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高數學的方法

  數學這門學科,到最後複習的時候一般同學們都會感覺到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從哪複習。那麼如何才能提高複習的效率呢?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課後一分鐘回憶及時複習

  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數學知識點的聯絡,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第一輪複習的重中之重。迴歸課本,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紮紮實實,不要盲目攀高,以免欲速則不達。複習課的容量大、內容多、時間緊。要提高複習效率,必須使自己的思維與老師的思維同步。而預習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沒有預習,聽老師講課,就抓不住老師講的重點;而預習了之後,再聽老師講課,就會在記憶上對老師講的內容有所取捨,把重點放在自己還未掌握的內容上,從而提高複習效率。同時預習還有利於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上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複習。複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採取回憶式的複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也可邊想邊在草稿本上寫一寫***儘量想得完整些。然後開啟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趕緊補完,這樣不僅能把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而且也能檢查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同時也可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我們可以簡記為一分鐘的回憶法。

  避免”會而不對“的錯誤習慣

  解題時應仔細閱讀題目,看清數字,規範解題格式,養成良好解題習慣。部分同學***尤其是腦子比較好的同學***自我感覺很好,平時做題只是寫個答案,不注重解題過程,書寫不規範。但在正規考試中即使答案對了,由於過程不完整而扣分較多。還有一部分同學平時學習過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業時免不了互相對答案,也不認真找出錯誤原因並加以改正。這些同學到了考場上常會出現心理性錯誤,導致會而不對,或是為了保證正確率,反覆驗算,費時費力,影響整體得分。這些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得以解決,必須在平時養成良好解題習慣。

  會而不對是高三數學學習的大忌,常見的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等,平時都以為是粗心,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必須在第一輪複習中逐步克服,否則,後患無窮。可結合平時解題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逐題找出原因,看其到底是行為習慣方面的原因,還是知識方面的缺陷,再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必要時要作些記錄,也就是錯題筆記。每過一段時間,就把錯題筆記或標記錯題的試卷複習一遍。在看參考書時,也可以把精彩之處或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以後再看這本書時就會有所側重。

  重視”一題多解“”多題同解“

  學好數學要做大量的習題,但做了大量的題,數學都未必好,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差呢?究其原因,是片面追求做題數量,而沒有發揮做題的效果。進入複習階段後,大量的試題鋪天蓋地而來,這時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學習數學不做題肯定不對,但不能陷入題海不能自拔,要充分發揮教材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注意典型例題的示範價值,能夠舉一反三,重視一題多解和多題同解,做到以一題帶一片。要有針對性地做題,典型的題型,應該規範完成,同時還應瞭解自己,有選擇地做一些課外的題;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對做過的典型題型有一定的體會和變通,即按學、練、思、結程式對待典型的問題,這樣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獨立思考是數學的靈魂,遇到不懂或困難的問題時,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要一遇到不會的習題就馬上去問別人,自己不動腦子,而應該要自己先認真地思考一下,儘量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困難。如經過努力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虛心請教別人,請教時,不要把問題問得太透。應學會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難,而且也更重要。

  快速提高數學的技巧

  一、先看夯實基礎的重點方法***如何通過課本掌握知識點***

  特別是基礎差的同學,一定要老老實實的從課本開始,不要求快,要複習一個章節,掌握一個章節。具體的方法是,先看公式,理解、記住,然後看課後習題,用題來思考怎麼解,不要計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後再翻課本看公式定理是怎麼推導的,尤其是過程和應用案例。特別注意這些知識點為什麼產生的。如集合、對映的數學意義是為了闡述兩組資料***元素***之間的關係。而函式就是立足於集合。並由此產生的充要條件等知識點。通過這麼去理解,你會發現,數學基礎很快就能掌握。但記住,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

  對於容易犯的錯誤,要做好錯題筆記,分析錯誤原因,找到糾正的辦法;不能盲目做題,必須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礎上做才是有效的,因為盲目大量做題,有時候錯誤或者誤解也會得到鞏固,糾正起來更加困難。對於課本中的典型問題,要深刻理解,並學會解題後反思:反思題意,防止誤解;反思過程,防止謬誤;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變化,高屋建瓴。這樣不僅能夠深刻理解這個問題,還有利於擴大解題收益,跳出題海!

