反應,都是八九不離十的東西。你懂得學習,就會擁有。

  人的道理就是你內在的標準:在給蜷在牆角的乞丐錢的時候,你會蹲下來輕輕放下硬幣;你理解為何母親會生氣,而你可以擁抱她寬慰她說服她;你被人算計後你知道如何正當巧妙地討回公正。

  在人的道理上,你學會了平衡,才可能成功。一個成功的商人,可能是一個失敗的父親。在這個領域,沒有絕對的標準,很難說什麼是成功。這才誕生了所謂的“圍城”。追求夢想是好的,但是要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有得有失才是正常的。可是成功的人是否幸福,那就看你的平衡能力是否高超。

  世界上有個叫做“成功俱樂部”的地方,裡面的人都不憤怒。因為成功之前沒有資格憤怒,成功之後沒有理由憤怒。

  所以,你別抱怨了。能夠全力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