  二、提高基礎知識應用

  1.如何聽課和做題:

  在注重基礎的同時,又要將高中數學合理分類。分類其實很簡單,就是按照課本大章節進行分類即可。

  高三複習過程中,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特別是基礎不好的同學,會有聽了沒辦法記,記了來不及聽的無所適從現象,但是做好筆記又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那就應該記關鍵思路和結論,不要面面俱到,課後整理筆記,因為這也是再學習的過程。

  再談做題。做題大家都認為是高三複習的主旋律,其實不是的。不論對於哪種層次的學生,看題思考才是複習數學的主旋律。看題主要是看你不會做的題,做錯的題,尤其是卡住你的那一個步驟。為什麼答案中這道題這個步驟這麼寫,為什麼用這個公式。這個公式是從那幾個條件確立的,它的出現時為了解決什麼問題。這是思考方向。很多同學都有這個問題,題目不會做,往往就是一步卡死,只要這一步解決了,後面都會。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應用的要點。

  其實數學題目並不難,所給的條件都能夠利用,得出一個有用的結論,這個結論是我們所要用來解決問題的關鍵,這就是數學解題的形式。前一天晚上,一個同學問我為什麼題目不會做,特別是數列問題。這裡我就舉數列的問題,來說明如何解題和如何看題。打比方說,很多數列都是要求通項公式,大家都知道,求通項的方法不外乎是Sn+1-Sn,或者是:Sn-Sn-1,要不就是求首項和其公差或公比。這是基本思路。那麼題目給我們的條件也許是繁複的函式式子,但只要方向不變,就能確保把題做出來。我們都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那麼數學也是兩個條件確定一個式子。

  2.如何提高和練習

  提升數學的第一步,其實任何科目都是這樣,就是將這一科細化,找出自己的薄弱點。

  我們要知道,高中數學教科書那麼多,加上習題冊就更是恐怖,可高考數學卷只有21題,怎麼可能面面俱到?!我們在剩下的時間所要練的,就是在高考必考點中***閱讀考試大綱的規定***,找出自己不過關的,各個擊破!

  我們把高考卷子分解開來看,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就這三種類型。

  選擇題屬於特殊的題型,在這裡先不去講,在次我先講解答題,也就是大題。

  以廣東卷為例,很固定的五大型別六大題,三角函式,概率統計,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函式導數結合壓軸題,還有一題不確定,理科是函式題,文科是應用題。

  我們先來分析考點:

  把大題部分分解成這幾大類就好辦了,一般來說,概率統計,三角函式,立體幾何這三題難度是比較低的,如果你要120分,這三題必須保證全部拿到分。如果你在這三個當中有弱點的話,就要進行專項訓練。

  那麼如何進行專項訓練呢?我剛才說過了,絕對不是捧著厚厚的專題訓練冊,一題不會,看答案,抄答案,然後做下一題。我們要挑題做,挑的就是高考會考的題型!

  在高三下學期,先把所有的專題訓練冊放在一邊。買本省的歷年高考題***這個是為了感受題型變化的慣性***,以及本省各個地方的模擬題和考試題,這兩種做完了,也可以做所謂的專家預測題***不要盲目的跟隨廣告跑,找老師推薦***。注意了,關鍵詞有兩個:本省***題型不一樣做了也白做***以及套題!

  當然,套題買回來了,絕對不是要一套套的做,這是5月中旬之後再做的事,不要提前定時做整的套題,這種作法只是為了讓你習慣考試的氛圍和思維,20天足以。

  之所以要買套題,是因為裡面都是高考的題型,而這種題目才是我們需要做的。專題練習冊裡面,很多題型都是高考不會考的。比如函式專題,裡面的大題就是隻涉及到函式知識,這種題目不一定簡單,但一定不會考!只會浪費你的時間!

  但各個擊破還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比如發現自己立體幾何不過關。那麼我就要把所有套題裡立體幾何的大題找出來,專門用幾天把它做完。做的時候,注意相同型別和解法的題目不要重複做。

  舉個例子,有位同學以前對異形稜柱題做的很差,就是那些全部由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很難建座標系的那些稜柱。所以他在立體幾何專項訓練的時候,正方體的,正稜錐那些容易建座標系的題目他統統不做。只做自己薄弱的。立體幾何他只做了三天,保證大概會考的型別他都做過並且掌握方法,以後都沒有難倒他的立體幾何題。

猜您感興趣: